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057发布日期:2019-05-15 22:1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邵氏硬度计是测定硫化橡胶和塑料制品硬度的仪器。邵氏硬度计在制造后,需要进行检定,以确保硬度计的测量准确度符合要求,目前,在对邵氏硬度计进行检定时,使用夹具将硬度计装好,控制检定装置的支架上下移动,向硬度计按检定规程要求的测量点施加标准力值,检视硬度计的示值,完成检定。

传统方法中,控制支架上下移动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装置,整个检定过程的所有数值需要纸笔记录,操作繁琐,且需要人工记录,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支架和记录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包括外壳,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位于外壳上方的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待检定的邵氏硬度计,所述夹具下方设置有标准测力仪,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无线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标准测力仪、无线模块、升降装置电相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位于外壳内部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与电机电源相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伸出外壳的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夹具,所述控制器与升降电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位于螺杆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夹具的两端套设在支撑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待检邵氏硬度计相匹配,所述通孔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外壳内的标准测力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标准测力仪为力传感器,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和支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可以实现通过移动终端对升降装置的控制,同时无线模块还可以将标准测力仪测得数据传输给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支架和无需人工记录测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外壳,2、夹具,3、标准测力仪,4、无线模块,5、控制器,6、升降电机,7、电机电源,8、螺杆,9、支架,10、支撑杆,11、通孔,12、控制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邵氏硬度计检定装置,包括外壳1,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位于外壳1内部的升降电机6,升降电机6与电机电源7及控制器6相连接,升降电机6与伸出外壳1的螺杆8相连接,螺杆8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夹具2,夹具2用于夹持待检定的硬度计,升降电机6为伺服电机,这样可以使得夹具的移动更加精确。

为了使待检定的硬度计在检测时更加稳定,如图1所示可以在外壳1上方设置有支架9,支架9包括位于螺杆8两侧的支撑杆10,夹具2的两端套设在支撑杆10上,这样可以使得夹具2在上下移动时不易晃动,当然也可采用图2中没有支架9的结构,也可以实现夹具2的上下移动。

外壳1上方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与待检邵氏硬度计相匹配,通孔11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外壳1内的标准测力仪3,夹具2带动待检测硬度计上下移动,通过通孔11将力传递给标准测力仪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的标准测力仪3不易受到破坏,也可在夹具2下方外壳1的上方直接设置有标准测力仪3。

外壳1内设置有无线模块4和控制器5,控制器5与升降电机6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电机的正反转及启动或者停止;控制器5为PLC,无线模块4为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标准测力仪3为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检邵氏硬度计提供的压力;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其上设置有与检定装置的无线模块4远程通信的APP,通过APP传递给无线模块4的命令,无线模块4传送给PLC,PLC控制升降电机6的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支架上下移动,力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传递给PLC,通过PLC的处理后,通过无线模块4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了将所有的检定数据一键采集至手机端或者平板电脑端,外壳1和支架9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牢固和轻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