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521发布日期:2019-05-11 00:2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磁粉探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粉探伤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粉探伤机。



背景技术:

磁粉探伤是利用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即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表面时形成的磁场)吸附施加在轴承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因此,市面上出现了用于对工件进行探伤的磁粉探伤机。

目前的磁粉探伤机,在加工轴承时,一般拥有电机、轴承转动支撑、磁悬液喷淋等装置。轴承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通向转动的拖轮上,并由拖轮通过摩擦力驱动转动;电机设置在轴承两端的外侧,完成对轴承的充磁或退磁;磁悬液喷淋装置,设置在轴承的上端,向磁化后的轴承进行均匀的喷洒磁粉,以完成对被测轴承的探伤。

传统结构的磁粉探伤机,其磁悬液喷洒管一般都固定设置在轴承的上方,虽然能完成对轴承的磁粉喷洒,但喷洒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回收装置,从而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以及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粉探伤机,具有能回收利用磁悬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多浪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磁粉探伤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一侧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储液箱、设置在储液箱上的抽液泵以及设置在抽液泵上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正对所述机体上对轴承进行探伤的区域,所述机体上位于对轴承进行探伤的区域的下方倾斜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储液箱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从引流板上流下的磁悬液回收到储液箱内的回收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磁悬液倒入储液箱内,然后开始对轴承进行探伤操作,此时开启抽液泵,将磁悬液从储液箱内经过出液管喷到处在机体上加工区域的轴承上;在喷到轴承上后,大部分磁悬液会在自然重力下落到引流板上,顺着引流板流下,而此时回收组件便能够对从引流板上流下的磁悬液进行收集并再次通入到储液箱内,使得喷洒后的磁悬液能够进行回收以便再次利用,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多浪费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机体上倾斜设置有供探伤完成后的轴承滑出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储液箱的上方,所述滑轨的倾斜最高端与引流板的倾斜最低端对接,所述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滑轨靠近地面端且长度方向与滑轨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引流管以及将引流管固定在滑轨上的管卡,所述引流管的最低端与储液箱连通、最高端与机体上位于引流板的最低处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探伤完毕后,将合格的轴承放到引流板上,使得轴承顺着引流板滚到滑轨上,再从滑轨滚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探伤的效率;当磁悬液从引流板上流到最低处时,由于引流管与其连通,因此磁悬液会流到引流管内,而由于引流管的长度方向与滑轨一致,并且滑轨是倾斜设置的,从而磁悬液会沿着引流管的长度方向流动到引流管的最低端,并从最低端流入储液箱内,达到实现磁悬液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机体上位于引流板与滑轨的对接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长度方向与引流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引流口的长度大于引流板的长度,所述机体内位于引流口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排液管套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洒后的磁悬液顺着引流板流到位于滑轨与引流板对接处的凸台上时,磁悬液会通过凸台上的引流口流入到收集槽内,接着处在收集槽内的磁悬液会继续从设在收集槽侧壁上的排液管流出,由于排液管与引流管套接,因此能够顺利将磁悬液通过引流管排入到储液箱内;并且由于引流口的长度方向与引流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引流口的长度大于引流板的长度,因此从引流板上流下的大部分磁悬液都能够进入到引流口内,使得收集磁悬液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套设在排液管上,所述引流管为软管,所述引流管与排液管套接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引流管固定在排液管上的卡箍。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卡箍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引流管与排液管连接,也能够方便将两者拆卸。

进一步,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对储液箱内部的磁悬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液箱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穿设在储液箱上的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多个搅拌叶片,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磁悬液中的磁粉会自然沉降,因此需要将磁悬液进行搅拌让其保持混匀;搅拌时,启动位于储液箱上的转动电机,此时转动电机上的第一锥齿轮开始转动,而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因此转动设置在储液箱上的转动杆会开始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储液箱内的磁悬液进行搅拌,达到驱动搅拌叶片直观且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U形板,所述转动杆转动穿过所述U形板的两条板边且设有搅拌叶片的一端伸入储液箱内,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处位于U形板的两条板边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处位于U形板的两块板边之间,在转动时,由于转动杆穿过U形板之后有两个着力点,使得在驱动转动杆转动时能更加稳定,从而达到正常驱动转动杆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上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穿过U形板且位于U形板的两条板边之间,所述套筒位于U形板的两条板边之间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套筒位于储液箱内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锥齿轮同时与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转动方向会相反,使得转动杆与套筒的转动方向相反,让搅拌叶片与搅拌桨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同时转动,达到让处在储液箱内的磁悬液被搅拌得更为均匀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将转动电机以及转动杆罩住的保护罩。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的设置能够使得转动电机在驱动转动杆以及套筒转动时,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回收组件能够对从引流板上流下的磁悬液进行收集并再次通入到储液箱内,使得喷洒后的磁悬液能够进行回收以便再次利用,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多浪费的效果;

二、卡箍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引流管与排液管连接,也能够方便将两者拆卸;

三、搅拌叶片与搅拌桨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同时转动,达到让处在储液箱内的磁悬液被搅拌得更为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保护罩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引流板;12、滑轨;13、凸台;131、引流口;14、收集槽;141、排液管;2、喷淋装置;21、储液箱;211、U形板;212、保护罩;22、抽液泵;23、出液管;3、回收组件;31、引流管;311、卡箍;32、管卡;4、搅拌组件;41、转动电机;411、第一锥齿轮;42、转动杆;421、第二锥齿轮;43、搅拌叶片;5、套筒;51、第三锥齿轮;52、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磁粉探伤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一侧的喷淋装置2,喷淋装置2包括储液箱21、抽液泵22以及出液管23;抽液泵22设置在储液箱21的上表面,出液管23设置在抽液泵22上且一端通入到储液箱21内,出液管23的另一端正对机体1上对轴承进行探伤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管23在一端开始分支,使得出液管23另一端变成两根,分别同时对轴承进行喷淋,让喷淋更为充分;机体1上位于对轴承进行探伤的区域的下方倾斜设置有引流板11。

如图2、4所示,机体1上倾斜设置有滑轨12,探伤完毕后,将合格的轴承放到引流板11上,使得轴承顺着引流板11滚到滑轨12上,再从滑轨12滚出;滑轨12位于储液箱21的上方,滑轨12的倾斜最高端与引流板11的倾斜最低端对接,滑轨12靠近地面端设置有引流管31,引流管31为软管,引流管31的长度方向与滑轨12的长度方向一致,引流管31通过管卡32固定在滑轨12上。

如图2、3所示,机体1上位于引流板11与滑轨12的对接处设置有凸台13,凸台13上开设有引流口131,引流口131的长度方向与引流板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引流口131的长度大于引流板11的长度,机体1内位于引流口131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4,收集槽14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141,引流管31的最低端与储液箱21连通、最高端与排液管141套接;在本实施中,引流管31套设在排液管141上,引流管31与排液管141套接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箍311,卡箍311用于将引流管31固定在排液管141上。

将磁悬液倒入储液箱21内,然后开始对轴承进行探伤操作,此时开启抽液泵22,将磁悬液从储液箱21内经过出液管23喷到处在机体1上加工区域的轴承上;在喷到轴承上后,大部分磁悬液会在自然重力下落到引流板11上,顺着引流板11流下,当喷洒后的磁悬液顺着引流板11流到位于滑轨12与引流板11对接处的凸台13上时,从引流板11上流下的大部分磁悬液都能够进入到引流口131内,使得磁悬液继续通过凸台13上的引流口131流入到收集槽14内,接着处在收集槽14内的磁悬液会继续从设在收集槽14侧壁上的排液管141流出,由于排液管141与引流管31套接,因此能够顺利将磁悬液通过引流管31排入到储液箱21内。

如图2、5所示,储液箱21上设置有搅拌组件4,搅拌组件4用于对储液箱21内部的磁悬液进行搅拌,搅拌组件4包括设置在储液箱21上的转动电机41、转动穿设在储液箱21上的转动杆42以及设置在转动杆42上的多个搅拌叶片43,储液箱21上设置有U形板211,转动杆42转动穿过U形板211的两条板边且设有搅拌叶片43的一端伸入储液箱21内,转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1,转动杆42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41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21,第一锥齿轮411与第二锥齿轮421的啮合处位于U形板211的两条板边之间。

由于磁悬液中的磁粉会自然沉降,因此需要将磁悬液进行搅拌让其保持混匀;搅拌时,启动位于储液箱21上的转动电机41,此时转动电机41上的第一锥齿轮411开始转动,而第二锥齿轮421与第一锥齿轮411啮合,因此转动设置在储液箱21上的转动杆42会开始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43转动,对储液箱21内的磁悬液进行搅拌。

如图2、5所示,转动杆42上转动套设有套筒5,套筒5的一端穿过U形板211且位于U形板211的两条板边之间,套筒5位于U形板211的两条板边之间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51,套筒5位于储液箱21内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桨52。

当第一锥齿轮411同时与第二锥齿轮421以及第三锥齿轮51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21与第三锥齿轮51的转动方向会相反,使得转动杆42与套筒5的转动方向相反,让搅拌叶片43与搅拌桨52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同时转动,达到让处在储液箱21内的磁悬液被搅拌得更为均匀的效果。

如图1所示,储液箱21上设置有用于将转动电机41以及转动杆42罩住的保护罩212,保护罩212的设置能够使得转动电机41在驱动转动杆42以及套筒5转动时,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磁悬液倒入储液箱21内,然后开始对轴承进行探伤操作,此时开启抽液泵22,将磁悬液从储液箱21内经过出液管23喷到处在机体1上加工区域的轴承上;在喷到轴承上后,大部分磁悬液会在自然重力下落到引流板11上,顺着引流板11流下,再通过引流管31重新回到储液箱21内;启动转动电机41,让搅拌桨52以及搅拌叶片43搅动磁悬液避免磁粉沉降;定期抽取储液箱21内的磁悬液,如果磁粉含量过低,人工手动添加,让磁悬液中的磁粉含量满足探伤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