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9135发布日期:2019-06-05 23: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检验是现代医学临床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尿液检验的基本结构包括机械系统、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三个部分。机械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把试纸条送到检测区,将每个垫片对着光源起到定位的作用,由于时刻受到尿液的侵蚀,是尿液分析仪中故障率最高的部分。光学系统利用反射光的强度与各个项目的反应颜色成比例关系,通过光线照射到垫片表面来产生反射光,不同强度的反射光经过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得到检测结果。电子系统主要起到数据处理,控制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结果存储及输出等作用。由于光学系统是整个尿液分析仪的核心,光学系统越先进它的检测灵敏度就越高。然而,目前的尿液分析仪的光学系统大都采用的是LED轴心线两段式装配结构,该结构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设计本身存在一定配合间隙,造成结构自身存在一定差异性,从而影响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尿液分析仪的光学系统采用LED轴心线两段式装配结构所导致的检测装置精度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由检测头基座、检测头上盖、3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和检测电路板组成;检测头上盖为环柱体;检测头上盖的中央具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定位孔;环绕于定位孔的四周,检测头上盖的下端面开设有3个以上供发光二极管安装的安装孔;检测头上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卡口,检测头上盖的上端面立设有限位杆;检测头基座位于检测头上盖的下方;检测头基座为碗状体;检测头基座的下端面开设有4个以上的透光孔,即1个位于检测头基座中轴线上的中心透光孔和3个以上环绕中心透光孔设置的导向透光孔;检测头基座的上端面设有定位管,上端面的定位管与下端面的中心透光孔相通,定位管嵌入到检测头上盖的定位孔内;环绕于定位管的四周,检测头基座的上端面开设有3个以上供发光二极管嵌入的圆柱形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的前端面均为圆弧形,并与1个导向透光孔相连通;所有导向孔的中轴线均与检测头基座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检测头基座的侧边缘处设有卡条,该卡条与检测头上盖的卡口对应扣合;检测电路板位于检测头上盖的上方;检测电路板上留有限位孔,检测头上盖的限位杆对应嵌入到检测电路板的限位孔内;发光二极管的底部安装在检测头基座的安装孔内;发光二极管的引线穿过检测头上盖,并焊接到检测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前端嵌入到检测头基座的导向孔中,发光二极管的侧发光面与导向孔的侧壁紧密贴合,发光二极管的前发光面朝向导向透光孔。

上述方案中,导向孔的中轴线相交于检测头基座的中轴线即中心透光孔的中轴线上的一点。

上述方案中,导向孔的中轴线与检测头基座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30°~45°之间。

上述方案中,发光二极管采用圆柱球头封装后再安装到检测头基座上。

上述方案中,检测头上盖的卡口与检测头基座的卡条的数量相同。

上述方案中,检测头上盖的限位杆与检测电路板的限位孔的数量相同。

上述方案中,检测头基座和检测头上盖采用黑色ABS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在装置的中轴线四周均布发光二极管,并让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统一朝向装置的中轴线方向,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照射到尿试纸药块表面来产生反射光,这样能够使得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精度更高;

2、装置采用检测头上盖和检测头基座基于装置的中轴线上下组合的方式,而非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轴心线两段式装配结构,这样能够保证发光二极管的导向孔的完整性,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够更为集中和准确地照射到尿试纸药块表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3、不仅通过卡条与卡口能够实现检测头上盖与检测头基座的准确定位固定,同时还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能够实现检测电路板和检测头基座的准确定位固定,这样使得检测头上盖、检测头基座和检测电路板的装配更为便捷,装配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组装图。

图中标示:1、检测头基座;1-1、定位管;1-2、卡条;1-3、导向孔;2、检测头上盖;2-1、定位孔;2-2、卡口;2-3、限位杆;3、发光二极管;4、检测电路板;4-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2,一种便携式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检测装置,由检测头基座1、检测头上盖2、3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3和检测电路板4组成。检测头上盖2位于检测头基座1的上方,检测电路板4位于检测头上盖2的上方。发光二极管3嵌设在检测头上盖2和检测头基座1中。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检测头基座1和检测头上盖2采用黑色ABS材料制成,以避免干扰光线的反射,提高光学系统检测模块的精度。

上述检测头基座1为环柱体。检测头基座1的中央具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定位管1-1。环绕于定位管1-1的四周,检测头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3个以上供发光二极管3安装的安装孔,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每个安装孔内安装一个发光二极管3。检测头上盖2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卡口2-2,检测头上盖2的上端面立设有限位杆2-3。

上述检测头基座1为碗状体。检测头基座1的下端面开设有4个以上的透光孔,即1个位于检测头基座1中轴线上的中心透光孔和3个以上环绕中心透光孔设置的导向透光孔。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向透光孔的数量为4个。检测头基座1的上端面设有定位管1-1,定位管1-1与中心透光孔相通,且定位管1-1嵌入到检测头上盖2的定位孔2-1内。环绕于定位管1-1的四周,检测头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3个以上供发光二极管3嵌入的圆柱形的导向孔1-3。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向孔1-3的数量为4个,每个导向孔1-3内安装一个发光二极管3。每个导向孔(1-3)的前端面均为圆弧形,并与1个导向透光孔相连通。所有导向孔1-3的中轴线均与检测头上盖2中轴线呈锐角。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导向孔1-3的中轴线即所有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方向与检测头上盖2的中轴线的夹角介于30°~45°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方向与检测头基座1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为了让光源更为集中,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效果,所有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方向相交于检测头基座1也即中心透光孔的中轴线上的一点。检测头基座1的侧边缘处设有卡条1-2,卡条1-2与检测头上盖2的卡口2-2对应扣合。检测头上盖2的卡口2-2与检测头基座1的卡条1-2的数量相同。

上述检测电路板4上留有限位孔4-1,检测头上盖2的限位杆2-3对应嵌入到检测电路板4的限位孔4-1内。检测头上盖2的限位杆2-3与检测电路板4的限位孔4-1的数量相同。

上述发光二极管3的底部安装在检测头基座1的安装孔内。发光二极管3的引线穿过检测头上盖2,并焊接到检测电路板4上。发光二极管3的前端嵌入到检测头基座1的导向孔1-3中,发光二极管3的侧发光面与导向孔1-3的侧壁紧密贴合,发光二极管3的前发光面朝向导向透光孔。发光二极管3采用圆柱球头封装后再安装到检测头基座1上,以对发光二极管3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的数量为4个,这4个发光二极管3相互间以90°阵列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头上盖2的卡口2-2与检测头基座1的卡条1-2属于相对概念,其具体是在检测头基座1设置卡条1-2、检测头上盖2设置卡口2-2;还是在检测头基座1设置卡口2-2,检测头上盖2设置卡条1-2都不是重点的,重点是通过卡条1-2与卡口2-2能够实现检测头上盖2与检测头基座1的准确定位固定。同理,检测电路板4的限位孔4-1与检测头上盖2的限位杆2-3也属于相对概念,其具体是在检测电路板4设置限位孔4-1、检测头上盖2设置限位杆2-3;还是在检测电路板4设置限位杆2-3、检测头上盖2设置限位孔4-1都不是重点的,重点通过限位孔4-1与限位杆1-3能够实现检测电路板4和检测头上盖2的准确定位固定。

尽管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获得的其它实施方式,均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