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300发布日期:2019-04-16 23:2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



背景技术:

读数显微镜(reading microscope) 是光学精密机械仪器中的一种读数装置,适用于有关计量单位,工厂的计量室或精密刻度车间对分划尺或度盘的刻线进行对准检查和测定工作。

按细分的原理不同,读数显微镜通常分为直读式、标线移动式和影象移动式三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645098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便携式读数显微镜即为直读式读数显微镜的一种。其线纹尺上的刻度经物镜局部放大后成像于分划板上,如线纹间距为1毫米,放大至与分划板上100个分度的距离相等,通过目镜(放大)即可读出0.01毫米的分度值。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延长筒的底端呈环状,只能适用于在平面物体,读数时只能垂直于观察面进行读数。物体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时,延长筒无法在观察面上放置平稳,容易出现读数偏差,影响测量精准度。因而,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适用于在凹凸不平或者弧形观察平面上进行读数、读数准确且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包括主体套筒和同轴设置于主体套筒内的物镜筒,所述主体套筒的底端设置有三根、沿主体套筒的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主体套筒之间铰接连接;所述主体套筒上同轴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铰接有三根连杆;所述连杆和支撑杆一一对应,且连杆远离与活动环铰接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上;所述主体套筒上还设置有用于沿主体套筒的轴向调节活动环位置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读数显微镜对物体表面的微缝进行观察测量时,利用调节组件调节活动环在主体套筒上的位置。通过活动环在主体套筒上的上下移动,借助连杆的传动可以调节铰接的支撑杆与主题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使得支撑杆分开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三根支撑杆远离主体套筒的一端确定一个平面,使得读数显微镜可以平稳放置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便于进行观察测量,测量准确性高且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设于主体套筒的调节筒和弹力方向与主体套筒的轴向一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活动环的底面和支撑杆与主体套筒的连接点之间;所述调节筒与主体套筒之间螺纹连接,且位于活动环远离弹性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调节环下移时,活动环被推抵着下移并压缩弹性件;旋转调节环上移时,弹性件恢复形变,驱使活动环上移。利用活动环的上下移动,可以轻松调节支撑杆的张开角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筒的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调节筒表面的粗糙程度,转动调节筒时手指与调节筒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更大,转动调节筒的操作更为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末端铰接于主体套筒的连接杆和端部插设在连接杆远离主体套筒一端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和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调节杆可以调节其插入连接杆部分的长度,从而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可以方便地调节物镜筒底端到观察平面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读数显微镜的适应性和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远离主体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部件可以增加支撑杆底端与观察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读数显微镜可以放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末端球铰接于支撑杆远离主体套筒一端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铰接的活动杆可以自由转动调整角度,以适应支撑杆的倾斜程度;防滑块增大了支撑杆端部与观察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杆的端部在观察面上不易滑动。根据需要可以在防滑块上设置防滑垫或者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纹路,防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末端球铰接于支撑杆远离主体套筒一端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扁吸盘排出吸盘内部空气,利用吸盘自身恢复形变的能力使得吸盘和观察平面所围空间内形成负压,从而牢固附着在观察平面上。对支撑杆端部的固定简单便捷,使得支撑杆放置稳定,而且同时适用于平面或者弧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物镜筒底端的周缘等间距设置有两处点光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点光源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观察微裂缝时可以方便地寻找到微裂缝的位置,增加了使用读数显微镜观察测量微裂缝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三根支撑杆对主体套筒进行支撑,使得读数显微镜在各种平面均能够放置平稳,增加了其使用便捷性和适应性;

2.支撑杆的长度可以调节,能够方便地调整物镜筒底端到观察平面的距离;

3.支撑杆的底端球铰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末端设置有吸盘,使得可以方便地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在观察面上,增加了使用便捷性;

4.在物镜筒的底端设置对称的点光源,可以方便的寻找观察面上的微裂缝,使得利用读数显微镜观察测量的微裂缝更为便捷、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可调式读数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可调式读数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主体套筒;11、目镜调节套;12、测微目镜组;13、读数鼓轮;14、镜筒锁紧螺丝;2、物镜筒;21、点光源;3、支撑杆;31、连接杆;32、调节杆;4、活动环;41、连杆;5、调节筒;51、防滑凸纹;6、弹性件;7、活动杆;71、防滑块;7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参照图1,包括主体套筒1、同轴设置于主体套筒1内的物镜筒2、用于固定物镜筒2位置的镜筒锁紧螺丝14、读数鼓轮13、测微目镜和目镜调节套11等部件组成。观察测量物体表面微裂缝时,调整物镜筒2至合适位置后,旋转锁紧镜筒锁紧螺丝14将物镜筒2的位置固定;旋转目镜调节套11使测微目镜组12上的十字刻度线的交叉点对准微裂缝的一侧边缘,然后旋转读数鼓轮13移动十字刻度线的交叉点至微裂缝的另一侧;读取读数鼓轮13上的数值,即得微裂缝的宽度。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在观察测量微裂缝时快速找到微裂缝的位置,物镜筒2底端的周缘对称设置有两处点光源21。点光源21可以选用二级发光管,观察微裂缝时可以使两处点光源21同时落在视线内的微裂缝上,可以快速将十字刻度线和微裂缝对准。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用读数显微镜观察测量不同平面物体上的微裂缝,在主体套筒1的底端的周缘铰接设置有三根支撑杆3。支撑杆3沿主体套筒1的轴向等间距分布,且支撑杆3的顶端与主体套筒1之间轴铰连接。主体套筒1上由下至上依次套设有活动环4和调节筒5,活动环4上轴铰连接有三根连杆41,连杆41远离活动环4的一端分别轴铰连接于相应位置处的支撑杆3上。活动环4在主体套筒1上上下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杆41的传动带动支撑杆3转动。

参照图1,调节筒5与主体套筒1之间螺纹连接,且主体套筒1的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凸纹51。主体套筒1上还设置有弹力方向与主体套筒1轴向一致的弹性件6,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为一端固定在主体套筒1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活动环4的下端面的弹簧。旋转调节筒5在主体套筒1上下移时,调节筒5推抵活动环4下移并压缩弹性件6;旋转调节筒5在主体套筒1上上移时,弹性件6恢复形变,活动环4被推抵着在主体套筒1上上移。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3由连接杆31和调节杆32两部分组成。调节杆32的端部插设在连接杆31内,且与连接杆31之间螺纹连接;连接杆31远离调节杆32的一端与主体套筒1之间轴铰连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旋转调节杆32,调整调节杆32伸出连接杆31部分的长度,可以调整物镜筒2底端到观察面的距离。

参照图1和图3,支撑杆3用于与观察平面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件。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包括端部与调节杆32的末端球铰连接的活动杆7和固定设置在活动杆7远离调节杆32一端的吸盘72。利用支撑杆3固定读数显微镜时,压扁吸盘72使其产生负压即可将其吸附固定在观察平面上,使用方便。活动杆7与支撑杆3之间球铰连接,使得活动杆7可以自由转动以适应支撑杆3的倾斜角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三根铰接设置的支撑杆3对读数显微镜进行支撑,由于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使得读数显微镜可以在凹凸不平的平面上放置平稳,提高了测量读数的准确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读数显微镜只适用于平面且只能垂直于观察面读数,更为方便,适应性更好。支撑杆3的长度可以调节且底端设置有定位部件,进一步增加了读数显微镜的适应性和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2:

一种可调式读数显微镜,参照图4和图5,实施例2以实施例1为基础,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包括端部与调节杆32的末端球铰连接的活动杆7和固定设置在活动杆7远离调节杆32一端的防滑块71。防滑块71能够随着活动杆7的转动而调整角度,增大了支撑杆3末端与观察平面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杆3的对读数显微镜的支撑稳定。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防滑块71的底面设置防滑橡胶垫或者凸纹,以增大防滑块71与观察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本实施例的可调式读数显微镜同样具有适用于在凹凸不平或者弧形的观察平面上进行测量读数,具有读数准确、使用便捷的优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