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08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的溢液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燃气事业迅速发展,灶具作为厨房电器中必不可少的产品,近年来,其性能、品类、外形、功能等方面均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但根据灶具的维修情况获知,由溢液带来的点火、保火问题依然占燃气灶市场质量问题的大比例,严重影响到用户对燃气灶的使用体验。为了在燃烧器开发阶段就能够更好的预防这类质量问题的产生,从源头上解决溢液产生的各种点火、保火等燃气灶质量问题,进而设计具有良好性能的防溢液结构,是市场对工程师在燃气灶研发阶段提出的要求。如何通过对溢液动态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辅助防溢液结构设计,是燃烧器设计初期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技术对灶具溢液动态过程的研究,主要采用整机的人工实验和肉眼判断,不仅主观性误差大,且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人力也相对较多。另外整机的人工实验也只能做事后的补救,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溢液问题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获取溢液的动态过程,进而为燃气灶的溢液分析提供可靠依据的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底部开设有用于产生溢液的小孔;

第一相机,第一相机镜头正对点火孔区域设置且第一相机镜头的光路垂直于燃烧器中点火孔的切面设置,用于拍摄溢液在燃烧器火盖中流动的动态过程;

数据处理设备,与第一相机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相机传送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同时控制第一相机进行工作。

为了能够拍摄到更加清晰的画面,还包括能聚焦于燃烧器的点火孔附近的聚光灯。

为了调节溢液的出水速度,进而实现在不同工况下的溢液实验,还包括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用于连接水源的进水管和能伸入至锅具中的出水管。

为了实现更好的溢液效果,锅具底部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的分布区域能够覆盖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为了减缓溢液的流出速度,更加真实的模拟溢液的流出情况,所述锅具的底部附着设置有一层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对应于各小孔分别匹配设置有溢流孔。

优选地,各相邻小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8mm,所述小孔的孔径为0.5mm~1.5mm。

方便地,还包括有实验台,所述燃气灶安装在实验台,所述实验台上还设置有为燃气灶进行供应燃气的供气管。

为了更准确的获取溢液实验后火盖火孔的堵塞率,还包括用于检测燃烧器火盖中火孔通透性的火孔检测机构;

所述火孔检测机构包括

测试台;

电机,安装在所述测试台上,所述燃烧器的内火盖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内火盖以轴向为中心线进行转动;

第二相机,设置在电机的一侧,用于拍摄内溢液实验后火盖上各火孔的通堵图像;

照明灯,与电机驱动连接且能伸入至内火盖的内腔中。

为了方便放置内火盖,所述火孔检测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内火盖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为了方便调节第二相机的位置以更好的对内火盖上火孔情况进行拍摄,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二相机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测试台上,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在调节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第二相机高低位置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于调节第二相机拍摄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在角度调节机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在锅具的底部设置小孔,进而模拟燃气灶工作过程中的溢液情况。同时采用第一相机对出现溢液情况下,溢液在燃烧器火盖中的流动画面进行拍摄,拍摄的内容传送至数据处理设备后,技术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拍摄溢液速度放慢的画面,分析溢液的流动路径等内容,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设备中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更详尽的分析,分析数据更加准确,进而获取溢液对燃烧器的影响结果,为燃烧器防溢液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该溢液的分析过程中数据处理误差小,时间人力的投入也小,实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相机与燃烧器的配合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孔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孔检测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锅具2、第一相机3、数据处理设备4、聚光灯5、水泵6、火孔111检测机构8。

待实验的燃气灶1放置在实验台的设定工位上,并且该实验台上还设置有能够与燃气源相连接的供气管,通过供气管为燃气灶1进行供气。当然,燃气管上设置有各种需要的阀体以及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压力表等。

待实验的燃气灶1具有燃烧器,燃烧器具有内火盖11以及外火盖,由于内火盖11附近的热电偶在燃烧器使用时发挥保火的重要作用,出现溢液时,如果溢液影响到内火盖11处热电偶附近的火孔出火,则会导致熄火的情况,另外,若内火盖11处点火孔因溢液堵塞,则会导致燃烧器点火异常,因此在实验时需要对溢液在内火盖11内的流动路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第一相机3镜头正对点火孔设置且第一相机3镜头的光路垂直于燃烧器中点火孔的切面设置,如此使得第一相机3聚焦于点火孔区域的附近,也通常为保火孔附近,用于拍摄溢液在燃烧器中流动的动态过程,拍摄溢液对点火保火孔以及其他火孔111的影响画面。该第一相机3可以通过支架放置在实验台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相机3采用高速相机,如此能够获取每秒钟上万甚至几十万帧的动态放慢画面。

聚光灯5也可以通过一个支架放置在实验台上,该聚光灯5的照射方向也聚于点火孔处,进而方便第一相机3能够获取溢液对点火孔、保火孔影响的更清晰的画面。

本实施例中的锅具2采用平底锅,锅具2底部的中部区域开设有多个用于产生溢液的小孔,小孔的分布区域能够覆盖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各相邻小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8mm,小孔的孔径为0.5mm~1.5mm。本实施例中优选各相邻小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mm,小孔的孔径为1mm。为了更好的模拟溢液缓慢流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锅具2的底部附着设置有一层金属板21,金属板21上对应于各小孔分别匹配设置有溢流孔211。溢流孔211延伸了溢液在小孔中的流动路径,进而减缓了溢液流出的速度。实验时,将锅具2放置在燃气灶1上进行实验,锅具2的中心与燃烧器的中心基本保持上下对应。则自锅具2底部流出的溢液会流入到燃烧器的火盖中。

水泵6设置在实验台上,该水泵6上连接有用于连接水源的进水管和能伸入至锅具2中的出水管。水泵6可以调节水的流速,进而控制进入锅具2内水的速度、水量,如此可以实现多种不同流速的溢液工况,使得能够进行不同溢液流速工况下的实验。

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设备4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4与第一相机3利用数据线进行通信连接,数据处理单元能够接收第一相机3传送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同时控制第一相机3进行工作。

火孔111检测机构8用于检测燃烧器内环火盖中火孔111的通透性。该火孔111检测机构8包括测试台81、安装在测试台81的电机82、安装座85、第二相机83、照明灯84。安装座85连接在电机82的输出端上,能够在电机8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该安装座85上可以卡接内火盖11,进而火盖11也会在电机82的驱动下以轴向为中心线进行转动。照明灯84-同样安装在安装座85上,照明灯84也能够在随着安装座85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85围设在照明灯84外,如此内火盖11卡接在安装座85上后,照明灯84恰好能够深入在内火盖11内部的腔体中。照明灯84打开后即能很好的获取各火孔111的通透情况。

第二相机83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测试台81上,并且第二相机83位于在电机82的一侧,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二相机83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使得在内火盖11转动的情况下,第二相机83能够获取内火盖11上各火孔111透光情况图像。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第二相机83高低位置的升降机构86以及用于调节第二相机83拍摄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87,角度调节机构87安装在升降机构86上,第二相机83安装在角度调节机构87上。升降机构86、角度调节机构87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即可。该第二相机83可以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数据处理设备4。

该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在实验时,首先将内火盖11在燃烧器上安装好,在未放置锅具2的情况下,打开燃气灶1的旋钮,对燃气灶1的一个炉头进行点火,并将当前炉头的火力调节至最小火,保证该炉头的外环燃气通路关闭。在此基础上拿掉燃烧器的外环火盖,进而将锅具2放置在该炉头的上方,打开水泵6,按照设定速度向锅具2内注水。当产生溢液时,第一相机3对内火盖11上的溢液画面进行连续拍摄并传送至数据处理设备4。测试结束后,可从数据处理设备4中获取、查看记录的溢液过程数据和放慢速度可人为设置的影像,放慢速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1~1000000倍

在燃气灶溢液实验开始前以及结束后,利用火孔检测机构8对内火盖11上各火孔111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将内火盖11放置在安装座85上,点亮照明灯84,电机82通电。第二相机83置于调节机构上,调节其角度和高度,照明灯84通过火孔111传出的光线,光路垂直于第二相机83的镜头。设置电机82的转速和第二相机83的拍摄频率,使得安装座85每次旋转到有火孔111光路垂直于相机镜头时,正好进行拍摄。如此拍摄一个高度上每个火孔111的出光情况图像,进而传送至数据处理设备4中。若内火盖11上还有其他高度和角度的火孔111,可通过高度角度调节机构87调节后,重复上述过程。如此通过对比溢液前和溢液后的各火孔111的出光情况图像,可以获取每个火孔111溢液前后的光通过情况,从而获取各个火孔111的堵塞率、火孔111的整体堵塞率、主要堵塞位置等信息。

该溢液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能够将肉眼无法观测和捕捉的细节清楚详细的显示和记录,结合火孔检测机构的分析结果,对灶具燃烧器火盖防溢液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且该燃气灶的溢液实验装置对不同类型灶具燃烧器的溢液动态过程和后处理分析均适用,能够建立灶具的科研型研究平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