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比色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6613发布日期:2019-06-22 00: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比色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比色皿,特别是一种与采用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检验的初筛检验仪配合使用的比色皿。



背景技术:

比色皿,又名吸收池,样品池,其用来装参比液、样品液,配套在光谱分析仪器上,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医疗,医药、食品、环保、电厂、水厂、石油等行业、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测试、化验使用。

通常比色皿都采用石英或玻璃材料制作,其具有两个透光的窗口以及用于密封的盖,在检验前,检验人员需要一手持比色皿一手添加试剂,但普通的盖很难采用单手打开,因而在上述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从而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比色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捷式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及封闭管体的管口的管盖,所述管体两侧设有通光部及用于遮蔽通光部的薄膜,所述管盖包括与管口壁固定连接的底圈以及通过连接片一与底圈连接的翻转盖,所述底圈上还设有连接片二,该连接片二的一端通过撕裂结构与翻转盖连接,所述翻转盖的底面设有能够插入管口的密封内塞。

所述管体两侧对称设有条形槽,所述通光部位于条形槽底,所述薄膜位于条形槽内。

所述底圈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管口壁嵌入卡槽中。

所述管口壁的外侧设有凸环,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凸环相卡的卡环。

所述密封内塞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斜面。

所述撕裂结构为一V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及封闭管体的管口的管盖,所述管体两侧设有通光部及用于遮蔽通光部的薄膜,所述管盖包括与管口壁固定连接的底圈以及通过连接片一与底圈连接的翻转盖,所述底圈上还设有连接片二,该连接片二的一端通过撕裂结构与翻转盖连接,所述翻转盖的底面设有能够插入管口的密封内塞,通过上述结构不仅实现了添加试剂时能够单手操作,而且密封好,且通过薄膜避免了手对通光部的污染,并且配合另外的设备能够从槽底将薄膜撕开,从而便于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比色皿,包括管体1及封闭管体1的管口的管盖2,管体1主要为圆管但其靠近开口的一段的直径较大,这样便于添加试剂,所述管体1两侧设有通光部3及用于遮蔽通光部3的薄膜4,具体结构为:在管体1两侧对称设有方条形槽5,所述通光部3位于条形槽5底,通光部3具体为条形槽5底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部分,所述薄膜4贴于条形槽5内将该部分遮住,从而避免手拿的时候手上的油或是灰尘将通光部3弄花,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如图所示,所述管盖2包括与管口壁固定连接的底圈6以及通过连接片一10与底圈6连接的翻转盖7,当翻转盖7翻转的时候通过连接片一10的柔性而实现,底圈6与管口壁固定的具体结构在于:底圈6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管口壁嵌入卡槽中,所述管口壁的外侧设有凸环8,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凸环8相卡的卡环9,从而使管体1与管盖2连接牢固。

如图所示,所述底圈6上还设有连接片二11,该连接片二11的一端通过撕裂结构12与翻转盖7连接,本结构中撕裂结构12为一V型槽,这样连接片二11与翻转盖7连接处正好位于槽底,使得连接处很薄,这样只要检测人员稍稍用力,只用大拇指推动翻转盖7即可撕裂连接处,从而便于单手操作,所述翻转盖7的底面设有能够插入管口的密封内塞13,所述密封内塞13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斜面,通过密封斜面的引导能够保证密封内塞13容易嵌入管口,为了密封好,密封内塞13与管口是过盈配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捷式比色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