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8092发布日期:2019-06-05 23:4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外窗水密性检测设备,结构都简单,基本都是水泵加人工手持式喷头。检测时喷淋水量不均匀,水压不稳定,检测精度低;不能多窗同时检测,检测效率低;喷淋水不能循环使用,水资源浪费严重。

公告号CN202153174U、公告日2012022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包括水箱、自动控制系统、集水板、万向负重轮、喷水机构和升降机,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喷水机构设置在水箱的一侧,所述的升降机和喷水机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喷水机构的喷淋器通过升降机升降,在所述水箱的上端的一侧倾斜的设置有集水板,所述的万向负重轮安装在水箱的底端。

上述专利的优点是:保证了检测的精度,安装迅速简便。但是水从玻璃面滑落后,由于水具有张力,部分水会附在玻璃表面,等水蒸发后,会在玻璃表面留下痕迹,导致薄膜表面不光滑干净,存在影响玻璃表面清洁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具有不影响玻璃表面清洁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储水箱和水泵,所述机壳外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水泵连通的喷淋头,每个所述喷淋头指向一面玻璃;

所述机壳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有指向玻璃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远离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可自转的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升降机将检测仪移动到待检测的玻璃前,启动水泵,将水通过喷淋头喷到玻璃表面,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玻璃的水密性结果,此时就需要将检测仪向下降,检测下一排的玻璃。移动检测仪时,将转动杆上的毛刷贴合玻璃表面,随着检测仪的下降,玻璃表面的水被毛刷抹下去,同时将水流过的痕迹刷掉,玻璃表面的水蒸发后,不会留下水痕,实现了不影响玻璃的透明,同时也提高了玻璃的清洁度。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的数量与喷淋头相同,每段毛刷的长度与玻璃的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连玻璃之间会存在窗框,相邻毛刷之间空出窗框的距离,使毛刷可以紧密贴合玻璃表面,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由两个半圆形的刷体合拢形成,两个所述刷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长期工作后,刷毛上会沾满灰尘,这就需要将毛刷取下清理,将毛刷拆成两个半圆形的刷体,实现了毛刷的可拆卸。

作为优选,每个毛刷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固定端,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多个与固定端螺纹连接的螺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安装毛刷时,先将刷体合拢在转动杆上,再将螺套旋在固定端上,使两个刷体相对固定,避免移动过程中,刷体脱落。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端上延伸有限位柱,另一个所述固定端上凹陷有供限位柱插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刷体套在转动杆上时,使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使两个刷体合拢时,位置相对固定,避免两个固定端外的螺纹线不合,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供转动轴贴合转动的通孔,所述转动轴外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所述支撑杆位于限位套和机壳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检测仪和玻璃之间距离不同,需要改变毛刷的位置,保证毛刷可以紧贴玻璃,借助支撑杆的可转动,实现了毛刷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供人握持的转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借助毛刷和喷淋头的配合,实现了玻璃的快速清理,不影响玻璃的清洁度;

2.借助刷体和螺套的配合,实现了毛刷的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毛刷和转动杆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两个刷体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支撑杆和机壳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储水箱;12、水泵;13、喷淋头;2、支撑杆;21、转动杆;22、转动轴;23、限位套;24、转柄;3、毛刷;31、刷体;32、固定端;33、螺套;34、限位柱;3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建筑外窗现场水密性检测仪,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储水箱11和水泵12,机壳1外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水泵12连通的喷淋头13,每个喷淋头13指向一面玻璃。

如图1所示,机壳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有指向玻璃的支撑杆2,两根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2远离机壳1 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21上套设有多个可自转的毛刷3。

用升降机将检测仪移动到待检测的玻璃前,启动水泵12,将水通过喷淋头 13喷到玻璃表面,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玻璃的水密性结果,此时就需要将检测仪向下降,检测下一排的玻璃。移动检测仪时,将转动杆21上的毛刷3贴合玻璃表面,随着检测仪的下降,玻璃表面的水被毛刷3抹下去,同时将水流过的痕迹刷掉,玻璃表面的水蒸发后,不会留下水痕。

如图1所示,毛刷3的数量与喷淋头13相同,每段毛刷3的长度与玻璃的宽度相同。相连玻璃之间会存在窗框,相邻毛刷3之间空出窗框的距离,使毛刷3可以紧密贴合玻璃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毛刷3由两个半圆形的刷体31合拢形成,每个毛刷3 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固定端32,转动杆21上套设有多个与固定端32螺纹连接的螺套33。毛刷3长期工作后,刷毛上会沾满灰尘,这就需要将毛刷3取下清理,将毛刷3拆成两个半圆形的刷体31,实现了毛刷3的可拆卸。安装时,先将螺套33配对串在转动杆21上,再将转动杆21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固定端32上延伸有限位柱34,另一个固定端32上凹陷有供限位柱34插入的限位槽35。将两个刷体31套在转动杆21上时,使限位柱34插入限位孔内,使两个刷体31合拢时,位置相对固定,避免两个固定端32外的螺纹线不合。

如图4所示,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22,支撑杆2上开设有供转动轴22贴合转动的通孔,转动轴22外螺纹连接有限位套23,支撑杆2位于限位套23和机壳1之间,限位套23上设置有供人握持的转柄24。根据检测仪和玻璃之间距离不同,需要改变毛刷3的位置,保证毛刷3可以紧贴玻璃,借助支撑杆2的可转动,实现了毛刷3位置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