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506发布日期:2019-09-12 08: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分析仪属于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中的免疫分析系统,为一种操作简单、体积小、可便携的自动分析仪器,用于快速、定量的分析人体样本中多种分析物浓度。通常与适配的免疫荧光层析法干式试剂卡配套使用,对人体样本进行定量分析。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工作时,试剂卡在传动系统带动下移动,从而完成对试剂卡的检测、条码扫描等动作,检测完成后,传动系统将试剂卡运载到出口位置,以便于操作人员将试剂卡取出。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通常采用驱动机构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从而带动试剂卡移动,实现仪器对试剂卡的检测,现有的干式荧光分析仪的驱动结构所构成的零部件较多,如轴承与轴、轴承座与轴承之间的安装还需要采用专用设备,因此,生产效率降低并提高了生产成本。

基于此,研究并开发设计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从动轮、同步带压板、连接件,步进电机的主轴与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的一端位于同步带轮上,同步带的另一端位于从动轮上,同步带的运动带动从动轮的运动,同步带的下表面设有同步带压板,同步带压板通过连接件使同步带与试剂卡承载部件连接。

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体外诊断设备的试剂卡移动结构的驱动机构进行改进,现有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一级同步带轮、一级传动同步带、二级传动同步带、一级从动同步带轮,二级主动同步带轮、轴承座等结构,同步带的传送主要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一级同步带轮的运动来带动一级从动同步带轮的运动,一级从动同步带轮与二级主动同步带练连接,考虑到稳定性,一级从动同步带轮通过轴承座与二级主动同步带轮连接,在二级主动同步带轮上设置同步带,二级主动同步带轮、另一个同步带轮之间的联动从而带动传送带按照预定方向移动,然后来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的移动,因此现有的驱动结构中,使用到的零部件较多,安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而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驱动机构,采用步进电机直接带动同步带轮的转动,同步带轮的运动带动从动轮的运动,则传送带在同步带轮与从动轮之间传送,从而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的运动,在达到相同技术效果下,驱动结构简单,极大的降低了制作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从动轮包括紧定螺母、圆螺母、法兰轴承、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依次穿过法兰轴承、圆螺母、紧定螺母。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基座,基座为L型板,L型板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横向板、与横向板垂直的竖向板,紧定螺钉穿过法兰轴承、圆螺母后固定在竖向板上,紧定螺钉穿过竖向板的一端设有紧定螺母,同步带套设在法兰轴承的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从动轮结构进行改进,用到的部件较少,且法兰轴承、圆螺母、紧定螺母、紧定螺钉均采用标准件,且紧定螺钉穿过法兰轴承、圆螺母后,然后穿过基座的竖向板,延伸到竖向板的另一面,并通过紧定螺母进行固定,而传送带与从动轮的连接端位于法兰轴承的外表面,故同步带轮的运动能够即时带动从动轮的转动,进而传送带在两个轮子上开始正常传送,整个驱动机构用到的结构部件少,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带与竖向板的横截面平行。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定螺钉与竖向板的连接端位于竖向板的一端,所述同步带轮与步进电机之间通过穿设竖向板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导轨,导轨包括呈一体结构的支撑板、U型底槽、安装板,支撑板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支撑板的上端之间连接有U型底槽,U型底槽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所在平面与U型底槽的槽底面平行,U型底槽的槽底面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开口槽的一端与槽底面的一端连通,开口槽的另一端为封闭口,开口槽与槽底面连通一端对应连接的支撑板为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有U型开口。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试剂卡承载部件穿过U型开口安装在在U 型底槽上,同步带压板位于U型底槽的下端。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为T型滑块、压缩弹簧,同步带压板的四端均设有销钉与试剂卡承部件连接,销钉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分别与同步带压板、试剂卡承载部件的连接端均设有套在销钉上的尼龙垫片,T型滑块穿过同步带安装在同步带压板与试剂卡承载部件之间,同步带压板的移动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在导轨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同步带轮的转动,同步带轮的转动带动从动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位于同步带轮、从动轮之间的同步带的传送,同步带的运动带动位于导轨上的试剂卡承载部件的运动,驱动机构用到的部件结构少,仅需1个同步带轮、1根同步带、1个步进电机、1个从动轮,即可完成对试剂卡承载部件的带动,无需采用专用设备对轴承、轴、轴承座进行连接,因此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2)本技术方案中同步带压板与试剂卡承载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可确保试剂卡承载部件始终受到4个方向的推力而贴紧在U型底槽的底面,从而确保了试剂卡承载部件和其上安装的试剂卡在运动时上下方向的位置精度,保证了检测精度。

(3)本技术方案中从动轮结构中的法兰轴承、圆螺母、紧定螺钉、紧定螺母均采用标准件制作,且直接安装在基座的翻边上,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4)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步进电机直驱的传动机构,大大减少了零件数量,整个传动机构仅采用1个同步带轮1个机加件,而现行结构采用10个机加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从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试剂卡承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字型件示意图。

其中:1-步进电机,2-同步带轮,3-同步带,4-紧定螺母,5-圆螺母,6-法兰轴承,7-紧定螺钉,8-基座,9-导轨,10-压缩弹簧,11-试剂卡承载部件,12-同步带压板,13-T型滑块, 91-安装板,92-U型底槽,93-U型开口,94-支撑板,95-开口槽,1-1—试剂卡,2-1—导向槽, 21-1—第一Z字型板,22-1—第二Z字型板,23-1—开口,31-1—第一凹字型槽,32-1—第二凹字型槽,4-1—工字型件,41-1—第一空腔,42-1—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卡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同步带轮2、同步带3、从动轮、同步带压板12、连接件,步进电机1的主轴与同步带轮2连接,同步带3的一端位于同步带轮2上,同步带3的另一端位于从动轮上,同步带3的运动带动从动轮的运动,同步带3的下表面设有同步带压板12,同步带压板12通过连接件使同步带3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连接。

其中,所述从动轮包括紧定螺母4、圆螺母5、法兰轴承6、紧定螺钉7,紧定螺钉7依次穿过法兰轴承6、圆螺母5、紧定螺母4。

其中,还包括基座8,基座8为L型板,L型板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横向板、与横向板垂直的竖向板,紧定螺母4穿过法兰轴承6、圆螺母5后固定在竖向板上,紧定螺钉7穿过竖向板的一端设有紧定螺母4,同步带3套设在法兰轴承6的表面,法兰轴承6紧密固定在紧定螺钉4上,这样可使同步带3在同步带轮12与从动轮之间稳定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步进电机1、同步带3、法兰轴承6、圆螺母5、紧定螺母4、紧定螺钉7 均为标准件,具体结构及其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进电机1直接与同步带轮12连接,即步进电机1直接驱动传动结构,相对现有的传动机构,极大的减少了零件数量,而在对传动机构的安装上,即具体对从动轮的固定上,采用基座8结构,基座8为L型板,L型板包括呈一体结构的横向板和竖向板,竖向板与横向板之间相互垂直,竖向板的一端面是用于同步带轮2穿过与步进电机1的主轴连接,而竖向板的另一端面上紧定螺钉7穿过,紧定螺钉7的两端一端安装有用于套设同步带3的法兰轴承6,紧定螺钉7的另一端安装有紧定螺母4,从而将紧定螺钉7紧密固定在竖向板上。

其中,所述同步带3与竖向板的横截面平行,竖向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设置同步带3所在平面与竖向板的横截面平行,则使同步带3紧密稳定的运行。

其中,所述紧定螺钉7与竖向板的连接端位于竖向板的一端,所述同步带轮2与步进电机1之间通过穿设竖向板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1的主轴转动带动同步带轮2的运动,同步带轮2的运动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的运动,则同步带3在同步带轮2、从动轮之间不断的运动,然后在同步带3 的下表面设置同步带压板12,同步带压板12在同步带3的运动带动下发生移动,而同步带3 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下表面通过连接件连接,进而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11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具体结构及其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导轨9,导轨9包括呈一体结构的支撑板94、U型底槽92、安装板91,支撑板94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支撑板94的上端之间连接有U型底槽92,U型底槽92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91,安装板91所在平面与U型底槽92的槽底面平行,U型底槽92的槽底面设有开口槽95,开口槽95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开口槽95的一端与槽底面的一端连通,开口槽95的另一端为封闭口,开口槽95与槽底面连通一端对应连接的支撑板为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有U型开口(93)。

本实施例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所述试剂卡承载部件穿过U型开口安装在在U型底槽 92上,同步带压板12位于U型底槽92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导轨9结构进行说明,导轨9结构对试剂卡承载部件11进行导向和限位,还通过螺钉与基座8连接。导轨9与基座8的具体连接关系为,两个支撑板94分别安装在U型底槽92的两端,支撑板94的底面连接有与平板结构,该平板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8的横向板上。

而导轨9中的U型底槽92、支撑板94上的U型开口93,则利于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安装,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底面从U型开口处穿入,则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底面位于U型底槽92的下方,且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中间部卡在开口槽95中,并且能够在U型底槽92 中发生移动。

其中,试剂卡承载部件11在U型底槽92中移动的具体方式为:同步带3位于导轨的U 型底槽92的下方,同步带3上安装的同步带压板12,在同步带压板12设置连接件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连接,其中,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可为能够使同步带压板12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 同步运动的固定结构,该结构可为螺钉、销钉等结构,也可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能够达到所述技术目的的公知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为T型滑块13、压缩弹簧10,同步带压板 12的四端均设有销钉与试剂卡承部件11连接,销钉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 10分别与同步带压板12、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连接端均设有套在销钉上的尼龙垫片,T型滑块13穿过同步带3安装在同步带压板12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之间,同步带压板12的移动带动试剂卡承载部件11在导轨9的运动。

本实施例对连接件结构进行优选,连接件具体结构可为T型滑块13,T型滑块13的纵截面为T型,T型滑块13的个数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同步带压板12的两端,达到对同步带压板12与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紧固连接,同步带13位于同步带压板12与试剂卡承载部件 11之间。其中压缩弹簧10是套设在销钉上,销钉的个数有4个,销钉分布在同步带压板12 的四角,而销钉分别与同步带压板12、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连接端套设有尼龙垫片,尼龙垫片的设置主要是增强销钉与对应接触面连接的紧密性。安装好后,压缩弹簧1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将同步带压板12连同试剂卡承载部件11往下推;在试剂卡承载部件11运动过程中,试剂卡承载部件11始终受到来自压缩弹簧的推力而被紧密贴紧在U形导向槽内底面。

本技术方案中的试剂卡承载部件11的结构如下:如图7、图8所示。

承载部件包括纵截面为U型的导向槽2-1,导向槽2-1的槽底面上设有横截面为四边形的开口23-1,开口23-1的一端延伸到导向槽2-1的端部;导向槽2-1的凹槽空间内设有用于承载试剂卡1-1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呈一体结构的承载件上部和承载件下部,承载件上部包括两个竖向分布的第一凹字型槽31-1和第二凹字型槽32-1,第一凹字型槽31-1和第二凹字型槽32-1以试剂卡1-1的中心所在中轴面呈对称分布;承载部件下部为工字型件4-1,工字型件4-1的中间部插入到导向槽2-1的开口23-1处,承载件载着试剂卡1-1在导向槽2-1 的开口23-1内运动。

其中,所述导向槽2-1包括第一Z字型板21-1和第二Z字型板22-1,开口23-1设置在第一Z字型板21-1的底部板与第二Z字型板22-1的底部板之间,且开口23-1的一端延伸到位于第一Z字型板21-1、第二Z字型板22-1同一端底部板的末端,开口23-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导向槽2-1为U型槽体结构,且在U型槽体的槽体空间底面设置有开口23-1,开口23-1 为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空腔结构,其中,U型槽体结构可利于承载件上部装配到该空腔空间内,其中承载件上部包括第一凹字型槽31-1、第二凹字型槽32-1,第一凹字型槽31-1、第二凹字型槽32-1均呈竖向分布,并且槽体开口呈相对设置,槽体开口空间利于试剂卡1-1的插入,并且形状上适配。

同时,导向槽2-1的U型槽体的槽体空间能够与承载件上部形状适配,实现与承载件上部的紧密配合。

承载件上部与承载件下部为一体结构,且承载件下部为工字型件4-1,工字型件4-1的中间部与导向槽2-1的开口处连接,即在安装时,工字型件4-1的中间部也即是最窄处卡入导向槽2-1的开口空间内,故承载件整体结构在U型导向槽中运动时,承载件上部是在U型导向槽的槽体空间内运动,承载件下部是在U型导向槽的开口空间内移动,如此设置承载件整体结构在与导向槽紧密适配的同时,也能在导向槽中顺利运动,则避免存在承载件在携带试剂卡的运动时,由于螺钉松动、脱落的风险,导致承载部件脱落的问题。

所述第一凹字型槽31-1的底面和第二凹字型槽32-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凹字型槽31-1和第二凹字型槽32-1结构为相同结构,并且以试剂卡1的中轴面呈对称分布,本技术方案中试剂卡1-1的结构为横截面为长方形。

其中,所述第一凹字型槽31-1的底面与第一Z字型板21-1的底部上表面形成第一空腔 41-1,第二凹字型槽32-1的底面与第二Z字型板22的底部上表面形成第二空腔42-1。

其中第一空腔41-1、第二空腔42-1的设置,可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如下操作,将承载件装配到导向槽中,并且承载件的上部、下部能够很好的与导向槽的槽体空间、开口空间结构良好的紧密连接。

其中,所述试剂卡1-1位于第一凹字型槽31-1和第二凹字型槽32-1形成的凹槽空间内。所述试剂卡1-1与承载件上部可拆卸连接,在具体操作时,可直接将试剂卡1-1插入到承载件上部的空间内,具体为第一凹字型槽31-1与第二凹字型槽32-1相对设置而形成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试剂卡1-1与承载件上部的接触间隙之间设有金属弹片。安装的金属弹片的个数有两个,本实施例中金属弹片的设置,主要考虑到在将试剂卡1-1装入到第一凹字型槽 31与第二凹字型槽32-1相对设置时所形成的槽体空间内时,由于试剂卡1的规格等情况的不同,在运动过程中,试剂卡1与承载件之间会发生滑动的情况,故在试剂卡与承载件的接触间隙之间设置金属弹片,由于金属弹片本身具有弹性作用,对试剂卡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形成弹性约束以达到固定试剂卡的目的,同时在插、拔试剂卡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阻碍,能够保障操作的顺利进行。

上述中说明的承载部件又称承载件或试剂卡承部件,这里的承载部件还可为其他能够与驱动机构的导轨9适配的结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