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9729发布日期:2019-08-13 21:3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卡车用驱动桥领域,具体是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



背景技术:

车桥齿轮油流是影响传动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驱动桥往往采用飞溅润滑方式,在整车不同工况下润滑介质流动过程不同;即受整车悬架系统布置不同,同一种型号驱动桥主减总成装车姿态(即主减总成与水平面夹角)可能存在多种角度;同时整车在不同坡度上行驶,也会造成主减总成姿态发生变化,。由于重力作用桥总成内润滑油高度会发生不同改变,从而车桥内部润滑油液面产生较大变化,造成桥总成内部齿轮润滑有效性发生变化。从理论方面分析很难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驱动桥内部润滑介质的流动情况,即无法通过理论计算设计润滑系统的安全系数。

目前国内车桥厂家对实际行驶工况中桥总成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模式及内在机理没有较为有效的试验检测装置,缺乏有效的分析论证,国内车桥厂一般采用内外框摇篮方式,双向独立电机驱动,如公开号为CN108557801A的中国专利,括底架总成、转板总成结构复杂,试验台制造过程复杂,并且实际使用中整个台架需安装于地坑中,成本高、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通过角度调整板实现车桥角度的调整需求,电机及控制系统、底座直接固定在地面即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包括支撑架、用于安装支撑架的底座和竖直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扇形支撑板;

所述扇形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的顶端可通过安装座与车桥板簧座固定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一侧相对位于安装座下方设置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与扇形支撑板上端小圆弧相吻合;

所述角度调节板可在相对扇形支撑板旋转,实现俯仰角度为±18°的角度无级调整与锁定。

所述角度调节板沿扇形支撑板向下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板底端设置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的半径与扇形支撑板下端大圆弧的半径相同;

所述角度调节板设置若干弧型槽孔,所扇形支撑板设置若干与弧形槽孔相配合的螺孔,使得角度调节板任意角度调整,扇形支撑板上均有螺孔与弧形槽孔完全重合。

所述扇形支撑板的下端设置与角度调节板相配合的弧形支撑座。

所述扇形支撑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

还包括电机及控制装置、传动轴,所述电机及控制装置用于提供动力输出,传动轴用于将电机动力传递至车桥。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整板实现车桥角度的调整需求,电机及控制系统、底座直接固定在地面即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板可实现车桥俯仰角度为±18°,角度无级调整,能够满足整车最大车速在120km/h下所有工况的模拟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角度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支撑架的主视图。

附图3是支撑架的后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架;2、底座;3、扇形支撑板;4、角度调节板; 41、安装座;42、支撑座;43、弧型槽孔;44、螺孔;45、螺栓;5、弧形支撑座;6、电机及控制装置;7、传动轴;8、车桥。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包括支撑架1、用于安装支撑架1的底座2和竖直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扇形支撑板3;

所述扇形支撑板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板4,所述角度调节板4 的顶端可通过安装座41与车桥板簧座固定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4一侧相对位于安装座41下方设置支撑座42,所述支撑座 42的底端与扇形支撑板3上端小圆弧相吻合;

所述角度调节板4可在相对扇形支撑板3旋转,实现俯仰角度为±18°的角度无级调整与锁定。

使用时,通过安装座41与车桥板簧座固定连接,车桥姿态调整方式:

1)先松开角度调节板4和扇形支撑板3的螺栓45,利用天车等工具吊起,

2)支撑座42的底端与扇形支撑板3上端小圆弧相吻合可实现相对旋转,手动转动角度调节板4至预设角度(角度控制采用角度仪保证调整精度,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3)将车桥8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板4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角度调节板4可实现车桥8俯仰角度为±18°,角度无级调整,根据角度调节板4和扇形支撑板3间的不同角度,能够满足整车最大车速在 120km/h下所有工况的模拟测试,实现按不同工况下的转速进行转动,解决车桥在整车不同工况下润滑介质流动情况的测试,为产品方案的改进提供理论试验数据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板4沿扇形支撑板3向下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板4 底端设置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的半径与扇形支撑板3下端大圆弧的半径相同;

所述角度调节板4设置若干弧型槽孔43,所扇形支撑板3设置若干与弧形槽孔相配合的螺孔44,使得角度调节板4任意角度调整,扇形支撑板3上均有螺孔44与弧形槽孔完全重合,以供使用螺栓及螺母将角度调节板4和扇形支撑板3固定住,实现角度无级调整与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与角度调节板4相配合的弧形支撑座5,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板4,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支撑板3与支撑架1一体成型,降低支撑架1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及控制装置6、传动轴7,所述电机及控制装置6用于提供动力输出,电机及控制装置6提供动力输出,电机动力通过传动轴7传递至车桥8,实现按不同工况下的转速进行转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底座2直接固定在地面即可,配合车桥8姿态的调整,能够满足整车最大车速在120km/h 下所有工况的模拟测试,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实施例1:

一种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包括支撑架1、用于安装支撑架1的底座2和竖直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扇形支撑板3,所述扇形支撑板3与支撑架1一体成型,降低支撑架1的制造成本;

所述扇形支撑板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板4,所述角度调节板4 的顶端可通过安装座41与车桥板簧座固定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4一侧相对位于安装座41下方设置支撑座42,所述支撑座 42的底端与扇形支撑板3上端小圆弧相吻合;所述角度调节板4沿扇形支撑板 3向下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板4底端设置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的半径与扇形支撑板3下端大圆弧的半径相同,所述角度调节板4可在相对扇形支撑板3旋转,实现俯仰角度为±18°的角度调整,所述角度调节板4设置若干弧型槽孔 43,所扇形支撑板3设置若干与弧形槽孔相配合的螺孔44,使得角度调节板4 任意角度调整,扇形支撑板3上均有螺孔44与弧形槽孔完全重合实现角度无级调整与锁定。

所述扇形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与角度调节板4相配合的弧形支撑座5,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板4,增加稳定性。

车桥油流润滑试验台还包括电机及控制装置6、传动轴7,所述电机及控制装置6用于提供动力输出,传动轴7用于将电机动力传递至车桥,电机及控制装置6提供动力输出,通过传动轴7传递至车桥,为整个试验设备提供动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