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定位触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606发布日期:2019-09-12 09:0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航测定位触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航测定位触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航拍或航测过程中,采用当前触发技术容易出现拍摄数据冗余和不完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航测净度和处理效率,同时增加了航测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脉冲宽度、触发延时、触发精度、波特率等参数可调,满足航拍相机触发和三维激光雷达系统正射影响的获取等对触发信号的要求,且体积小、可靠性高、端口扩展方便,具有定时触发,定点触发和单点触发三种工作模式的航测定位触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航测定位触发器,包括微处理器MCU、触发模块、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包括多个并行的I/O接口,所述微处理器MCU通过其中一个或几个所述I/O接口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有驱动管;所述微处理器MCU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储存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MCU连接有GPS模块和/或导航仪和/或IMU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MCU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RS232通信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管为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NPN三极管为2N2222。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模块为E2ROM存储器。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MCU与所述储存模块通过I2C通信协议连接。

本实用新型航测定位触发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1)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能优越,移植性强,便于实现,易于推广;

(2)可通过航测中线或航迹、脉冲宽度、触发延时、触发方式、触发精度、RS232通信频率等多方式实现触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航测定位触发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微处理器MCU、触发模块、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触发模块包括多个并行的I/O接口,微处理器MCU通过其中一个或几个I/O接口与触发模块连接;触发模块连接有驱动模块,微处理器MCU与通信模块连接,通信模块为RS232通信频率,驱动模块包括有驱动管;驱动管为NPN三极管,且NPN三极管三极管型号为2N2222;微处理器MCU与储存模块通过I2C通信协议连接,储存模块为E2ROM存储器,微处理器MCU连接有GPS模块和/或导航仪和/或IMU传感器;微处理器MCU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计算机。

GPS模块用于接收GPS信号,以获取实时位置信息。GPS信号的来源有内部GPS模块接收的信号和外部GPS传输的信号。在三维Lidar系统中惯导可以输出GPS位置信息,在进行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同一个GPS数据源可以有效减少因不同GPS导航模块而产生的误差。

微控制器为工作核心模块,微控制器案通过通讯模块与嵌入式电脑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以及其它设备的控制和通信。微控制器还应产生两路触发信号用于同步惯导和相机的时间信息。可以从计算机配置触发信号的参数,包含触发脉冲类型、脉宽、触发方式、触发精度以及脉冲延时等参数。微控制器根据实时GPS信息和导航仪或IMU传感器传输的航标信息产生触发信号,同时将触发点的位置信息发送到计算机,并通过E2ROM存储器保存触发点信息。

通信模块主要为保证计算机与触发器的实时通信。通过RS232电路计算机向触发器发送配置参数,触发信息反馈。

根据刚生成的航线文件提取每个航标的坐标,并储存在链表中。计算机通过通讯模块中RS232通讯接口完成触发器的参数配置和触发器的使用模式(如:导航仪模式、GPS模式、IMU模式),以及飞行过程中的信息交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