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282发布日期:2019-05-11 00:1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试验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各种压力容器、管路、接力器、缸体、冷却器、阀门、金属接触密封等(如球阀上下游密封)需要进行相关的压力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目前对各种待试压设备进行压力试验时,有两种方式:

1、采用移动水源对待试压设备注水后,在注水口位置安装堵板、接头,通过管路与手压泵相连,最终通过人工打压的方式达到所需的试验压力。

2、采用电动泵,对待试压设备进行注水,待试压装备内部水满后继续通过电动泵提升设备内压力,达到所需的试验压力。

上述传统试压泵对待试压设备开展压力试验工作时存在几个问题:

1)传统试压泵适用对象单一。传统试压泵出口设置的管路接口单一,当面对待试压设备类别繁多、接口不一、体积较大问题时,需要重新制作不同类型的堵板、接头,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与时间进行手动建压,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传统试压泵压力表适用范围窄。传统试压泵大都只设置了一个压力表,在压力偏高或偏低时,往往需要更换其他量程合适的压力表。

3)手压泵效率低、易损坏。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设备注水上压需不断往复操作,体力劳动大。对较大容积的设备进行压力试验时,需要较长时间及较多人力才能完成压力试验工作,内部元件易发生损坏。

4)电动泵流量、压力不能有效控制,无法保障待压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拟解决以下问题:

1) 解决传统试压泵适用对象单一问题。

2) 解决传统试压泵压力表适用范围窄问题。

3) 解决手压泵效率低、易损坏问题。

4) 解决电动泵流量、压力不能有效控制,无法保障待压设备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包括用于供应压力的压力源1、用于读取压力的压力反馈装置2、用于承接压力的压力承接装置3以及主管路4,所述主管路4包括连通压力源1的供压口、连通压力反馈装置2的读取口和连通压力承接装置3的承接口,所述压力源1包括各通过阀门连通到供压口的电动泵11和手动泵12。

由于上述结构,压力源输出采用电动泵输出为主,手动泵输出为辅方式进行。待试压设备建压初期需要注入较多的水,可采用电动泵方式快速进行,减少工作量及所需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了手动泵往复操作损坏器件问题;待达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切换至手动泵方式进行压力调整,实现精准压力匹配,避免电动泵流量、压力无法有效控制问题,可有效的保障待试压设备的安全及检修工作中的安全。所述电动泵设计压力可选用40bar,所述手动泵可选用往复式手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反馈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测压器21。

由于上述结构,设置多个测压器21可以满足对多个压力等级的试验要求。避免了压力偏高或偏低时,需要更换其他的试压泵,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备用口一。

由于上述结构,设置备用的备用口一,可对安装的测压器21进行校验保证试验压力的准确性。测压器21一般可选用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测压器21有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测压器21的量程分别为200bar、100bar、40bar和16bar。

由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一组不同量程(10、40、100、200bar)的测压器21并配合相关的阀门,可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承接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软管31,所述软管31末端固定有快速母接头32和设有至少两个的可与快速母接头32配合的快速公接头33。

由于上述结构,软管31末端通过快速母接头32连接方式可有效的提高接头安装效率及可靠性;多个快速公接头33可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备用口二。

由于上述结构,备用口二可作为多个设备同时试验的预留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31有两个,分别为软管一34和软管二35。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一34末端的快速公接头33有八个,可分别转换成的螺纹规格为G1/4、G3/8、G1/2、G3/4、1/4NPT、3/8NPT、1/2NPT、3/4NPT。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二35末端的快速公接头33有四个,可分别转换成的螺纹规格为R1/4、R3/8、R1/2、R3/4。

由于上述结构,软管31有两个,根据常用螺纹接头连接类型设置不同的规格,可满足大部分的待试压设备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压力源1包括各通过阀门连通到供压口的电动泵11和手动泵12,通过自动与手动切换,可减少待试压设备建压时间,做到压力精准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及水平,保证试验安全。

2.压力反馈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测压器21,所述软管31末端固定有快速母接头32和设有至少两个的可与快速母接头32配合的快速公接头33,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3.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备用口一,可对安装的测压器21进行校验保证试验压力的准确性;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备用口二,可作为多个设备同时试验的预留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管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管二示意图;

附图中:1-压力源、2-压力反馈装置、3-压力承接装置、4-主管路、11-电动泵、12-手动泵、21-测压器、31-软管、32-快速母接头、33-快速公接头、34-软管一、35-软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附图1-3所示。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包括用于供应压力的压力源1、用于读取压力的压力反馈装置2、用于承接压力的压力承接装置3以及主管路4,所述主管路4包括连通压力源1的供压口、连通压力反馈装置2的读取口和连通压力承接装置3的承接口,所述压力源1包括各通过阀门连通到供压口的电动泵11和手动泵12。压力源输出采用电动泵输出为主,手动泵输出为辅方式进行。待试压设备建压初期需要注入较多的水,可采用电动泵方式快速进行,减少工作量及所需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了手动泵往复操作损坏器件问题;待达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切换至手动泵方式进行压力调整,实现精准压力匹配,避免电动泵流量、压力无法有效控制问题,可有效的保障待试压设备的安全及检修工作中的安全。所述电动泵设计压力可选用40bar,所述手动泵可选用往复式手压泵。

所述压力反馈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测压器21。设置多个测压器21可以满足对多个压力等级的试验要求。避免了压力偏高或偏低时,需要更换其他的试压泵,提升工作效率。

还包括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备用口一。设置备用的备用口一,可对安装的测压器21进行校验保证试验压力的准确性。测压器21一般可选用压力表。

所述测压器21有四个。所述四个测压器21的量程分别为200bar、100bar、40bar和16bar。通过设置一组不同量程(10、40、100、200bar)的测压器21并配合相关的阀门,可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所述压力承接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软管31,所述软管31末端固定有快速母接头32和设有至少两个的可与快速母接头32配合的快速公接头33。软管31末端通过快速母接头32连接方式可有效的提高接头安装效率及可靠性;多个快速公接头33可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还包括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备用口二。备用口二可作为多个设备同时试验的预留备用。

所述软管31有两个,分别为软管一34和软管二35。所述软管一34末端的快速公接头33有八个,可分别转换成的螺纹规格为G1/4、G3/8、G1/2、G3/4、1/4NPT、3/8NPT、1/2NPT、3/4NPT。所述软管二35末端的快速公接头33有四个,可分别转换成的螺纹规格为R1/4、R3/8、R1/2、R3/4。软管31有两个,根据常用螺纹接头连接类型设置不同的规格,可满足大部分的待试压设备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水压压力试验装置,压力源1包括各通过阀门连通到供压口的电动泵11和手动泵12,通过自动与手动切换,可减少待试压设备建压时间,做到压力精准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及水平,保证试验安全;压力反馈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的各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测压器21,所述软管31末端固定有快速母接头32和设有至少两个的可与快速母接头32配合的快速公接头33,实现不同待试压设备的通用型,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通过阀门连通到读取口的备用口一,可对安装的测压器21进行校验保证试验压力的准确性;通过阀门连通到承接口的备用口二,可作为多个设备同时试验的预留备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