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3508发布日期:2019-06-26 00:3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检测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背景技术:

液压万能试验机按照国标设计制造的,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试验。主机采用双空间、精密间隙密封油缸下置式,拉伸空间位于主机的上方,压缩、弯曲试验空间位于移动横梁和工作台之间。

在实际试验中,材料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裂,会产生一些粉尘或者颗粒等。其中,粉尘吸入到人体后不易被排出体外,对试验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一些颗粒是在较大的作用力产生的,飞出的速度较快,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型的目用新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对试验中产生的粉尘和颗粒进行阻挡,提高液压万能试验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包括试验机,所述试验机包括底部安装有液压缸的主机、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柱、和立柱固定连接的上夹具装置以及设置在主机上端的下夹具装置,还包括设置主机上方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后护板、左护板、右护板和前护板,所述后护板通过底部设置的插板以及主机上开设的插槽和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护板和右护板后侧分别设置卡板,所述卡板和后护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卡槽配合,所述前护板通过铰接组件转动连接在左护板的前侧,所述前护板的右侧通过锁紧组件和右护板前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件安装在上夹具装置和下夹具装置之间,主机内的液压缸驱动上夹具装置对试件进行作用,从而实现试验。后护板通过底部设置的插板以及主机上开设的插槽和主机固定连接,左护板和右护板卡接在后护板的左右两侧,前护板的左端通过铰接组件转动连接在左护板的前侧,前护板的右侧通过锁紧组件和右护板的前侧连接。防护结构可以将主机上方试件的试验区域和外界隔离,避免试件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粉末或者颗粒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安全隐患,提高液压万能试验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和后护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和通孔,所述后护板两侧开设连通卡槽的通孔,所述卡板上开设对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后护板和左护板、后护板和右护板的连接进一步固定,提高左护板和右护板安装的紧固性,提高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的后侧设置卡头,所述卡头和后护板的后侧面抵接,所述卡头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后护板和左护板、后护板和右护板的连接进一步固定,提高防护结构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铰接板、铰接孔和铰接槽,所述铰接槽设置在前护板左端靠近左护板的一侧,所述铰接槽的槽壁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竖直的铰接轴,所述左护板前端设置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开设竖直的和铰接轴配合的铰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轴通过铰接板上开设的铰接孔和左护板铰接,转动连接在左护板的前侧,便于前护板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轴下端设置为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前护板安装时铰接轴和铰接孔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柱、弹簧、复位槽和固定孔,所述前护板的右侧面上开设水平的复位槽,所述右护板上开设和复位槽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复位槽的槽底壁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在无外作用时固定柱一端位于复位槽内,另一端位于固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关闭前护板时,可以将固定柱向复位槽内按压,使固定柱完全位于复位槽内,转动前护板从主机前侧向后护板运动过程中固定柱和右护板抵接,当固定柱和固定孔对应时,固定柱在弹簧的作用下一端进入固定孔中,另一端仍处于复位槽中,对前护板和右护板进行锁定。需要打开时,按压固定柱使其完全处于复位槽中,转动前护板即可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远离弹簧的一端靠近后护板的一侧设置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闭前护板时,斜面的设置方便固定柱在和右护板接触时进入复位槽内,对固定柱有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靠近锁紧组件的一侧设置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开启和关闭前护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中部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实验状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防护结构可以将主机上方试件的试验区域和外界隔离,避免试件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粉末或者颗粒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安全隐患,提高液压万能试验机的安全性;

2、防护结构和主机之间的连接可拆卸,后护板、前护板、左护板和右护板之间的连接也是可拆卸的,方便对防护结构的安装、拆卸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防护结构的水平方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试验机;11、主机;12、立柱;13、上夹具装置;14、下夹具装置;15、按压块;16、测力传感器;2、防护结构;21、后护板;22、左护板;23、右护板;24、前护板;25、安装组件;251、插板;252、插槽;26、组装组件;261、卡板;2611、卡头;262、卡槽;27、固定组件;271、通孔;272、螺栓;28、铰接组件;281、铰接轴;2811、连接杆;282、铰接板;2821、铰接孔;283、铰接槽;29、锁紧组件;291、固定柱;292、弹簧;293、复位槽;294;固定孔;3、把手;4、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包括试验机1和可拆卸安装在试验机1上部的防护结构2。试验机1包括底部主机11、上部立柱12、设置在立柱12上的上夹具装置13和下夹具装置14、安装在主机11上方的按压块15以及设置在主机11内驱动上夹具装置13运动的液压缸(图中未示出)。立柱12下部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立柱12穿过固定安装在主机11上端面的下夹具装置14,立柱12上部和上夹具装置13固定连接。试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夹具装置13和下夹具装置14上,上夹具装置13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对试件施力进行试验,按压块15安装在下夹具装置14的底端,按压块15上安装有测力传感器16。

参照图2和图4,防护结构2包括后护板21、左护板22、右护板23和前护板24。后护板21通过安装组件25可拆卸安装在主机11后侧,左护板22和右护板23通过组装组件26连接在后护板21左右两侧。前护板24的左侧通过铰接组件28转动连接在左护板22的前侧,前护板24的右侧通过锁紧组件29和右护板23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安装组件25包括插板251和插槽252。两块插板251分别和后护板21的底端两侧一体成型,主机11上表面的后侧开设和插板251配合的插槽252。插板251和插槽252配合使后护板21可拆卸安装在主机11上。

参照图2和图4,组装组件26包括卡板261和卡槽262。卡板261为长方体状,设置左护板22和右护板23的后侧。后护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和卡板261配合的卡槽262。左护板22和右护板23通过卡槽262和卡板261的配合固定连接在后护板21上。为了增加左护板22和右护板23与后护板21连接的稳定性,卡板261的后侧设置弹性卡头2611,卡头2611和后护板21的后侧面抵接。后护板21和卡板261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组件27。固定组件27包括螺栓272和通孔271,后护板21两侧开设连通卡槽262的通孔271,卡板261上开设对应的通孔271,螺栓272通过通孔271将卡板261和后护板21进行进一步固定。

参照图2和图3,铰接组件28包括铰接轴281、铰接板282、铰接孔2821和铰接槽283。前护板24右端靠近左护板22的一侧开设铰接槽283。铰接槽283的槽壁上通过三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2811分别固定连接竖直的铰接轴281。左护板22前端对应铰接轴281上端的位置间隔设置铰接板282,铰接板282上开设竖直的和铰接轴281配合的铰接孔2821。铰接轴281安装在铰接孔2821内使前护板24转动连接在左护板22的前端。为了便于铰接轴281和铰接孔2821的配合,铰接轴281下端设置为弧形面。

参照图1和图4,锁紧组件29包括固定柱291、弹簧292、复位槽293和固定孔294。前护板24右侧面中部开设水平的复位槽293,右护板23上开设和复位槽293对应的固定孔294。复位槽293的槽底壁和弹簧29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292的另一端和固定柱291固定连接,固定柱291可以被完全按压到复位槽293中。弹簧292在无外作用时,固定柱291的一端处于复位槽293内,固定柱291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孔294内。固定柱291远离弹簧292的一端靠近后护板21的一侧设置为斜面,便于锁紧组件29对前护板24进行锁紧。

参照1和图4,为了便于前护板24的开启和关闭,前护板24中部靠近复位槽293的一侧设置一个T型把手3。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试件试验的情况,前护板24中部设置有观察窗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后护板21通过插板251和插槽252配合安装在主机11上,左护板22和右护板23通过卡板261和卡槽262的配合卡接在后护板2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272进一步紧固,前护板24通过铰接组件28转动连接在左护板22的前侧,前护板24的右侧通过锁紧组件29和右护板23进行连接。防护结构2可以将主机11上方试件的试验区域和外界隔离,避免试件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粉末或者颗粒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安全隐患,提高液压万能试验机1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