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187发布日期:2019-07-19 22:2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位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位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类金属液位探测方式通常如下:

1、一类是特定液位的探测,即在特定液位放置浮子开关,当金属液面上升使得浮子开关动作,从而让控制系统得到铝液面到达某个高度的信号,浮子开关的探测精度比较低,一般有几个毫米的误差;

2、另一类是连续的液位探测,利用测距的原理,测量铝液面到特定位置的距离,从而计算出金属液面的高度,此类液位探测相对精准,但是能够适应高温物体(如金属铝液温度一般在700度以上)测距要求的探头却非常昂贵。

第2类探测方式的功能覆盖了第一种探测方式,有些场合之所以使用第1种方式主要是因为对测量的要求不高,或第2种方式成本过高;因此亟需一种既能连续检测液位变化情况,成本又较低的液位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位探测装置,既能连续检测液位变化情况,成本又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液位探测装置,包括盛装液态金属的液槽,所述液槽设有由导电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探头,所述探头沿竖直方向悬吊设置于液槽内且上端连接有A端子,所述液槽还设有与液槽内的液体常接触的导体,所述导体的上部高于液槽内的液面设置且连接有B端子,所述A端子和B端子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液槽还设有用于消除温度误差的参照体。

优选地,所述参照体包括材质、结构和外观与探头完全相同的参照物,所述参照物与探头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参照物外罩设有将参照物与液槽内的液体隔离的保护套,所述参照物的上端连接有C端子,所述参照物的下端连接有D端子,所述C端子和D端子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A端子和C端子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探头采用碳化硅材质。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长度为液槽的深度的60%~90%。

优选地,所述探头的长度为导体的长度的50%~8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利用由导电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探头触碰到液槽内的金属液并和金属液构成微弱电流回路这个特性探测金属液位是否到达某特定高度;

2、利用由导电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探头,一端在金属液中另一端在金属液面之上,金属液面高度变化会引起该探头被短路的长度变化,引起金属液到探头另一端电阻值的变化,通过检测这个变化可以使控制面板得到液位高度;

3、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导电耐火材料,放在同样的高度,一个作为探头探测金属液位,一个在保护套中作为参照物,作用是让两者所处的温度基本一致,即保证同一时刻电阻率的一致,这样可以在检测系统中补偿温度变化造成电阻率变化而带来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具备两种液位探测的功能,既可以在金属液体接触探头时产生信号,也可以在金属液体液位连续变化时给出与之相应的连续信号,使得控制面板得到液位变化的信息,且符合探头要求的材质价格相对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探测装置的第一状态原理示意图及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探测装置的第二状态原理示意图及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探测装置的第三状态原理示意图及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中:1、液槽;2、探头;3、A端子;4、导体;5、B端子;6、参照物;7、保护套;8、C端子;9、D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位探测装置,包括盛装液态金属的液槽1,所述液槽1设有由导电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探头2,所述探头2沿竖直方向悬吊设置于液槽1内且上端连接有A端子3,所述液槽1还设有与液槽1内的液体常接触的导体4,所述导体4的上部高于液槽1内的液面设置且连接有B端子5,所述A端子3和B端子5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液槽1还设有用于消除温度误差的参照体。

优选地,所述参照体包括材质、结构和外观与探头2完全相同的参照物6,所述参照物6与探头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参照物6外罩设有将参照物6与液槽1内的液体隔离的保护套7,所述参照物6的上端连接有C端子8,所述参照物6的下端连接有D端子9,所述C端子8和D端子9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A端子3和C端子8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探头2采用碳化硅材质。

优选地,所述导体4的长度为液槽1的深度的60%~90%。

优选地,所述探头2的长度为导体4的长度的5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金属液面尚未接触探头2时,探头2的A端子3与导体4(熔点高于液槽1内的受测金属)的B端子5两点之间的电阻值为无穷大,检测电流值为零,控制面板判定液位没有到达指定高度;

如图2所示,当金属液体开始接触探头2后,A端子3与B端子5两点之间通过金属液形成一个回路,这个时候无论这个回路电阻值多大,都会有一定的电流值,控制面板判定液位到达或高于指定高度;

随着金属液面相对探头2的上升或下降,浸没于金属液中的探头2长度也随之变化,即被金属液短路的电阻长度随之变化,A端子3与B端子5两点之间的电阻会按比例减小或增加,控制面板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值得知金属液面的高度,A端子3与B端子5之间相当于一个变阻器,探头2是变阻器的固定部分,金属液体则是变阻器的滑动端;

在某些对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需要考虑到探头2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如图3所示,增加一个与探头2一模一样的参照物6,放在保护套7中浸于金属液的同一高度处,因为探头2与参照物6材料一致,温度一致,所以他们的电阻率漂移是一致的,检测C端子8和D端子9两端的电阻值即可得出该材料在当前温度的总电阻值,而A端子3和B端子5两端的电阻值反映的即是金属液液位;

当A端子3和C端子8间电性连接后,即形成电位器,A端子3C端子8到D端子9的电阻值即总电阻值,A端子3C端子8到B端子5的电阻值即反映金属液液位,此时无论电阻率如何随温度变化,控制面板都可以检测出金属液位。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