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6615发布日期:2019-05-07 21:4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扫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三维扫描仪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使用方式的三维扫描仪应运而生,其中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运用更为广泛,由于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应用较广泛的一个方面就是扫描人像及大场景,传统通过人直接手持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方式,为了获取到更精准的人像、大场景数据,扫描时间相对较长,而由于操作者的平衡能力及体力不尽相同,导致获取到的数据有好有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架和控制系统,所述底架圆周均布设有n个支腿,所述n大于等于3,所述支腿下表面设有万向轮,所述底架下表面中心设有上下通透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有丝杠,所述底架下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下端相连,所述底架上方丝杠圆周套设有可上下往返运动的运动螺母,所述运动螺母为圆柱体外形,所述运动螺母的上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设有肘托,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电机调整肘托与底架之间的相对距离。

所述肘托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肘托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固定架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相连,所述肘托的两端与底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肘托的中间位置与底架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肘托的俯视图为椭圆形。

所述肘托上表面设有软垫。

所述固定架设有固定板和固定座,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有向底架方向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肘托的下表面配合使用,所述固定座为圆环形,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相连,所述运动螺母的上端设在固定座内且与固定板相连。

所述底架上对应肘托的位置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与底架的对应位置相连,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控制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肘托与底架之间的距离。

所述检测传感器采用4-20mA信号的测距传感器。

所述检测传感器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

所述底架设有底板和四个支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板,所述支腿设有横腿和纵腿,所述横腿的一端与底板的侧面对应相连,所述横腿的另一端与纵腿的一端成夹角α相连,所述α大于等于90度小于160度,所述纵腿的另一端与万向轮相连。

所述电机与底板下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设有上板、连接板和下板,所述上板、连接板和下板为长条形板,所述上板和下板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垂直相连,所述上板与底板的下表面相连,所述下板与电机的对应位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使用舒适方便,能够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延长扫描时间,能够提升扫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局部B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架,2.丝杠,3.运动螺母,4.肘托,5.软垫,6.固定架,7.万向轮,8.联轴器,11.底板,12.支腿,13.电机,14.电机固定支架,15.检测传感器,16.轴承,61.固定板,62.固定座,121.横腿,122.纵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6所示,一种应用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支撑装置,设有底架1,底架1设有底板11和四个支腿12,底板11为正方形板,支腿12设有横腿121和纵腿122,横腿121的一端与底板11的侧面对应相连,横腿121的另一端与纵腿122的一端成夹角α相连,α大于等于90度小于160度,纵腿122的另一端设有与万向轮7。

优选的,α为90度,则纵腿122的下端中心设有向纵腿内延伸的丝孔,万向轮7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纵腿122的丝孔内。

底板11中心设有上下通透的通孔,底板11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电机固定支架14,电机固定支架14设有上板、连接板和下板,上板、连接板和下板为长条形板,上板和下板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垂直相连,上板与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相连。

底板11的通孔内设有轴承16,轴承16内设有丝杆2,丝杠2的下端设有联轴器8,联轴器8的下端设有电机13,即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与设在通孔内的丝杠2相连,电机固定支架14的下板与电机的对应位置通过螺栓相连。

丝杠2的上端设有运动螺母3,运动螺母3为圆柱体外形且内部设有螺纹,运动螺母3的上端设有固定架6,固定架6设有设有固定板61和固定座62,固定板61为圆形或正方形板,固定座62为圆环形,固定座62设在固定板61中心位置,运动螺母3的上端设在固定座62内且与固定板61的下表面相连。

固定板61上表面设有向底架方向凹陷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肘托4,肘托4的横截面为弧形,肘托4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固定板61对应的安装槽内置相连,肘托4的两端与底板6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肘托4的中间位置与底板6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肘托4的俯视图为椭圆形,即肘托4自中心位置的宽度向两侧逐渐减小,肘托4的两侧高于中心位置。

肘托4上表面设有软垫5,软垫5可通过胶粘接在肘托上表面,软垫5与肘托的形状一致,软垫5可采用橡胶材质。

底板61侧面对应肘托4的位置设有检测传感器15,检测传感器15采用4-20mA信号的测距传感器,检测传感器15通过传感器支架与底板61的侧面对应位置相连。

优先的,检测传感器15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

支撑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有控制器、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控制器可为可编程控制器,检测传感器15、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子相连,电机13通过继电转换回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子相连。

使用人员通过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控制电机13的旋转方向,运动螺母3根据电机13的旋转方向在丝杠2上沿远离或接近固定板61的方向移动,运动螺母3上下移动带动固定架6、肘托4和软垫5上下移动。

使用人员将手臂放在软垫5上表面,使用人员可通过移动万向轮7来控制扫描时手肘的移动,同时维持扫描时手臂及扫描仪的稳定;使用人员可通过电机13的正反转调节手臂的上下移动,同时维持扫描时手臂及手持扫描仪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