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109发布日期:2019-05-24 20:4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排量压缩机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余隙值是影响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压缩机内部零件的加工精度不足和装配累计误差,导致该参数无法保证,需要通过选配不同厚度的上推力片来保证,传统方式为用简易检具单个测量人工判定选配,测量精度差、生产效率低、容易误判,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包括外框架组件、主轴旋转装置、工件压紧装置、上工装、上工装放置平台、下工装放置平台、下工装、三色塔灯、人机界面、电箱、气动控制元件和位移传感器组件,所述外框架组件的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的上方设置有三色塔灯,所述电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框架组件的另一侧底部,所述外框架组件的内部上方竖直嵌入有主轴旋转装置;

所述主轴旋转装置由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方伸转轴、轴承座、支架座、方伸杆、六角套、缓冲弹簧、转接轴、轴套、光轴、弹性销、滚珠轴承、锁紧螺母、伺服电机、行星轮减速机和联轴器组成,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轮减速机连接,所述行星轮减速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架座一侧通过联轴器与转接轴固定连接,且联轴器设置在支架座的内部,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套接固定有方伸转轴,所述方伸转轴的外侧通过外部套接固定有轴承座的滚珠轴承与支架座连接,所述方伸转轴的另一端外侧套接有轴套,且轴套通过锁紧螺母与方伸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方伸转轴的端部嵌入安装有方伸杆,且方伸杆和方伸转轴的连接处嵌设有光轴,所述弹性销的外部绕接有第一O型圈,所述方伸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方伸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销与六角套固定连接,所述六角套的端部与工件压紧装置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工件压紧装置的下方位于外框架组件的中间段固定安装有上工装放置平台,所述上工装放置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工装;

所述上工装由六角头、第一工装把手、下工装板、待测工件、平面接触螺钉和下工装定位销套组成,所述下工装板的底部等距离均匀固定安装有三个平面接触螺钉,所述上工装通过平面接触螺钉与上工装放置平台连接,所述下工装板的顶部均嵌入安装有下工装定位销套,所述下工装板的顶部中央固定安装有待测工件,所述待测工件的顶部竖直焊接固定有六角头,所述上工装放置平台的底部与下工装放置平台连接固定;

所述下工装放置平台由下工装安装板、内锥头、外锥套、限位杆、提升板、矩形弹簧、第三O型圈、缓冲器、下工装气路对接孔、直线轴承和限位螺钉组成,所述提升板的顶部四角均嵌入安装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对应的提升板的底部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提升板的顶部通过矩形弹簧安装有下工装安装板,且下工装安装板水平设置,所述下工装安装板顶部嵌入安装有内锥头,所述内锥头的外侧包裹有外锥套,所述内锥头和外锥套的底部均与矩形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工装气路对接孔嵌入安装在矩形弹簧旁边,且位于靠近下工装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下工装安装板顶部两侧对应嵌入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下工装放置平台的顶部通过下工装安装板固定安装有下工装;

所述下工装由球面接触螺钉、第二工装把手、气路回流块、负载气缸、测量接触圆板、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气路接头、上工装定位销套和上工装板组成,所述上工装板的顶部两侧对应设置有上工装定位销套,所述上工装定位销套的两侧位于上工装板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第二工装把手,所述第二工装把手一侧的上工装板的顶部一侧对应设置有两气路接头,所述上工装板的顶部中央竖直环设有七个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且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两两之间的空隙均设置有气路回流块,所述上工装板的底部中央嵌入安装有负载气缸,所述负载气缸的输出端与测量接触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载气缸一侧的框架组件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动控制元件,所述测量接触圆板的底部与位移传感器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方伸转轴和转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下工装板的顶部两侧对应嵌入安装有第一工装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弹簧的数目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对立。

进一步的,所述下工装气路对接孔与下工装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上工装板的顶部一侧对应设置有两球面接触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采用机器测量,测量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不易误判,同时只需切换工装就可实现多几种压缩机检测,通过下工装气路对接孔与气路接头实现了换工装的同时完成了气路的对接,提高了工装的跟换效率,减少了工艺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旋转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旋转装置结构B-B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C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D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工装平面结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工装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工装放置平台结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工装放置平台结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工装放置平台结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工装结构正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工装结构俯视图;

图14是标样结构正视图;

图15是标样结构侧视图;

图中:1、框架组件;2、主轴旋转装置;3、工件压紧装置;4、上工装;5、上工装放置平台;6、下工装放置平台;7、下工装;8、三色塔灯;9、人机界面;10、电箱;11、气动控制元件;12、位移传感器组件;21、第一O型圈;22、第二O型圈;23、方伸转轴;24、轴承座;25、支架座;26、方伸杆;27、六角套;28、缓冲弹簧;29、转接轴;210、轴套;211、光轴;212、弹性销;213、滚珠轴承;214、锁紧螺母;215、伺服电机;216、行星轮减速机;217、联轴器;41、六角头;42、第一工装把手;43、下工装板;44、待测工件;45、平面接触螺钉;46、下工装定位销套;61、下工装安装板;62、内锥头;63、外锥套;64、限位杆;65、提升板;66、矩形弹簧;67、第三O型圈;68、缓冲器;69、下工装气路对接孔;610、直线轴承;611、限位螺钉;71、球面接触螺钉;72、第二工装把手;73、气路回流块;74、负载气缸;75、测量接触圆板;76、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77、气路接头;78、上工装定位销套;79、上工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活塞余隙检测机,包括外框架组件1、主轴旋转装置2、工件压紧装置3、上工装4、上工装放置平台5、下工装放置平台6、下工装7、三色塔灯8、人机界面9、电箱10、气动控制元件11和位移传感器组件12,外框架组件1的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人机界面9,人机界面9的上方设置有三色塔灯8,电箱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框架组件1的另一侧底部,外框架组件1的内部上方竖直嵌入有主轴旋转装置2;

主轴旋转装置2由第一O型圈21、第二O型圈22、方伸转轴23、轴承座24、支架座25、方伸杆26、六角套27、缓冲弹簧28、转接轴29、轴套210、光轴211、弹性销212、滚珠轴承213、锁紧螺母214、伺服电机215、行星轮减速机216和联轴器217组成,伺服电机215的输出轴与行星轮减速机216连接,行星轮减速机216的输出轴贯穿支架座25一侧通过联轴器217与转接轴29固定连接,且联轴器217设置在支架座25的内部,转接轴29的另一端套接固定有方伸转轴23,方伸转轴23和转接轴2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O型圈22,便于连接处的缓冲,方伸转轴23的外侧通过外部套接固定有轴承座24的滚珠轴承213与支架座25连接,方伸转轴23的另一端外侧套接有轴套210,且轴套210通过锁紧螺母214与方伸转轴23固定连接,方伸转轴23的端部嵌入安装有方伸杆26,且方伸杆26和方伸转轴23的连接处嵌设有光轴211,弹性销212的外部绕接有第一O型圈21,方伸杆26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28,方伸杆26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销212与六角套27固定连接,六角套27的端部与工件压紧装置3的顶部焊接固定,工件压紧装置3的下方位于外框架组件1的中间段固定安装有上工装放置平台5,上工装放置平台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工装4;

上工装4由六角头41、第一工装把手42、下工装板43、待测工件44、平面接触螺钉45和下工装定位销套46组成,下工装板43的底部等距离均匀固定安装有三个平面接触螺钉45,上工装4通过平面接触螺钉45与上工装放置平台5连接,下工装板43的顶部均嵌入安装有下工装定位销套46,下工装板43的顶部两侧对应嵌入安装有第一工装把手42,便于安装使用,下工装板43的顶部中央固定安装有待测工件44,待测工件44的顶部竖直焊接固定有六角头41,上工装放置平台5的底部与下工装放置平台6连接固定;

下工装放置平台6由下工装安装板61、内锥头62、外锥套63、限位杆64、提升板65、矩形弹簧66、第三O型圈67、缓冲器68、下工装气路对接孔69、直线轴承610和限位螺钉611组成,提升板65的顶部四角均嵌入安装有缓冲器68,缓冲器68对应的提升板65的底部设置有直线轴承610,提升板65的顶部通过矩形弹簧66安装有下工装安装板61,且下工装安装板61水平设置,下工装安装板61顶部嵌入安装有内锥头62,内锥头62的外侧包裹有外锥套63,内锥头62和外锥套63的底部均与矩形弹簧66的顶部固定连接,矩形弹簧66的数目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对立,便于受力均匀,下工装气路对接孔69嵌入安装在矩形弹簧66旁边,且位于靠近下工装安装板61的一侧,下工装气路对接孔69与下工装安装板6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O型圈67,便于连接处的缓冲,下工装安装板61顶部两侧对应嵌入安装有限位螺钉611,限位螺钉611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有限位杆64,下工装放置平台6的顶部通过下工装安装板61固定安装有下工装7;

下工装7由球面接触螺钉71、第二工装把手72、气路回流块73、负载气缸74、测量接触圆板75、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76、气路接头77、上工装定位销套78和上工装板79组成,上工装板79的顶部两侧对应设置有上工装定位销套78,上工装定位销套78的两侧位于上工装板79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第二工装把手72,第二工装把手72一侧的上工装板79的顶部一侧对应设置有两气路接头77,上工装板79的顶部中央竖直环设有七个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76,且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76两两之间的空隙均设置有气路回流块73,上工装板79的顶部一侧对应设置有两球面接触螺钉71,便于连接使用,上工装板79的底部中央嵌入安装有负载气缸74,负载气缸74的输出端与测量接触圆板75的顶部固定连接,负载气缸74一侧的框架组件1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动控制元件11,测量接触圆板75的底部与位移传感器组件12固定连接;设备开机、切换机种工装需要先标样,人机界面9选择标样工序,人工放入标样,标样样式见图14-15;人工双按钮启动,设备根据指定程序自动完成对位移传感器组件12的标定,取走标样,放入待测工件44、放上六角头41,双按钮启动,工件压紧装置3下压,下工装放置平台6带动下工装7缓慢顶起,下工装7的球面接触螺钉71触碰到上工装4的平面接触螺钉45后矩形弹簧66处于压缩状态,内锥头61与外锥套62脱离,使下工装放置平台6处于一种浮动状态,目的是为了让下工装7上的球面接触螺钉71更好的贴合上工装4的平面接触螺钉45,通过缓冲器65、限位螺钉68、限位杆69可以限制浮动量防止位移传感器组件12超程,以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轴旋转装置2边转动边下压,到位后六角套27自动套入六角头41,带动压缩机主轴旋转,活塞端面接触球面螺钉76通过负载气缸74顶住活塞,转动的同时将压缩机主轴斜盘顶到最大角度,逐一测量每个活塞的与缸体的余隙值,根据预先在人机界面9设定的参数,系统自动检测、自动判定余隙值NG或OK,三色塔灯8根据判定OK或NG亮不同颜色灯给与人工提示;通过下工装气路对接孔67与气路接头77实现了换工装的同时完成了气路的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