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式桩径检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166发布日期:2019-05-17 20:1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收折式桩径检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收折式桩径检测架。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因其具有施工机具简单、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无影响、桩身质量可靠、造价较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施工时,在人工挖孔桩地面定位后,先在地面以桩心为圆心,以桩径加100MM为半径画圆,从而确定开挖孔桩口,并在孔桩口砌150MM左右高,厚为100MM的防水堤,在防水堤上面标注桩的十字轴线,在防水堤内侧面标注桩口标高。然后,人工开始挖掘桩的第一节桩孔(一般一节为1米深),且每挖1米左右支设模板并浇筑一圈混凝土护壁,如此不断下挖,一直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但在护壁浇筑过程中,很难确保每一节护壁的桩径一致,也很难检测桩孔是否达到设定要求深度。

基于上述问题,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4月13日公告了,公告号为107907031的一种人工挖孔桩质量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由水平定位架、中心定位杆、桩孔径检测杆组成的;水平定位架架设在人工挖孔桩的孔口;中心定位杆与人工挖孔桩的中心平行且同轴同心;桩孔径检测杆位于人工挖孔桩的孔内与人工挖孔桩中心线垂直;水平定位架与中心定位杆同心且垂直相交;中心定位杆上端与水平定位架垂直相交且固结,下端与桩孔径检测杆垂直相交且固结。使用时,将定位架水平标尺架在地面的人工挖孔桩的孔口处,使定位架水平标尺中心与桩孔设计中心重叠,然后调整桩孔径限位块,使每组相对的桩孔径限位块外边缘的距离等于桩孔直径加2倍的护壁厚度,最后将桩孔径检测杆从孔口向下移动,当桩孔径检测杆不碰人工挖孔桩孔壁为合格;通过观察桩孔径检测杆的桩孔径限位块与孔壁的距离,确定护壁的位置。该质量控制装置虽然能够检测孔壁孔径,准确控制人工开挖桩成孔施工过程中的中心位移、桩径、桩的同心度、桩孔的垂直度的质量,也能用作质量员的检测工具。但是,该孔径检测杆设计为伸缩的样式,通过拉伸孔径检测杆来适应不同桩径的测量。但是,在拉伸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每根孔径检测杆的拉伸长度一致,进而使测量存在偏差,不够精确。同时,上述检测杆在缩回到最短状态时也是呈水平状态,并凸出于下端的安装盘外,收纳和转运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且容易收纳的收折式桩径检测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收折式桩径检测架,安装在水平定位架下,它包括检测杆安装盘以及分别安装在检测杆安装盘中心和周向位置的连接立杆和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立杆的中部设有一个能够沿其轴向上滑动并定位的活动盘,在连接立杆的顶端设有一个穿过水平定位架中部并呈竖直状的牵引绳;在每根检测杆上端均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和活动盘上的斜撑;通过上下滑动活动盘可调整检测杆的倾斜角度,使检测杆收拢或展开,并能够根据连接立杆上的刻度和检测杆的长度算出检测杆的倾斜角度和所测桩径的大小,同时,可通过下放牵引绳的方式使桩孔检测架在桩孔轴向上移动,在桩孔检测架下放过程中,若检测杆不碰人工挖孔桩孔壁桩孔即合格。这样,通过将检测杆设置为可转动样式,同时增设活动盘和斜撑,并将斜撑两端分别与活动盘和检测杆安装盘可转动地连接,进而,在上下滑动活动盘后即能带动检测杆转动,而每根检测杆以及每根斜撑的长度均相等,从而上下滑动活动盘后每根检测杆的转动角度也相等,而检测杆又绕检测杆安装盘分布,因此,检测杆末端所形成的圆的与检测杆安装盘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进而能够确保检测杆检测时精确度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将水平定位架放置在防水堤上,然后,根据设定的桩径以及检测杆的长度计算出活动盘的安装位置,并将活动盘固定在该位置处,此时,检测杆外端到连接立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桩孔的半径。最后,下放牵引绳,若检测杆与护壁内壁相贴即为合格,若检测杆下放不下,则桩孔过小,若检测杆外端与护壁之间有空隙,则桩孔过大。在桩孔成型后,从第一节护壁处向下放桩孔检测架,若检测杆下放过程平稳、顺畅,则桩孔垂直度好,同时,根据牵引绳下放长度和连接立杆的长度之和即能计算出所测桩孔的深度,通过将测量的桩孔深度与桩孔设定深度对比即能检测桩孔深度是否达标。同理,检测桩孔孔径时,将桩孔检测架下放到待检测位置,然后滑动活动盘,使检测杆转动,在检测杆外端与桩径外壁相抵后,固定活动盘,并根据检测杆长度和活动盘所对应的连接立杆的刻度来计算出检测杆外端到连接立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可算出桩孔的半径和直径,实现检测桩径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连接立杆下端设有标示长度的刻度线,该刻度线的起始位置在连接立杆底端。这样,在根据检测杆长度和预设的桩孔半径,通过勾股定理即能计算出活动盘所需滑动的具体高度。而在连接立杆上所标示的刻度线后,就能够在滑动时一次性滑动到精确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活动盘上设有多个与斜撑一一对应的斜撑安装口,在每个斜撑安装口内均设有一个转轴,在活动盘中部还设有一个用于套设连接立杆的通孔,在活动盘上设有一个与通孔相对应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中空部与通孔和活动盘同轴心,在套筒的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活动盘通过一螺栓顶紧在连接立杆上并定位。这样,活动盘上的安装口和转轴能够使斜撑沿活动盘外沿转动。活动盘上设置的套筒不但能够用于套设连接立杆,在套筒上设置定位孔后,当活动盘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即可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后与连接立杆顶紧,使活动盘固定在该位置上。

进一步的,在每个检测杆的中部均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夹持块,每两个夹持块形成一个夹持槽,所述斜撑的一端置于夹持槽内并通过一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上,另一端置于斜撑安装口内并通过斜撑安装口内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盘上。这样,斜撑的下端可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上,进而在斜撑转动后,带动检测杆转动,实现检测杆角度的调整,以达到适应不同桩径检测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检测杆安装盘外沿设有多个与检测杆一一对应的检测杆安装口,在每个检测杆安装口内均设有一固定栓,所述检测杆的转动端置于检测杆安装口内,并通过固定栓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安装盘上。这样,检测杆即能够绕检测杆安装盘外沿转动,进而实现角度的调整,达到对不同桩径桩孔的检测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定位杆和检测杆均设有三个或四个,且分别沿中心定位盘和检测杆安装盘周向等间距分布。这样,各个水平定位杆和检测杆的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在连接立杆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和固定牵引绳的套圈。这样,套圈可用于固定牵引绳,使牵引绳安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收折式桩径检测架具有如下优点:

1、检测桩径时,根据设定桩径大小,上下滑动活动盘,使检测杆末端到连接立杆中心位置的距离即为设定的桩孔半径,此时,再下放牵引绳,若检测杆在下放过程中与护壁相贴,则桩径合格。该检测方式简单,方便,且精确。

2、向上滑动活动盘,直至不能滑动后,固定活动盘。此时,斜撑和检测杆均呈收折状,收折后体积小,便于转运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桩径检测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实施例中桩孔检测架收折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检测杆安装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活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心定位盘1、穿绳孔11、定位杆安装槽12、转杆13、水平定位杆2、定位卡块3、检测杆安装盘4、检测杆安装口41、固定栓42、检测杆5、连接立杆6、套圈61、活动盘7、斜撑安装口71、转轴72、套筒73、定位孔74、斜撑8、牵引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折式桩径检测架,安装在水平定位架下,并与水平定位架同轴同心,水平定位架包括中心定位盘1和四根周向设置在中心定位盘1上的水平定位杆2,所述水平定位杆2呈十字形等间距分布在中心定位盘1上,在每个水平定位杆2上均套有一个能够在其长度方向上滑动并定位的定位卡块3,所述定位卡块3在使用时紧贴防水堤内壁,所述桩孔检测架包括检测杆安装盘4以及分别安装在检测杆安装盘4中心和周向位置的一根连接立杆6和四根检测杆5,所述检测杆5呈十字形等间距分布在检测杆安装盘4上;所述水平定位杆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中心定位盘1上并能够转动到水平位置后固定在中心定位盘1上,且每根水平定位杆2的转动端到中心定位盘1中心距离相等;在连接立杆6下端设有标示长度的刻度线,该刻度线的起始位置在连接立杆底端,在连接立杆6的顶端设有一根中部贯穿中心定位盘1中心位置并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牵引绳9,在连接立杆6的中部设有一个能够沿其轴向上滑动并定位的活动盘7;在每根检测杆5上端均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5和活动盘7上的斜撑8;通过上下滑动活动盘7可调整检测杆5的倾斜角度,使检测杆5收拢或展开,并能够根据连接立杆6上的刻度和检测杆5的长度算出检测杆5的倾斜角度和所测桩径的大小,同时,可通过下放牵引绳9的方式使桩孔检测架在桩孔轴向上移动,在桩孔检测架下放过程中,若检测杆5不碰人工挖孔桩孔壁桩孔即合格。

上述牵引绳9为静力绳,在连接立杆6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和固定牵引绳9的套圈61。使用时,牵引绳9的一段固定在连接立杆5顶部的套圈61内,另一端贯穿中心定位盘1后由工人握持,通过工人掌握牵引绳9的收放。

如图4所示,在活动盘7上设有多个与斜撑8一一对应的斜撑安装口71,在每个斜撑安装口71内均设有一个转轴72,在活动盘中部还设有一个用于套设连接立杆6的通孔,在活动盘7上设有一个与通孔相对应的套筒73,所述套筒73的中空部与通孔和活动盘7同轴心,在套筒73的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孔74;所述活动盘7通过一螺栓顶紧在连接立杆6上并定位。

如图2所示,在每个检测杆5的中部均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夹持块51,每两个夹持块51形成一个夹持槽,所述斜撑8的一端置于夹持槽内并通过一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5上,另一端置于斜撑安装口71内并通过斜撑安装口71内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盘7上。

如图3所示,在检测杆安装盘4外沿设有多个与检测杆5一一对应的检测杆安装口41,在每个检测杆安装口41内均设有一固定栓42,所述检测杆5的转动端置于检测杆安装口41内,并通过固定栓42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杆安装盘4上。

进一步的,为了减轻检测装置的重量,便于检测人员收放牵引绳。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定位杆2、检测杆5、斜撑8均采用铝制方管制成。同时,为了便于转动,水平定位杆2、检测杆5、斜撑8的转动端均呈圆弧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