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698发布日期:2019-07-31 20:22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用于各种用途的超声波雾化装置,能将盛装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将液体雾化,从而实现雾化功能,在这些雾化装置中,一般都有设置自动控液位检测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检测雾化液体的液位,特别是当液体快要耗尽时,控制超声波换能片停止工作,避免换能片持续高速振动导致干烧损坏,由此可见,雾化装置的低液位控制的精准度是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位控制方式有浮球式和电子电容式。浮球式控制液位有一个缺点就是干簧管是玻璃材质,在生产时容易损坏。而电子电容式是一个五金弹片,检水时有误判现象而造成雾化片干烧等现象,如专利“超声雾化装置的液位感应装置-CN200810218620.7”是将电极板设置在容器的外侧壁上进行检测。因容器底部为水平,若底部有少许水痕迹时,也会检测为有水分,存在一定导致换能片干烧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位检测精准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雾化器的液位感应装置,所述雾化器设有盛液容器,所述液位感应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装置、控制电路和电极,所述电极和雾化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装置安装在盛液容器的底部,所述电极设于盛液容器壁体的外侧,所述盛液容器底部设有雾化槽,所述超声波雾化装置的换能片安装在雾化槽内,所述盛液容器底壁设计成向雾化槽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盛液容器底部设计成向雾化装置一侧倾斜设置,避免了盛液容器底部残留的水分使电极误判导致雾化装置干烧的情况,液位检测精准,使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换能片上端不高于所述雾化槽的上端;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将盛液容器底部的水分完全导引至雾化装置,避免盛液容器底部残留有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容器底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壁,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连接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壁上部形成所述雾化槽;采用这种结构,增所述雾化槽为雾化装置提供一个装配空间,方便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容器整体呈漏斗状;采用这种结构,盛液容器底部导流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电极的设置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所述电极贴附在盛液容器底壁边沿;通过这样设置,便于电极较好地检测底部是否有残留水分,液位检测精准。

第二种方式,所述盛液容器底部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有连通容器底部下表面的安装槽,所述电极设于安装槽内;所述电极呈柱状,所述安装槽与电极相适配,所述安装槽竖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电极装配更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与所述盛液容器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极侧部的卡钩,以及设于安装槽侧部的卡槽,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卡槽内;通过这样设置,电极与安装槽连接稳固,防止电极脱离所述安装槽。

或者,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侧部的卡钩,以及设于电极侧部的卡槽,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容器侧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采用这种结构,控制电路设于盛液容器侧部,减少控制电路与换能片和电极的连接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凸台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所述雾化器设有盛液容器12,所述液位感应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装置2、控制电路3和电极4,所述电极4和雾化装置2与控制电路3电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装置2安装在盛液容器12的底部,所述电极4设于盛液容器12壁体的外侧,所述盛液容器12底部设有雾化槽,所述超声波雾化装置2的换能片 20安装在雾化槽内,所述盛液容器12底壁设计成向雾化槽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位感应装置的工作原理:所述电极4与壳体1之间形成电容的两极,盛液容器12侧壁和被雾化的液体就是电极4与壳体1之间电容的电介质,当被雾化液体的液体在该电容内变化时,液位的变化导致电容量不断变化,而该变化的电容量就可以作为控制电路3检测的参数。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盛液容器12底部向雾化装置 2一侧倾斜设置,将盛液容器12底部引流至雾化装置2,可以精准检测液位情况,避免盛液容器底部残留的水分使电极4误判导致雾化装置干烧的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液位的感应装置,盛液容器12底部设计成向雾化装置2一侧倾斜设置,避免了盛液容器12底部残留的水分使电极4误判导致雾化装置干烧的情况,液位检测精准,使用可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盛液容器12底壁向雾化槽一侧向下倾斜的角度优选为10至60度,使盛液容器12底部液体更快地流向雾化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能片20上端不高于所述雾化槽的上端,所述换能片20优选设于所述雾化槽内;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将盛液容器12底部的水分完全导引至雾化槽内使液体充分雾化,避免盛液容器12底部残留有水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盛液容器12底壁设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优选为圆孔状,安装孔11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壁13,所述连接壁13优选与盛液容器12一体生产,所述雾化装置2与所述连接壁13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为雾化装置2封盖连接壁13底部,所述连接壁13上部形成所述雾化槽,换能片20经连接壁13底部伸入雾化槽内;采用这种结构,所述雾化槽为雾化装置2提供一个装配空间,方便装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11设于盛液容器12底壁中部,所述盛液容器12侧壁呈环状,并且所述盛液容器12整体呈漏斗状;采用这种结构,盛液容器12底部导流效果好,方便生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4贴附在盛液容器12底壁边沿;通过这样设置,便于电极4 较好地检测底部是否有残留水分,液位检测精准。

参见图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盛液容器12底部上表面设有凸台14,所述凸台14内设有连通容器底部下表面的安装槽15,所述电极4设于安装槽15内;所述电极4呈柱状,所述安装槽15与电极4相适配,所述安装槽15竖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使检测电容的电极4伸入盛液容器12的内腔,检测更精准,同时电极4装配更稳固。

作为优选方案(图未示),所述电极4与所述盛液容器12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极4侧部的卡钩,以及设于安装槽15侧部的卡槽,所述卡钩位于电极4侧部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卡槽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卡钩对应卡设在所述卡槽内;通过这样设置,电极4与安装槽15连接稳固,防止电极4脱离所述安装槽15。

或者,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15侧部的卡钩,以及设于电极4侧部的卡槽,所述卡钩位于安装槽15内侧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卡槽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盛液容器12侧部设有安装空间16,所述控制电路3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6内;采用这种结构,控制电路3设于盛液容器12侧部,减少控制电路3与换能片20和电极4的连接距离、结构紧凑。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