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357发布日期:2019-06-12 00: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



背景技术:

在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公路两旁的山体斜坡进行修整,用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爆破飞石、坠物等危害,在修整作业前,需要对斜坡的角度进行测量,以便于后续施工。

当前的角度测量设备大多为电子设备,电子容易容易损坏且价格较高,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缺少简易的角度测量设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方便、读数方便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包括:支撑机构;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滑动机构,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间隔对称设于所述收卷机构的外壁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板体和角度刻度条,且所述板体为扇形;所述板体的内壁开有滑槽,且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板体的外壁分布有角度刻度条;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之间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板和指示针,所述滑板嵌入于两个板体之间,且所述滑板的两侧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嵌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板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指示针,且所述指示针贴合于所述板体的外壁;测量绳,所述测量绳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收卷机构,且所述测量绳贯穿于所述板体内;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与所述测量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盒体、收卷筒以及扭簧,且所述盒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外壁缠绕有所述测量绳,且所述收卷筒与所述盒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所述扭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把手、限位旋钮、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且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垂直设有所述第二支杆,且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设有所述盒体;所述支撑管的表面设有所述把手。

优选的,所述板体为四分之一圆形,且所述板体间隔对称设于所述盒体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限位管,且所述限位管设于所述滑板的表面;所述测量绳贯穿于所述限位管。

优选的,所述测量绳的端部设有卡头,且所述卡头与卡座配合连接;所述卡座设于所述固定钉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角度检测机构的端部与坡体的斜面抵触,且所述测量绳与所述坡体的斜面相互平行。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整体结构简单,没有电子设备,满足户外使用需要;可从收卷机构内拉出测量绳,并将固定钉固定在斜坡顶部,在固定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滑动机构跟随滑动,当调节至测量绳与斜坡平行时,指示针所指示的角度即为测量绳的倾斜角度,也是斜坡的角度,使得斜坡的测量、读数更为方便、准确;将角度检测机构与坡体的底端抵触,使得测量绳的伸出长度即为斜面的长度,从而得到坡体的更多数据,以便工作人员更为充分的了解坡体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角度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收卷机构与角度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钉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收卷机构,11、盒体,12、收卷筒,13、扭簧,2、支撑机构,21、支撑管,22、把手,23、限位旋钮,24、第一支杆,25、第二支杆,3、角度检测机构,31、第一支撑机构,311、板体,3111、滑槽,312、角度刻度条,32、第二支撑机构,33、滑动机构,331、滑板,3311、移动块,332、限位管,333、指示针,4、固定钉,41、卡座,5、坡体,6、测量绳,61、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角度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收卷机构与角度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钉连接结构示意图。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包括:支撑机构2;收卷机构1,所述收卷机构1设于所述支撑机构2的顶端;角度检测机构3,所述角度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机构31、第二支撑机构32以及滑动机构33,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1、第二支撑机构32间隔对称设于所述收卷机构1的外壁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2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1包括板体311和角度刻度条312,且所述板体311为扇形;所述板体311的内壁开有滑槽3111,且所述板体3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所述板体311的外壁分布有角度刻度条31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2之间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机构33;所述滑动机构33包括滑板331和指示针333,所述滑板331嵌入于两个板体311之间,且所述滑板331的两侧设有移动块3311;所述移动块3311滑动嵌入于所述滑槽3111内;所述板体311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指示针333,且所述指示针333贴合于所述板体311的外壁;测量绳6,所述测量绳6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收卷机构1,且所述测量绳6贯穿于所述板体311内;固定钉4,所述固定钉4与所述测量绳6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收卷机构1包括盒体11、收卷筒12以及扭簧13,且所述盒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筒12;所述收卷筒12的外壁缠绕有所述测量绳6,且所述收卷筒12与所述盒体1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所述扭簧13;通过收卷机构1能够对测量绳6进行收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管21、把手22、限位旋钮23、第一支杆24以及第二支杆25,且所述支撑管21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支杆24;所述第一支杆24的端部垂直设有所述第二支杆25,且所述第二支杆25的顶端设有所述盒体11;所述支撑管21的表面设有所述把手22;可手持把手22对设备进行移动和调节,使得测量更为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板体5为四分之一圆形,且所述板体5间隔对称设于所述盒体11的外壁;通过板体5能够作为量角器使用,便于确定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动机构33还包括限位管332,且所述限位管332设于所述滑板331的表面;所述测量绳6贯穿于所述限位管332;通过限位管332能够对测量绳6进行限位导向,使得限位绳6流通更为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测量绳6的端部设有卡头61,且所述卡头61与卡座41配合连接;所述卡座41设于所述固定钉4的侧壁;通过卡合连接的卡头61、卡座41,能够使得固定钉4连接分离更为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角度检测机构3的端部与坡体5的斜面抵触,且所述测量绳6与所述坡体5的斜面相互平行;通过测量绳6与坡体5的平行状态,能够通过测量绳6的倾斜角度确定坡体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测量倾斜角度时,可握住把手22,一人登至坡体5的顶部,然后将固定钉4插入到坡顶,在放置固定钉4时会拉动测量绳6运动,测量绳6离开收卷筒12并带动收卷筒12转动、扭簧13被压缩,测量绳6向外运动并穿过盒体11、板体311以及限位管322,测量绳6会带动滑板331沿着板体311转动,移动块3311沿着滑槽3111运动,在滑板331运动过程中还会带动指示针333跟随运动,指示针333会指向角度刻度条312;在固定钉4放置完毕后,操作人员将板体311与坡体5的斜面贴合,并使得测量绳6与坡体5的斜面平行,此时指示针333所指示的角度刻度条312即为测量绳6的倾斜角度,也是坡体5的倾斜角度;可将角度检测机构3与坡体5的底端抵触,使得测量绳6的伸出长度即为斜面的长度,从而得到坡体5的更多数据,以便工作人员更为充分的了解坡体5状态。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区公路施工用斜坡角度测绘设备,整体结构简单,没有电子设备,满足户外使用需要;可从收卷机构1内拉出测量绳6,并将固定钉4固定在斜坡顶部,在固定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滑动机构33跟随滑动,当调节至测量绳6与斜坡平行时,指示针333所指示的角度即为测量绳6的倾斜角度,也是斜坡的角度,使得斜坡的测量、读数更为方便、准确;将角度检测机构3与坡体5的底端抵触,使得测量绳6的伸出长度即为斜面的长度,从而得到坡体5的更多数据,以便工作人员更为充分的了解坡体5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