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自反力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5832发布日期:2019-08-27 20:1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自反力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自反力加载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主要应用于试样的拉压试验,目前市场上的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的主机结构一般是由四立柱、上加载框架、底座、垂向加载油缸组成。这种结构的上加载框架的高度无法调整,适应性差,无法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试样的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自反力加载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的自反力加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加载框架、下立柱、调整块、底座共同构成系统的自反力框架;下立柱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下立柱内部有过孔,丝杠穿过过孔,下部固定在底座上;上加载框架与下立柱之间通过增减调整块的数量来调整高度。

进一步地,调整高度时,由举升油缸带动上加载框架上下移动,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紧固预紧帽,保证自反力框架的整体刚性。

进一步地,所述自反力框架的配合面都经过机加工,在进行拉力试验时,可以保证调整块、下立柱将压力无间隙的传递到底座上。

进一步地,上加载框架的上平面连接有穿心千斤顶支座,穿心千斤顶固定在穿心千斤顶支座上,通过穿心千斤顶的作用消除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的间隙,实现压力试验时,丝杠与下立柱、调整块共同承担自反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提供全新结构的主机结构:立柱有高度调整块,配合作动器的行程可以实现该试验高度的无级调整;上加载框架在油缸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并且在横梁上部设计了消隙机构,可以消除立柱调整块的间隙,保证在试验中,立柱和丝杠同时承受反力,提高整机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螺母;2、预紧帽;3、上加载框架;4、举升油缸;5、下立柱;6、丝杠; 7、穿心千斤顶;8、穿心千斤顶支座;9、垂向加载油缸;10、调整块;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为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的主机结构,上加载框架3、下立柱5、调整块10、底座11共同构成系统的自反力框架;下立柱5与底座11通过螺栓连接,下立柱5内部有过孔,丝杠6穿过过孔,下部固定在底座11上;上加载框架3与下立柱5之间可以通过增减调整块10的数量来调整高度;调整高度时,由举升油缸4带动上加载框架3上下移动,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紧固预紧帽2,可以保证自反力框架的整体刚性。自反力框架的配合面都经过机加工,在进行拉力试验时,可以保证调整块10、下立柱5将压力无间隙的传递到底座11上;上加载框架3的上平面连接有穿心千斤顶支座8,穿心千斤顶7固定在穿心千斤顶支座8上,通过穿心千斤顶7的作用可以消除丝杠6与固定螺母1之间的间隙,可以实现压力试验时,丝杠6与下立柱5、调整块10共同承担自反拉力。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