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支撑结构、传感器支撑装置及过渡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181发布日期:2019-10-19 03:4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调节支撑结构、传感器支撑装置及过渡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支撑结构、传感器支撑装置及过渡轮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及输送装置的过渡轮通常是固定安装,传感器和过渡轮的位置固定且不可调整,这样造成传感器和过渡轮的安装、定位及加工精度要求高,实施难度大且成本过高。同时不可调整的传感器及过渡轮也影响设备的通用性,大大增加了各设备间的装配难度,例如在输送台设备对接时,由于转接的过渡轮位置固定,导致对两台输送台设备的匹配度要求高,增加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64836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位置的传感器支撑结构,其通过多级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实现传感器的单一方向调整。但是其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同时对传感器的调节方向单一,仅能实现传感器在一个轴线方向上的调节,而传感器在常规工作中,往往需要多自由度的调节,例如在光伏板的加工中,传感器往往需要检测光伏板不同位置的元件,因此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多自由度调整,该公开的支撑结构无法满足。并且该公开的支撑结构仅能用于传感器的调节,功能单一,例如无法对输送台的过渡轮进行支撑调节,使用环境受限。因此需要一种应用广泛、多自由度调节的调节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撑结构使用受限、调节方向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范围广、调节自由度高的调节支撑结构。

同时,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调节装置调节方向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传感器调节自由度高的传感器支撑装置。

再有,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渡轮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对过渡轮进行多自由度调节的过渡轮支撑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板,设有沿y方向调节的第一调节结构;

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垂直固接,其上设有沿z方向调节的第二调节结构;

第三板,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对应配合的第三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三板z方向位置;以及

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板垂直固接,其上设有沿x方向调节的第四调节结构,所述支撑板用以安装待调节物体,通过所述第四调节结构调节所述待调节物体x方向的位置,所述x、y、z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板垂直于所述x方向,所述第二板垂直于所述y方向。

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板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和所述第四调节结构为长直孔。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和所述第三调节结构为长直孔。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三调节结构为长直孔。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和所述第三调节结构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

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在沿所述z方向的投影呈“L”型,所述第三板和所述支撑板在沿所述x方向的投影呈“L”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撑装置,包括:

上述的调节支撑结构;和

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调节所述传感器y方向位置,通过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调节所述传感器z方向位置,通过所述第四调节结构调节所述传感器x方向位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渡轮支撑装置,包括:

上述的调节支撑结构;和

过渡轮,设于所述支撑板上,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调节所述过渡轮y方向位置,通过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调节所述过渡轮z方向位置,通过所述第四调节结构调节所述过渡轮x方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结构,第一板设有沿y方向调节的第一调节结构,第二板与第一板垂直固接,其上设有沿z方向调节的第二调节结构,第三板设有与第二调节结构对应配合的第三调节结构以调节第三板z方向位置,支撑板与第三板垂直固接,其上设有沿x方向调节的第四调节结构,支撑板用于安装待调节物体,通过第四调节结构调节待调节物体x方向的位置x、y、z方向互相垂直。通过第一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以及第四调节结构实现对待调节物体的x、y、z三个方向上的调节,实现对待调节物体的多自由度调节,同时适应于各种待调节物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板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同时便于加工成型,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结构,第一调节结构和第四调节结构为长直孔,第二调节结构和第三调节结构为长直孔。长直孔实现x、y、z方向上的无级调节,满足多种调节需求,调节更加精确。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结构,第二调节结构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第三调节结构为长直孔。第二调节结构设置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在满足无级调节的基础上,相应降低工件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支撑装置,包括调节支撑结构和传感器,传感器设于支撑板上,从而实现传感器x、y、z方向的多自由度无级调节,使得传感器位置调节更加精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渡轮支撑装置,包括调节支撑结构和过渡轮,过渡轮设于支撑板上,从而实现过渡轮x、y、z方向的多自由度无级调节,使得过渡轮器位置调节更加精确,便于与传送台转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板;11-第一调节结构;2-第二板;21-第二调节结构;3-第三板;31-第三调节结构;4-支撑板;41-第四调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结构,用于对待调节装置进行x、y、z方向多自由度的调节,图1至图4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调节支撑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第三板3、以及支撑板4。如图1所示,第一板1与第二板2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呈“L”型结构,第三板3与支撑板4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呈“L”型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1、第二板2、第三板3和支撑板4采用304钢。

在图示方向上,第一板1上开设有沿y方向设置的第一调节结构11,第一调节结构11为腰型的长直孔。第二板2上开设有沿z方向设置的第二调节结构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结构21为沿z轴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的若干通孔。第三板3上开设有与第二板2上通孔对应的长直孔,第二调节结构21可与第三调节结构31通过插接件进行z轴方向的限位,例如可通过螺栓贯穿第二板2的通孔和第三板3长直孔,同时可对第三板3和第二板2进行锁紧。支撑板4上开设有沿x方向的第四调节结构41,第四调节结构41为腰型的长直孔。

腰型的长直孔可与插接在长直孔内的连接件进行配合,连接件可相对于支撑结构在长直孔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实现支撑结构的无级调节。例如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中,连接件为螺栓,螺栓螺杆的径向尺寸与长直孔的宽度适配。第一板1与固定物贴合,螺栓穿过第一调节结构11安装在固定物上,当螺栓拧紧时,第一板1的位置被固定,此时支撑结构在y方向位置固定。当螺栓拧松时,第一板1可在y方向滑动,从而可对支撑结构y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无级调节,直至调节完成后拧紧螺栓进行y向定位。

同理,第四调节结构41与待调节物体也可采用螺栓连接,螺栓螺杆的径向尺寸与支撑板4的长直孔的宽度适配,螺栓穿过第四调节结构41安装在待调节物体上,当螺栓拧紧时,待调节物体与支撑板4位置固定,待调节物体在x方向上位置固定。当螺栓拧松时,待调节物体可在x方向滑动,从而可对待调节物体x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无级调节,直至调节完成后拧紧螺栓进行x向定位。

第二板2与第三板3通过第二调节结构21和第三调节结构31进行配合。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2上通孔沿z轴方向均匀设置四个,在第二板2与第三板3进行定位时,采用两个螺栓贯穿第二板2的通孔和第三板3的长直孔,当螺栓拧紧时,第三板3的z向位置固定,当螺栓拧松时,第三板3可在z轴方向滑动,从而可对待调节物体z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无级调节,直至调节完成后拧紧螺栓进行x向定位。优选地,两个螺栓位于相邻的两个通孔中,使得两个螺栓位置固定时,第三板3的无级调节长度更长。当第三板3调节高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可进一步通过改变两个螺栓与四个通孔配合的位置使得第三板3的无级调节长度增长,例如两个螺栓位于z方向最下方的两个通孔中,当第三板3向上移动的位置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将两个螺栓设于最上方的两个通孔,从而使得第三板3可进一步向上移动。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支撑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支撑结构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支撑结构,第一板1与固定物固定装配,第二板2与第三板3固定装配,支撑板4与待调节物体固定装配,此时待调节物体位于某一固定位置处。当需要对待调节物体进行x、y、z任一、任二或三个方向同时调整时,可通过改变相对应的调节结构,将待调节物体调整至所需位置后进行固定。

上述对本实施方式的支撑结构的结构及原理进行了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可替代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结构21和第三调节结构31均设置为腰型的长直孔,从而无需拆卸螺栓等连接件即可实现调节。

在另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结构21和第三调节结构31均设置为若干间隔的通孔,即支撑结构在z方向上为有级调节,该实施方式中,可降低第二板2和第三板3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

在再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与长直孔配合的连接件可采用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结构,例如采用弹性卡扣结构,当拉动弹性卡扣时,可对相应方向进行调整,当释放弹性卡扣时,卡扣对支撑结构位置进行固定。

在再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的形状和材料可采用任何适于实施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再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一板1和第二板2、以及第三板3与支撑板4之间采用分体连接,例如可采用分体式卡接结构实现第一板1和第二板2固定连接、第三板3和支撑板4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撑装置,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板4上,第一板1安装在机架上,其调节结构及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渡轮支撑装置,过渡轮安装在支撑板4上,第一板1安装在输送台的机架上,其调节结构及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