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066发布日期:2019-09-12 08:5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谱柱装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技术是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化合物的分离技术,而液相色谱装柱系统设备显得尤为重要,制备色谱的核心是色谱柱,而色谱柱的装填,尤其是工业生产规模大直径色谱柱的装填,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制备色谱行业中应用较多的是动态轴向压缩柱(DAC),在使用过程中,色谱柱内的活塞依靠与之相连接的液压油缸始终产生一个相对恒定的压力压缩柱床填料,随时消除洗脱过程中因为填料颗粒相对移动产生的死空间。虽然动态轴向压缩柱使用良好,能够满足很多目标产品的纯化分离要求,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但是目前的装柱系统大多是气源驱动,不仅操作不便安装使用困难,而且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不仅装柱工作稳定较高,而且操作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开设有色谱柱安装腔,所述底座在色谱柱安装腔的顶部固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与色谱柱安装腔相连通的色谱柱装配孔;所述的色谱柱装配孔包括开设在底板上的固定卡槽,活动卡合件与固定卡槽滑动连接;色谱柱通过其上端部嵌套的适配器固定在色谱柱装配孔内;

所述箱体的顶部固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箱体内,其中心线与色谱柱的中心线重合;液压缸能够驱动活塞杆向下运动使其与色谱柱的螺杆接触,通过下压所述螺杆进行色谱柱的下压装柱。

进一步地,所述适配器包括两个对称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半径与色谱柱装配孔半径相适配的色谱柱卡合件、以及其上端设置的色谱柱装配孔卡合件;所述两个卡合结构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另一侧通过搭扣连接;所述两个卡合结构对准后在其内形成与色谱柱柱管直径相适配的装配孔;

所述色谱柱嵌套在装配孔内,装配孔内壁上还设置有与色谱柱上端部柱管上的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色谱柱装配孔卡合件对准后嵌套在色谱柱的上端部,并卡合在底板上,其与柱状结构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板为透明材料,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支撑竖杆。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顶板在靠近箱门一侧嵌设有用于检测箱门是否闭合的第二接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卡合件的端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底板在固定卡槽的两侧设有与卡合部相适配的凹陷结构,其一侧的凹陷结构内嵌设有用于第二检测卡合肩部是否完全嵌设在底板内的第一接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部为锥形结构,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活塞杆与螺杆接触时,其锥形结构嵌设在螺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在箱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还固设有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液压缸电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在液压缸的下压驱动,活塞杆与色谱柱螺杆接触,通过下压螺杆进一步下压色谱柱的活塞系统对色谱柱进行下压装柱,通过液压控制装柱能够提供比气源控制更大的压力,避免了气源控制在气体压力较小时遇到阻力出现的卡顿现象的同事,使得装柱的过程相对匀速,因此装柱工作稳定性较高;其次通过活动卡合件在固定卡槽内滑动连接并嵌设在固定卡槽内与固定卡槽形成色谱柱装配孔、色谱柱通过其上端部嵌套的适配器固定在色谱柱装配孔内,使得色谱柱的装卡更为简单且安全可靠。因此,本实用新型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不仅装柱工作稳定较高,而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与色谱柱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中适配器与色谱柱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中活动卡合件与固定卡槽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色谱柱安装腔、3-液压缸固定箱体、4-顶板、5-连接法兰、6-底板、7- 固定卡槽、8-活动卡合件、9-液压缸、10-活塞杆、11-箱门、12-拉手、13-支撑竖杆、14-第一接触传感器、15-控制按钮、16-脚轮、17-色谱柱、18-螺杆、19-适配器、20-凹槽、21-第二接触传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内开设有色谱柱安装腔2,所述底座1在色谱柱安装腔2的顶部固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板6上开设有与色谱柱安装腔2相连通的色谱柱装配孔;所述的色谱柱装配孔包括开设在底板6上的固定卡槽7,活动卡合件8与固定卡槽7滑动连接;色谱柱17通过其上端部嵌套的适配器19固定在色谱柱装配孔内;

所述箱体3的顶部固设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活塞杆10伸入箱体3内,其中心线与色谱柱17的中心线重合;液压缸9能够驱动活塞杆10向下运动使其与位于箱体3内色谱柱 17的螺杆18接触,通过下压所述螺杆18进行色谱柱17的下压装柱。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色谱柱17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仅是提供一种色谱柱的液压装柱装置,对于色谱柱的具体结构不再做进一步赘述;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所述活动卡合件8靠近固定卡槽7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卡槽7相适配的凹陷结构,当活动卡合件8 嵌设在固定卡槽7内时,其凹陷结构与固定卡槽7形成色谱柱装配孔;本实用新型首先在液压缸的下压驱动,活塞杆与色谱柱螺杆接触,通过下压螺杆进一步下压色谱柱的活塞系统对色谱柱17进行下压装柱,通过液压控制装柱能够提供比气源控制更大的压力,避免了气源控制在气体压力较小时遇到阻力出现的卡顿现象的同事,使得装柱的过程相对匀速,因此装柱工作稳定性较高;其次通过活动卡合件在固定卡槽内滑动连接并嵌设在固定卡槽7内与固定卡槽7 形成色谱柱装配孔、色谱柱17通过其上端部嵌套的适配器19固定在色谱柱装配孔内,使得色谱柱的装卡更为简单且安全可靠。因此,本实用新型色谱柱液压装柱装置,不仅装柱工作稳定较高,而且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所述适配器19包括两个对称的卡合结构,所述每个卡合结构与色谱柱装配孔相适配的色谱柱卡合件、以及其上端设置的色谱柱装配孔卡合件;所述两个卡合结构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另一侧通过搭扣连接,所述铰链和搭扣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在对其做进一步阐述,通过铰链连接和搭扣连接便于适配器和色谱柱的技术装配和拆卸,使得色谱柱的装卡更加简单便捷;所述两个卡合结构对准后其内形成与色谱柱17柱管直径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色谱柱17的上端部嵌套在装配孔内,装配孔内壁上还设置有与色谱柱17上端部柱管上的凸起相匹配的凹槽20。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所述两个色谱柱装配孔卡合件对准后嵌套在色谱柱17的上端部,并卡合在底板6上,使得适配器和色谱柱在底板上相对固定,便于装柱,其与柱状结构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所述箱体3的侧板为透明材料,便于观察箱体3内的工作中情况的同时安全性更高,所述箱体3内设有多个支撑竖杆13,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箱体3的正面铰接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的一侧与箱体铰接,另一侧通过门吸与箱体固定连接,使得装柱过程中安全性更高,所述箱门与箱体的门吸和铰接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在对其作进一步赘述。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活塞杆10的下端部为锥形结构,螺杆18的上端部开设有活塞杆10锥形结构相适配的锥形结构,在液压缸9的下压驱动下,活塞杆10与螺杆18接触时,其锥形结构嵌设在螺杆18内,使得活塞杆10与螺杆18的配合更为牢固,保证下压过程中活塞杆10与螺杆18的中心线始终重合。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液压缸9通过连接法兰5固定在箱体3的顶部;所述连接法兰 5通过螺栓与箱体3螺纹连接,便于液压缸安装和拆卸的同时使其与箱体的连接更为牢固,增强了装柱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还固设有脚轮16,便于装柱装置的移动。

本实施例所述液压装柱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可达20Mpa,由于适配器半圆形柱状结构的半径与色谱柱装配孔半径相适配,保证通过凹槽和色谱柱装配孔卡合件始终保证色谱柱与固定卡槽的相对固定,在此基础上色谱柱的装配孔与色谱柱的管柱直径相适配,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直径规格的色谱柱的装柱,其装柱直径(色谱柱的管柱直径)可覆盖25-100mm,色谱柱的柱管长度可覆盖200-700mm。

实施例2

为了有效避免当装柱装置本身发生故障或者人员误操作时所带来的危害,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所述活动卡合件8的端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底板6在固定卡槽7的两侧设有与卡合部相适配的凹陷结构,其一侧的凹陷结构内嵌设有用于检测卡合部是否完全嵌设在底板6内的第一接触传感器21,当色谱柱完全放置在固定卡槽7内,活动卡合件8 的卡合部完全嵌设在底板6内,即活动卡合件8完全推入固定卡槽7对色谱柱和适配器进行卡合时,使得第一接触传感器21处于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接触传感器21既可以保证色谱柱柱管固定到相对位置,方便装柱过程的操作,又可以避免在装柱过程中,柱管位置松动或变形等引起的人身伤害。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箱体3的顶板4在靠近箱门11一侧嵌设有用于检测箱门11是否闭合的第二接触传感器14,当箱门11闭合时使得第二接触传感器14处于工作状态,在第一接触传感器2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14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在进行装柱工作。通过第二接触传感器14能够有效的避免色谱柱装柱时其他人误操作控制液压缸进行下压对人身造成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2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14均采用型号为 NCB4-12GM40-N0-5M的接触传感器,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触传感器2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14 两道安全防护装置来进行对装柱装置本身发生故障及人员误操作产生的危险动作进行预防,对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有效保护。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装柱装置的控制,参考图1和图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缸9的控制按钮15,所述控制按钮15与液压缸9电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实现对液压缸的控制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在对其加以赘述。本实施例只有在2个接触传感器都工作的情况下才可工作,否则操作按钮使用无效。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