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6975发布日期:2020-01-24 11:5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酸盐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



背景技术:

硅表,又称硅酸根分析仪或者硅酸盐测定仪,是测量水中硅酸盐的一种装置,采用的是稳定的硅钼蓝比色法,是水质监测的设备之一。硅表中一般设置有用于加入试剂的试剂罐和用于试剂反应的反应罐。在使用时,通过活塞泵将试剂罐中的试剂泵入反应罐中反应,用于水中的硅酸根测试。在硅表长期使用中,因管路泄露、活塞泵出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管路中试剂回流,进而引起硅表加药量不足,测量结果偏小,管路长期使用会出现气密性降低等问题,影响药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在出液管和活塞泵之间设置安装有逆止阀的止回管,避免试剂管道内的试剂回流,引起硅表加药量不足,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设置在试剂罐与反应罐之间,包括活塞泵、与试剂罐连通的进液管和与反应罐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活塞泵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活塞泵的出口端连通,用于将试剂罐中的试剂泵入反应罐内。所述试剂管道还包括设置在出液管与活塞泵出口端之间的止回管,所述止回管内设置有逆止阀,用于避免试剂管道内的试剂逆回,引起硅表加药量不足,导致测量结果偏小;进一步的,所述止回管上设置有直径增大的膨大部,所述逆止阀包括安装在膨大部内的堵头,所述堵头的直径小于膨大部的内径且大于止回管的内径,使堵头在试剂回流时可以堵住止回管,阻止试剂回流。

进一步,所述膨大部与止回管通过倾斜的管壁连接,所述堵头为侧壁与倾斜的管壁匹配的梯形台;即所述膨大部与止回管的连接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堵头也为直径逐渐增大的梯形台;使堵头在试剂回流时更好的堵住止回管,试剂管道的气密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逆止阀还包括弹簧和设置在止回管内侧壁上的支架,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支架的一端与堵头靠近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靠近膨大部的止回管内侧壁内,用于安装弹簧。所述弹簧保证了在被活塞泵动力减小、试剂回流时,堵头可以准确的回复到膨大部与止回管的连接处,使其更好阻止试剂回流;同时弹簧还可以促使堵头不至于过于卡紧在膨大部和止回管的连接处,是活塞泵难以冲开堵头。

进一步,所述止回管为开口向下的u型管,所述膨大部设置在u型管的竖直段上。所述止回管与出液管、进液管形成s形设置的试剂管道,节约试剂管道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堵头通过弹簧设置在膨大部的上端;使堵头不易卡死在膨大部与止回管的连接处,同时活塞泵泵入试剂时也无需很大的冲压即可将堵头冲开。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与出液管连通的旁路,所述旁路为竖直设置的压力测试管,用于测试试剂管道内的压力变化,从而测试试剂管道的气密性;所述压力测试管与出液管之间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压力试剂管的开关。

所述压力测试管为透明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压力测试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压力测试管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压力测试管内侧部设置分别有对应透明观察窗上下两端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压力测试管内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之间的浮块,便于查看压力测试管测得的试剂管道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在活塞泵的出口端与出液管之间设置有设有逆止阀的止回管,解决了活塞泵动力不足造成的试剂回流问题,避免了因为试剂回流导致的硅表试剂添加不足、测量结果偏小。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试剂管道气密性的压力测试管;便于官产试剂管道的气密性,避免因为试剂管道气密性不足而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试剂罐,200-反应罐,1-进液管,2-出液管,3-活塞泵,4-止回管,41-逆止阀,411-堵头,412-弹簧,413-支架,42-膨大部,421-倾斜的管壁,5-压力测试管,51-透明观察窗,52-第一环形台阶,53-第二环形台阶,54-浮块,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试剂罐100和反应罐200为市售硅表中的配件,为现有技术,且其结构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不在本实施例中详述。以下实施例中提及的试剂均为液体试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硅表的试剂管路,设置在试剂罐100与反应罐200之间,包括活塞泵3、与试剂罐100连通的进液管1和与反应罐200连通的出液管2;所述进液管1与活塞泵3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液管2与活塞泵3的出口端连通,用于将试剂罐100中的试剂泵入反应罐200内。所述试剂管道还包括设置在出液管2与活塞泵3出口端之间的止回管4,所述止回管4内设置有逆止阀41,用于避免试剂管道内的试剂逆回,引起硅表加药量不足,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所述止回管4竖直设置,且止回管4中的试剂流向为从止回管4的下端向上端流动;所述止回管4上设置有直径增大的膨大部42;所述逆止阀41包括安装在膨大部42内的堵头411,所述堵头411的直径小于膨大部42的内径且大于与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的内径,使堵头411在试剂回流时可以堵住止回管4,阻止试剂回流。

其工作原理为:当活塞泵3未启动时,所述堵头411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膨大部42的下端,盖合在与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的上方。当活塞泵3启动时,活塞泵3从试剂罐100中向止回管4中泵入试剂,试剂从止回管4的下端向上端流动,在试剂的冲压下,止回管4与膨大部42连接处的堵头411被冲开,试剂可以通过堵头411与膨大部42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至出液管2,然后进入反应罐200内。当活塞泵3的动力不足时,试剂回流,堵头411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下落至膨大部42的下端,盖合在与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的上方,达到阻止试剂回流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膨大部42可以为与止回管4连接处直径突然增大的圆柱形,也可以为与止回管4连接处直径逐渐增大的梭形。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膨大部42与止回管4通过倾斜的管壁421连接,所述堵头411为侧壁与倾斜的管壁421匹配的梯形台。所述堵头411的小端不大于与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的内径,所述堵头411的大端小于膨大部42的内径的最大值,使堵头411在堵住止回管4时,增加堵头411侧壁与倾斜管壁的接触面积,提高试剂管道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1实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逆止阀41还包括弹簧412和设置在止回管4内侧壁上的支架413,所述弹簧412一端与支架41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12远离支架413的一端与堵头411靠近支架4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13固定在靠近膨大部42的止回管4内侧壁内,用于安装弹簧412。

所述支架413优选为安装在止回管4内壁上的环形框架,所述弹簧412的一端固定在环形框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回管4竖直设置,当活塞泵3泵入的试剂从止回管4的下端向止回管4的上端流动时,所述堵头411设置在膨大部42的下端;当活塞泵3泵入的试剂从止回管4的上端向止回管4的下端流动时,所述堵头411设置在膨大部42的上端。

当堵头411在膨大部42的下端时,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所述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试剂冲开堵头411时,由于弹簧412的拉力,使堵头411不能远离膨大部42下端,且避免了堵头411在重力和弹簧412的拉力的作用下下落时,发生较大的偏移,影响试剂管道的气密性。

当堵头411在膨大部42的上端时,其工作原理为:当活塞泵3未启动时,所述堵头411在弹簧412拉力的作用下位于膨大部42的上端,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和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的内侧壁接触。当活塞泵3启动时,活塞泵3从试剂罐100中向止回管4中泵入试剂,试剂从止回管4的上端向下端流动,在试剂的冲压下和堵头411重力的作用下,止回管4与堵头411不再接触,使膨大部42与堵头411之间具有试剂流动的间隙,试剂可以通过膨大部42向上流动至出液管2,然后进入反应罐200内。在弹簧412的作用下,堵头411始终保持位于膨大部42的上部。当活塞泵3的动力不足时,试剂回流,堵头411在弹簧412拉力和回流试剂的冲击下回到膨大部42的上端,盖合与膨大部42连接的止回管4,达到阻止试剂回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3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止回管4为开口向下的u型管,所述膨大部42设置在u型管的竖直段上。所述止回管4与出液管2、进液管1形成s形设置的试剂管道,节约试剂管道的安装空间。

所述u型管包括竖直设置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以及连接在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弧形段;所述试剂从第一竖直段的下端进入,然后依次通过弧形段、第二竖直段流出止回管4。所述膨大部42设置在第一竖直段上或第二竖直段上。当膨大部42设置在第一竖直段上时,所述堵头411设置在膨大部42的下端,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工作原理相同;当膨大部42设置在第二竖直段上时,所述堵头411设置在膨大部42的上端,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3中所述的工作原理相同。

优选地,所述堵头411通过弹簧412设置在膨大部42的上端;使堵头411不易卡死在膨大部42与止回管4的连接处,同时活塞泵3泵入试剂时也无需很大的冲压即可将堵头411冲开。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出液管2上设置有与出液管2连通的旁路,所述旁路为竖直设置的压力测试管5,用于测试试剂管道内的压力变化,从而测试试剂管道的气密性;所述压力测试管5与出液管2之间设置有阀门6,用于控制压力试剂管的开关。

所述压力测试管5为透明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压力测试管5上设置有刻度线。

其工作原理为:当试剂管道正常使用时,所述阀门6保持管壁;当需要测试试剂管道的气密性时,打开阀门6,然后通过活塞泵3向试剂管道内泵入试剂,试剂流入压力测试管5内至试剂的液面对应压力测试管5的刻度线,然后关闭活塞泵3,一段时间内,压力测试管5内的液面向下移动在硅表要求的标准范围内则气密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1~4任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压力测试管5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51;所述透明观察窗51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压力测试管5内设置分别有位于透明观察窗51上端和下端的第一环形台阶52和第二环形台阶53,所述压力测试管5内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环形台阶52和第二环形台阶53之间的浮块54,便于查看压力测试管5测得的试剂管道内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5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