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声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435发布日期:2019-09-06 19:57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底声呐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声呐工装,属于声呐领域。



背景技术:

声呐是英文缩写“SONAR”的音译,全称为:声音导航与测距,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它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属于声学定位的范畴。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由于电磁波在水中衰减的速率非常的高,无法做为侦测的讯号来源,以声波探测水面下的人造物体成为运用最广泛的手段

深水钻井平台同时具备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系统(DP)。作业水深在12-100m 范围,使用锚泊定位系统;作业水深100-3000m范围,使用动力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其中动力定位系统靠GPS和声呐双系统共同进行定位,作业时由船底推进器不间断地工作,以保证平台钻台井心和海底钻孔垂直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所以在打井之前需要先将声呐(transponder)吊到海底,再用水下机器人(ROV)将声呐放置在制定位置。一般情况需要使用钻杆将transponder依次放置海底,在钻井水深为1000m的情况下,每次下方和回收都需要2小时,而对于运行的平台时间就是金钱,每小时相当于浪费了20000dollars。之前我们做了个吊篮,可以将6个声呐一起放在吊篮内,再用钻杆系着吊篮一起下到海底。

虽然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声呐和吊篮在下水过程中易脱落,导致声呐的使用效果不佳,且由于重力的作用,声呐下水和回收时运动不稳定,为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海底声呐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海底声呐工装,可以有效解决声呐和吊篮在下水过程中易脱落,导致声呐的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声呐工装,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长臂和短臂,且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交替设置,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钻杆接头,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的端部均连接有与声呐连接的固定部件,所述连接柱靠近其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长臂的端部和所述短臂的端部均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的数量均为五个,且各个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轴向依次间隔交错排列。

进一步而言,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均为H型钢。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挂耳,所述挂耳的中部开设有挂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形。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筋靠近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豁口。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各个所述加强筋依次间隔排列在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豁口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连接柱、长臂和短臂等相关结构,多个长臂和短臂的配合,工装可以一次对多个声呐进行下水和收回,大大的减少了劳动力,且长臂和端部的长度不同,水下机器人可以更方便的安装声呐,水下机器人需根据工装的长短,先将长臂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然后再将短臂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同时,加强筋和圆弧形豁口的设置,减小了连接柱对长臂和短臂的支撑应力,使得声呐下水和回收更加稳定,可广泛推广和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声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声呐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1、连接柱;2、长臂;3、短臂;4、钻杆接头;5、固定部件;6、加强筋;7、挂耳;8、挂孔;9、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海底声呐工装,包括连接柱1,连接柱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长臂2和短臂3,且长臂2和短臂3交替设置,长臂2和短臂3 均为H型钢,长臂2和短臂3的数量均为五个,且各个长臂2和短臂3轴向依次间隔交错排列,连接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钻杆接头4,长臂2和短臂3的端部均连接有与声呐连接的固定部件5,连接柱1靠近其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加强筋6呈三角形,加强筋6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各个加强筋依次间隔排列在连接柱1的外表面,多个加强筋6的设置,使得声呐下水和回收更加稳定,效果更好,长臂2的端部和短臂3的端部均与加强筋6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部件5包括挂耳7,挂耳7的中部开设有挂孔8,声呐通过挂耳7和挂孔8的作用,声呐挂在长臂2和短臂3的端部,钻杆接头4带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下水,当声呐到达指定位置时,长臂2和短臂3的设置,便于水下机器人安装声呐,水下机器人需根据工装的长短,先将长臂2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然后再将短臂3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这样,多个长臂2和短臂3的设置,便能一次能够对多个声呐进行下水和回收,加强筋6靠近连接柱1的底部开设有豁口9,且豁口9呈圆弧形,加强筋6和圆弧形豁口9的设置,同时,加强筋6和圆弧形豁口9的设置,使得声呐在进行下水和回收时,连接柱1对长臂2和短臂3的支撑应力减小,使得声呐在下水和回收时更加稳定,且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可广泛推广和生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柱1、长臂2和短臂3等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声呐通过挂耳7和挂孔8的作用,声呐挂在长臂2和短臂3的端部,钻杆接头4带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下水,当声呐到达指定位置时,长臂2 和短臂3的设置,便于水下机器人安装声呐,水下机器人需根据工装的长短,先将长臂2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然后再将短臂3的声呐放置指定位置,这样,多个长臂2和短臂3的设置,便能一次能够对多个声呐进行下水和回收,同时,加强筋6和圆弧形豁口9的设置,使得声呐在进行下水和回收时,连接柱1对长臂 2和短臂3的支撑应力减小,使得声呐在下水和回收时更加稳定,且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可广泛推广和生产。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