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0266发布日期:2019-12-06 2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感器元件(2),具有:固体电解质体(3),筒状的筒部(31)的前端部被曲面状的底部(32)封闭,具有离子传导性;检测电极(4b),设置于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外侧面(301),暴露于检测气体(g)中;以及基准电极(4a),设置于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侧面(302),暴露于基准气体(a)中;以及

加热器(5),前端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进行加热的发热部(521),以所述前端部的前端(501)与所述底部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侧;

所述基准电极,具有:

内侧检测部(41),在所述基准电极的最前端侧(l1)处的与所述发热部对置的位置上被设置于以所述筒部的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周向(c)的整周;

内侧连接部(43),在所述基准电极的最基端侧(l2)的位置上被设置于所述周向的整周或一部分,与内侧端子件(71)连接;以及

内侧导体部(42),在将所述内侧检测部和所述内侧连接部相连的位置上被设置于所述周向的一部分,与所述内侧连接部相比,所述周向上的形成范围较窄;

所述内侧导体部的所述周向上的形成范围随着从所述内侧检测部朝向所述内侧连接部而阶段性地缩小或者呈锥状地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检测部,与所述筒部的内侧面的前端侧的位置的整周以及所述底部的内侧面的整体相连续地设置;

所述加热器的所述前端部的前端,与所述底部的内侧面处的所述内侧检测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侧面整体的表面积设为s1、并将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侧面整体中形成有所述基准电极的表面积设为s2时,

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侧面整体,被削减了所述基准电极的表面积的比例(s1-s2)/s1具有0.3≤(s1-s2)/s1≤0.7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导体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极的平均膜厚在0.4~1.6μ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传感器被配置在从内燃机排放的排放气体所流通的排气管中,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以所述排放气体为所述检测气体,检测隔着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而在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判定所述内燃机的空燃比是处于与理论空燃比相比燃料相对于空气的比例较多的富燃料侧,还是处于与理论空燃比相比燃料相对于空气的比例较少的贫燃料侧;

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在将所述理论空燃比为14.5时的用向所述内燃机供给的空气质量除以燃料完全燃烧在理论上所需的最少空气质量而得到的值即空气过剩率λ设为1.00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动势来检测空气过剩率λ为0.97~1.00的范围内的空燃比。


技术总结
一种气体传感器,具备:具备有底筒状的固体电解质体(3)、检测电极(4B)和基准电极(4A)的传感器元件(2);以及用于对固体电解质体(3)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基准电极(4A)具有:在基准电极(4A)的最前端侧(L1)的位置的周向(C)的整周设置的内侧检测部(41);在基准电极(4A)的最基端侧(L2)的位置的周向(C)的整周设置的内侧连接部(43);以及在将内侧检测部(41)和内侧连接部(43)相连的位置的周向(C)的一部分设置的内侧导体部(42)。内侧导体部(42)的周向(C)上的形成范围随着从内侧检测部(41)朝向内侧连接部(43)而阶段性地缩小。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电装
技术研发日:2018.04.16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