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锑铋的白烟灰中铅量的准确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01117发布日期:2019-04-03 04:5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白烟灰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含锑铋的白烟灰中铅量的准确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多个标准可以测定矿石中的铅量。例如gb/t7739.5-2007《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五部分:铅量的测定》,gb/t20899.5-2007《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五部分:铅量的测定》,ys/t445.7-2001《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铅量的测定》。但这些方法中均未涉及锑铋的掩蔽或消除。

因此,须寻求一种合适的分析方法,使含锑铋的白烟灰彻底溶解,且需消除锑铋的干扰,可准确的测定含锑铋的白烟灰中的铅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锑铋的白烟灰中铅量的准确测定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

(1)称取0.27~0.30g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3~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3~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水80ml,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10ml,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4~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5.40~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若样品中碳含量较高,于产生三氧化硫白烟时,反复滴加少量硝硫混酸(1+1)加热至黑色消失。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稀硫酸洗液(2+98)的配制方法为:将10ml硫酸缓慢加入490ml水中,搅拌均匀。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0~6.0,配制方法:将375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5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2500ml,混匀。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二甲酚橙指示剂具体配制方法:将0.5g二甲酚橙溶于100ml水中。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步骤如下:

1)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7.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三天后标定;

na2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移取三份20.00ml浓度为4mg/ml的铅标准溶液,分别置于400ml锥形烧杯中,加50ml水、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氨水(1+1)中和至微红色,加5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计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0—铅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v1—移取铅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滴定时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测定值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其极差值不大于4×10-5mol/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滴定铋的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将所述步骤(5)中标定的na2edta标准溶液稀释5倍。

本发明使用氟化铵固体、硝酸、硫酸和氢溴酸溶解试样,在硫酸介质中铅形成硫酸铅沉淀,过滤,与大多数共存元素分离。硫酸铅沉淀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用硝酸调节ph值为1.40~1.60时,以二甲酚橙溶液为指示剂,在此ph范围内,用na2edta滴定溶液络合滴定可除去铋,且不和铅发生络合反应,再用氨水调节ph值为5.40~5.60,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铅的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氢溴酸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除去样品中的砷硒锑的干扰;

(2)调节ph,铋的干扰可在ph为1.40~1.60预先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除;

(3)分析流程短,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包括下列步骤:

(1)称取0.27g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3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3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水80ml,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10ml,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4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5.4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实施例2

包括下列步骤:

(1)称取0.29g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3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4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4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水80ml,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10ml,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5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5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5.5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实施例3

包括下列步骤:

(1)称取0.30g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水80ml,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10ml,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本发明实施例1~3中,所述步骤(1)中,若样品中碳含量较高,于产生三氧化硫白烟时,反复滴加少量硝硫混酸(1+1)加热至黑色消失。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稀硫酸洗液(2+98)的配制方法为:将10ml硫酸缓慢加入490ml水中,搅拌均匀。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0~6.0,配制方法:将375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5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2500ml,混匀。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二甲酚橙指示剂具体配制方法:将0.5g二甲酚橙溶于100ml水中。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步骤如下:

1)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7.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三天后标定;

na2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移取三份20.00ml浓度为4mg/ml的铅标准溶液,分别置于400ml锥形烧杯中,加50ml水、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氨水(1+1)中和至微红色,加5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计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0—铅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v1—移取铅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滴定时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测定值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其极差值不大于4×10-5mol/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

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滴定铋的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将所述步骤(5)中标定的na2edta标准溶液稀释5倍。

下边通过具体实验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对某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0.3000g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数分钟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80ml水,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无水乙醇,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约为5.5),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5.40~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计算得到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中铅含量为11.94%。

实验例2

对某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0.3000g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数分钟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80ml水,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无水乙醇,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5),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5.40~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计算得到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中铅含量为13.80%。

实验例3

对某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0.3000g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数分钟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80ml水,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无水乙醇,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5),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5.40~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计算得到该未知含锑铋矿石样品中铅含量为20.03%。

实验例4

对实验例1中含铅量为11.94%的含锑铋矿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0.3000g该含铅量为11.94%的含锑铋矿石样品,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30.0mg铅,加入0.5g氟化铵,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硫酸、5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数分钟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

(2)加入5ml氢溴酸,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重复加入5ml氢溴酸,再次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白烟并保持2~3分钟,驱除氢溴酸,取下冷却;

(3)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80ml水,加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无水乙醇,放置1h以上;

(4)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稀硫酸洗液(2+98)洗涤烧杯2次、沉淀6次,再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1次,将滤纸展开,连同沉淀一起移入原烧杯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5),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摇动使沉淀溶解,取下冷却,加入0.2g抗坏血酸;

(5)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1.40~1.60,用ph计测量,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稀的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5.40~5.60,用ph计测量,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然后再用na2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式中:

c——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试料溶液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铅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计算得到该含铅量为11.94%的含锑铋矿石样品(加标30.0mg铅后)中铅含量为21.96%;

所以加标回收率为1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验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