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及电缆导通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6696发布日期:2019-05-22 03:1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及电缆导通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源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缆导通测试的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缆自动测试系统中,现有的技术是将被测电缆通过转接电缆转接之后与测试设备相连,考虑到飞机上测试节点分散,且各区域测试节点数量各不相同,有的测试点位于机翼、机尾等末端位置,或检测节点数过少。现有的线缆测试系统被测电缆两端都需要用转接电缆连接,如果被测电缆的两端距离较远,会导致转接电缆使用起来非常笨重、杂乱。为减少转换单元,也避免使用过长的转接电缆,采用终端模块来代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及电缆导通测试方法;本模块将传统的两端测试转化为单端测试,解决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中使用大量的中间转换单元以及工艺转接电缆的问题,优化电缆测试方式,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包括连接器、双向导通电路和防护罩;所述连接器设置于防护罩的开口端,所述双向导通电路设置于防护罩内部,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若干管脚,所述管脚一端用于连接待测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双向导通电路。

进一步,所述双向导通电路包括电阻和电子二极管;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后的一个公共端与连接器上的一个管脚连接;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后的另一个公共端与连接器上的另一个管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防护罩上的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用于存储识别信息。

进一步,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与防护罩内腔匹配。

进一步,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热缩管。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外部设置有金属护罩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来进行的电缆导通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被测电缆的针数并连接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

在被测电缆另一端相对应的针脚施加一个测试信号;

分别获取通过测试回路的双向电流信号;

通过双向电流信号进行回路导通判定。

进一步,所述被测电缆与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的连接,具体如下:

判断被测电缆的针数;

当被测电缆针脚的针数为偶数时,针脚按顺序两两分组之后,与所述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中的双向导通电路的两端相连;

当被测电缆针脚的针数为奇数时,首先将针脚按顺序两两分组之后,然后选择最后的三个针脚构成一组,将所述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中的双向导通电路的两端相连,再将两个串联的双向导通电路依次与最后的三个针脚构成一组的三个接线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测试信号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正向加电:对同一组电缆的b1端加正电,获取通过测试回路的正向电流信号;

反向加电:对同一组电缆的a1端加正电,获取通过测试回路的反向电流信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缆导通测试的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包括连接器、rfid芯片、电阻和电子二极管、金属防护罩。终端模块在金属防护罩的开口端设置与被测电缆相匹配的连接器,金属防护套内部主要由无源元件组成,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之后构成双向导通电路,每组双向导通电路的两个端点与所述连接器部件对应的针脚连接;对电缆进行检测时,将该终端模块与电缆一端连接,通过在电缆另一端相对应的针脚施加一个测试信号来判断电缆的导通性能。

因此,该终端模块将两端测试转化为单端测试,优化了测试系统,所以测试点数减少一半,测试效率提高了50%,同时降低了对测试系统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将飞机上测试节点分散、测试点数较少的部位,比如机翼、机尾等末端位置,采用终端模块,无需转接电缆对接,减少长电缆的使用,也减少了测试系统的准备时间,提高测试效率。因终端模块内部电阻和电子二极管采用并联的方式,可对测试电缆导通方向进行选择,满足机上部分特殊电缆有导通方向要求的测试情况。因终端模块个数较多,使用之后容易遗漏在机上,通过嵌入rfid芯片进行识别,能够精确判断每一个终端模块是否收回。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线缆测试原理图。

图2为奇数测试点的终端模块测试原理图。

图3为偶数测试点的终端模块测试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模块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模块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模块的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模块的工作原理图。

1-专用连接器;2-rfid芯片;3-电阻;4-二极管;5-绝缘热缩管;6-金属防护罩;7-导热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包括连接器、双向导通电路和防护罩;以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rfid识别器,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防护罩的开口端,所述双向导通电路设置于防护罩内部,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若干管脚,所述管脚一端用于连接待测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双向导通电路。所述双向导通电路包括电阻和电子二极管;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后的一个公共端与连接器上的一个管脚连接;所述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后的另一个公共端与连接器上的另一个管脚连接。双向导通电路可以实现对被测电缆的导通测试,还可以根据测得的电阻值大小,判断被测电缆的导通方向。

如图4所示,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与防护罩内腔匹配。所述双向导通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热缩管,所述绝缘热缩管;所述防护罩外部设置有金属护罩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是一种专用连接器,具体的,应用在航空领域时,采用航空专用连接器,在专用连接器尾部的接触件与终端模块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焊接装配,在焊接处需灌导热胶层、套绝缘热缩管,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构成双向导通电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尾部接触件焊接。

模块上镶嵌的一块rfid芯片制成的rfid识别器或rfid识别标签,用于终端模块的存储识别,配合与rfid芯片匹配的装置可以实现快速查找,有效避免终端模块的丢失。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块可以制成奇数针数和偶数针数的终端模块,其中,奇数针数的终端模块中设置三个针数为一组的测试模式,这三个针数的三个接线端分别与两个串联的双向导通电路连接;其中的一个针脚与两个串联的双向导通电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串接双向导通电路,该串接双向导通电路设置有三个接线端,分别是两个端点以及公共连接点,这三个连接点可以与针脚活动连接,如通过针管的方式与针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进一步地陈述利用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来测试电缆的具体过程:

判断被测电缆的针数并连接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具体如下:

当被测电缆针脚的针数为偶数时,针脚按顺序两两分组之后,与所述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中的双向导通电路的两端相连;

当被测电缆针脚的针数为奇数时,首先将针脚按顺序两两分组之后,然后选择最后的三个针脚构成一组,将所述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中的双向导通电路的两端相连,再将两个串联的双向导通电路依次与最后的三个针脚构成一组的三个接线端连接;

在被测电缆另一端相对应的针脚施加一个测试信号来判断电缆的导通性能,具体如下:

正向加电:对同一组电缆的b1端加正电,获取通过测试回路的正向电流信号;

反向加电:对同一组电缆的a1端加正电,获取通过测试回路的反向电流信号;

通过正向电流信号和反向电流信号进行回路导通判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被测电缆的一端连接器针孔数,确定终端模块内部二极管和电阻模块的数量,当针孔数为奇数时,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针孔数为偶数时,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

终端模块为无源电子设备,其在电缆检测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7,具体如下:

1正向加电:对b1端加正电,理论电流流向为b1-b2-b-d-a-a2-a1,即b1、a1导通。

2反向加电:对a1端加正电,理论电流流向为a1-a2-a-r-b-b2-b1,即a1、b1导通。

通过正反向加电均可判定整个回路导通的正确性。

正向加电,因内部二极管正向导通,与电阻构成并联,并联电阻值较小,远远小于r。反向加电,因内部二极管反向截止,此时电阻值为r。

通过电阻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整个回路的电流方向,从而实现对电流方向的选择,满足机上部分特殊电缆有导通方向要求的测试情况。

可根据实际机上环境,选择操作空间比较大的一端作为测试端,例如将电子设备集中的驾驶舱、货舱作为测试端,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较分散部位连接终端模块,作为执行端。通过使用终端模块,可以将测试节点数减半,简化了测试系统。只需在测试端使用很短的转接电缆便可实现测试,便于操作,使整个测试过程变得简单、有序,避免测试过程杂乱。

具体的判定表如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