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0481发布日期:2019-05-17 21:00阅读:2174来源:国知局
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免疫层析试纸为胶体金,乳胶,或荧光。但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没有化学发光法有优势。

目前常见的化学发光则主要是湿法则在试管中溶液反应,其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也不太适合单人份操作;

层析试纸为胶体金标记或荧光标记,其检测时需要额外给予一定的光源,胶体金为可见光,荧光为激发光。这些光都是通过led灯发出,容易出现灯与灯之间的差异,继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使其在反应后自行发光,无需额外光源,且集合了免疫层析试纸便利性,又兼备了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抗干扰的优势,提高了诊断试剂盒的灵敏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保护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包括:带外壳的层析试纸以及与层析试纸配套使用的加液管,加液管内装有用于滴加至试纸上后反应并化学发光显色的溶液。

本发明第二方面保护所述第一方面层析试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样品滴加至层析试纸上,当样品为阳性时,检测线上会生成复合物;

s2、按压加液管,使得加液管内的溶液混合后滴入层析试纸的样品垫上,并向吸样垫方向移动,当与检测线上的复合物反应后发光;

s3、将步骤s2发光的层析试纸放入荧光检测系统的暗盒内,再开启电源开关,计时器开始计时,通过光电倍增管收集检测线上的光,并通过cpu电路板的控制,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抗原的含量。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其优点是:

1、本发明层析试纸的结构设计集合了免疫层析试纸的便利性,又兼具有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抗干扰的优势;

2、本发明中试纸与加液管的配合使用,可即时了解发光情况,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操作简单、成本低;

3、本发明中通过化学试剂方法进行发光检测,配合发光倍增管、计时器等,可自动读取试纸上的光强,并了解光强度与检测物质的浓度关系,可对待测样本进行定量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外壳内部设置层析试纸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滴样后的试纸进行发光检测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检测结构的电路连接图;

其中:

外壳1、加样孔11、检测视窗12、吸样垫视窗13;

层析试纸2、样品垫21、硝酸纤维素膜22、吸样垫23、底板24;

加液管3、按压端31、滴液端32、储液腔33、刺针34;

电源开关4、计时器5、光电倍增管6、cpu电路板7、显示屏8。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包括:带外壳1的层析试纸2以及与层析试纸2配套使用的加液管3,加液管3内装有用于滴加至试纸上后反应并化学发光显色的溶液。

优选地,所述加液管3中的溶液为两种或以上的显色反应试剂;

所述加液管3的上下端部分别为按压端31和滴液端32,所述按压端31和滴液端32之间布置有多个独立储存显色反应试剂的储液腔33,所述按压端31的内面布置有刺针34,用于一次性同时刺破多个所述储液腔33及滴液端32,并可快速混合;

所述加液管3的主体为圆柱形,主体下端部渐缩成倒锥形为滴液端32,所述加液管3内的多个储液腔33沿轴向切面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外壳1包括依次开设的加样孔11、检测视窗12、吸样垫视窗13,加样孔11与层析试纸2上的样品垫21对应,检测视窗12与层析试纸2上硝酸纤维素膜22包被的检测线、质控线对应,吸样垫视窗13与层析试纸2上的吸样垫23对应,用于观察样本是否到达吸样垫23,当待测液通过加样孔11滴入层析试纸2上反应完成后,通过加液管3向加样孔11下的样品垫21上滴加发光显色溶液,使得检测线、质控线显色。

进一步地,滴液端32孔径与加样孔11大小吻合。

加液管3为软质材料,便于挤压。

进一步地,层析试纸2上的样品垫21、硝酸纤维素膜22、吸样垫23依次搭接,且硝酸纤维素膜22两端分别与样品垫21、吸样垫23搭接的长度均为1~2cm;

样品垫21、硝酸纤维素膜22、吸样垫23均粘接于底板24上,且底板24为pvc不干胶背衬板。层析试纸2卡固与外壳1内部。

样品垫21上喷涂有吖啶酯或发光催化用酶标记的抗体1(或抗原);且样品垫21为玻璃纤维膜;

硝酸纤维素膜22上的检测线、质控线上分别划有抗体2、二抗。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层析试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样品滴加至层析试纸2上,当样品为阳性时,检测线上会生成复合物;

s2、按压加液管3,使得加液管3内的溶液混合后滴入层析试纸2的样品垫21上,并向吸样垫23方向移动,当与检测线上的复合物反应后发光;

s3、将步骤s2发光的层析试纸放入荧光检测系统的暗盒内,再开启电源开关4,计时器5开始计时,通过光电倍增管6收集检测线上的光,并通过cpu电路板7的控制,显示屏8显示相关信息,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抗原的含量。

光电倍增管6、cpu电路板7设置于暗盒内;

优选地,步骤s1中,当样品垫21上喷涂有吖啶酯标记的抗体1,硝酸纤维素膜22的检测线上包被抗体2,当样本为阳性时,硝酸纤维素膜22的检测线上生成固定的抗体1-抗原样本-吖啶酯标记抗体1的复合物;步骤s2中,加液管3的两个储液腔33内分别储存的是100μl~1000μl的50mm氢氧化钠溶液、100μl0.9%过氧化氢;

优选地,步骤s1中,当样品垫21上喷涂有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硝酸纤维素膜22的检测线上包被抗体2,当样本为阳性时,硝酸纤维素膜22的检测线上生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步骤s2中,加液管3的一个储液腔33储存的是amppd(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酰氧基)苯-1,2-二氧杂环丁烷)发光剂缓冲液,碱性磷酸酶使amppd脱去磷酸根基团而发光;

优选地,步骤s1中,当样品垫21上喷涂有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hrp)标记抗体复合物;步骤s2中,加液管3的三个储液腔33内分别储存的是鲁米诺发光剂、h2o2、发光增强剂;

进一步地,发光增强剂优选为对碘苯酚。

cpu电路板7上设置时间信息,计时器5进行计时,同时显示屏8直观地显示相关时间信息,当时间到达后,电源开关4进行对应的开或闭,控制光电倍增管6进入工作状态或停止工作;当到达设定反应时间后,加入显色溶液,会自动读取反应后的检测线、质控线光强,该光强度与检测物质的浓度相关。

光电倍增管6的工作原理是光电效应,是在光电效应的基础上再利用二次子倍增现象而制成的。

电源开关4、计时器5、光电倍增管6、cpu电路板7、显示屏8构成检测试纸上光线强度的检测结构,其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赘述。例如,将发光后的试纸进行检测,以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抗原的含量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