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定竹类植物盐害等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9552发布日期:2019-04-13 00:23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类植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判定竹类植物盐害等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是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是影响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我国现有盐渍土面积约为2.7×107hm2,几乎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在东部沿海一带、东北和西北内陆等地域均有分布。开发和利用如此大面积的盐碱地,不仅有助于增加我国农业可利用土地资源,缓解我国农业用地短缺矛盾,也可以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色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

竹类植物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观赏价值。竹类植物具有生长迅速、自我繁殖能力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地下茎相互盘结,是防风固沙的理想植被,也是滨海地区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合竹子的生长。然而,该地区受海洋的持续影响比较大,海岸线长,土壤多为风积沙土与潮积沙土,结构差,保水性差,肥力低,含盐量高,并受海风影响,空气中有较高的盐分,对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及农林业的生产与发展。竹类为非盐生植物,对土壤盐分敏感,在土壤盐分较高的地区,竹类的受害情况首先直观地表现在叶片形态的变化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竹类叶片发生焦枯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病害如盐害等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缺钾引起的生理病症状,必须加以正确区分。病害首先发生于叶尖,然后随病情的加重,靠近叶尖的叶缘出现褐色的坏死斑,坏死斑慢慢增多,最后连成一片,在叶缘形成一“v”形的枯焦斑。枯焦斑逐渐向叶片其它部分扩散,最终导致叶片的死亡和脱落。病症首先发生于枝条基部的叶片,随病症的加重而逐渐向枝条上部的叶片蔓延。从远处看树叶好象被火烧焦,所以有人称之为“叶焦病”。此病与由缺钾引起的生理病症状非常相似,但前者叶片坏死部分与正常部分的界限明显,且未坏死部分完全正常,而后者叶片坏死部分与正常部分的界限不明显,且未坏死部分往往呈黄绿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判定竹类植物盐害等级的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在圃地将竹苗埋鞭装盆,塑料盆装营养土,用水浇灌,待竹子全部成活后,移至棚内,选用盆栽竹子为试验材料;

在步骤1)中,所述圃地可采用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一致的圃地;所述塑料盆可采用330cm×270cm的塑料盆,每塑料盆可装营养土4.5kg,所述营养土按质量比可采用田园土70%、河沙10%、木屑15%、钙镁磷肥2%、腐熟生物肥3%混合拌匀后过筛获得,ph为6.5~7.5;所述用水浇灌可采用ph为7.0自来水浇灌;所述移至棚内可移至光照条件一致的玻璃大棚内;所述盆栽竹子可采用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竹鞭繁殖的盆栽竹子。

2)土壤盐化处理梯度的要求如下:设置6个盐度水平,3个重复,6个盐度水平分别记为ck、s1、s2、s3、s4、s5,所述ck为自来水,s1为0.1%nacl水溶液;s2为0.3%nacl水溶液,s3为0.5%nacl水溶液,s4为0.7%nacl水溶液,s5为1.0%nacl水溶液;

3)土壤盐化处理时间如下:盆栽竹栽培过程中,每隔3~5天浇nacl水溶液,保持每种处理的土壤盐分浓度,试验竹子至叶子出现大部分叶尖、叶缘变黄时停止盐处理;

在步骤3)中,所述每隔3~5天视盆土干湿情况,以浇透盆土为准,浇nacl水溶液。

4)取样分析,确定耐盐等级。

在步骤4)中,所述取样分析,确定耐盐等级可选取受盐害竹类植物中部至少30片叶片,实测后取平均值统计竹类植物的叶片焦枯比值,确定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所述叶片焦枯包括叶尖、叶缘焦黄或枯死,所述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可参见表1。

表1

注:叶片全叶指的是叶片从叶尖至叶柄顶部。

本发明针对以竹类叶片受盐害的形态变化(叶片焦枯比值大小)来判定竹类植物盐害等级,可为滨海地区或盐碱地等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或选用耐盐竹类植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发明能较准确地判定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为滨海地区或盐碱地等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或选用耐盐竹类植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发明解决了以往判别竹类植物盐害程度大小主要依据定性标准,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的缺陷。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竹类植物叶片焦枯比值大小,并将其量化用来判定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本发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简单可操作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以本发明判别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高低更加科学和客观。以往判别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主要依据感性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而本发明根据竹类植物受盐害后叶片的焦枯比值大小来确定其盐害等级,即符合实际,也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本发明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简便易行。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可直接按本发明测定分析受盐害竹类植物叶片的焦枯比值,从而快速判定其盐害等级,结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指导竹农进行耐盐竹种的选择,或对受盐害的竹类植物及时采取去盐害处理,操作简便可靠易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在圃地将竹苗埋鞭装盆,塑料盆装营养土,用水浇灌,待竹子全部成活后,移至棚内,选用盆栽竹子为试验材料;所述圃地可采用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一致的圃地;所述塑料盆采用330cm×270cm的塑料盆,每塑料盆装营养土4.5kg,所述营养土按质量百分比采用田园土70%、河沙10%、木屑15%、钙镁磷肥2%、腐熟生物肥3%混合拌匀后过筛获得,ph为6.5~7.5;所述用水浇灌采用ph为7.0自来水浇灌;所述移至棚内可移至光照条件一致的玻璃大棚内;所述盆栽竹子采用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竹鞭繁殖的盆栽竹子。

2)土壤盐化处理梯度的要求如下:设置6个盐度水平,3个重复,6个盐度水平分别记为ck、s1、s2、s3、s4、s5,所述ck为自来水,s1为0.1%nacl水溶液;s2为0.3%nacl水溶液,s3为0.5%nacl水溶液,s4为0.7%nacl水溶液,s5为1.0%nacl水溶液;

3)土壤盐化处理时间如下:盆栽竹栽培过程中,每隔3~5天浇nacl水溶液,保持每种处理的土壤盐分浓度,试验竹子至叶子出现大部分叶尖、叶缘变黄时停止盐处理;所述每隔3~5天视盆土干湿情况,以浇透盆土为准,浇nacl水溶液。

4)取样分析,确定耐盐等级,可选取受盐害竹类植物中部至少30片叶片,实测后取平均值统计竹类植物的叶片焦枯比值,确定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所述叶片焦枯包括叶尖、叶缘焦黄或枯死,所述竹类植物的盐害等级参见表1。

表1

注:叶片全叶指的是叶片从叶尖至叶柄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