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2613发布日期:2019-04-12 23:5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剖面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摄影测量领域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通过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视角同步采集影像,获取到丰富的建筑物顶面及侧视的高分辨率纹理。它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情况,高精度地获取物方纹理信息,还可通过先进的定位、融合及建模等技术,生成真实的三维城市模型。该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应急指挥、国土安全、城市管理及房产税收等行业。

传统的正射摄影只能垂直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单一的给定路线垂直面的数据,使得对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较为片面,不能够提供较为有利的数据,不能够直观的了解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为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通过所述无人机将所述图像设备运送至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的图像设备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

步骤二:通过对所述图像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对所述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

步骤三:所述图像设备对拍摄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获得倾斜摄影数据,同时对倾斜摄影数据进行存储及传输至剖面分析仪;

步骤四:所述剖面分析仪接收所述倾斜摄影数据并进行处理;

步骤五:所述剖面分析仪对处理后的倾斜摄影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并进行展示;

步骤六:通过所述模型剖面分析图像观察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总结出该给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

其中,可行性评估影响因素包括目标地理位置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绝对与相对高度、地质构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与侵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分别控制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在所述第一预设平面、第二预设平面、第三预设平面、第四预设平面与第五预设平面内转动,完成步骤二所述图像设备角度调整,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三相机竖直向下进行拍摄。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设备的内部连接有信息搜寻模块与无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剖面分析仪的内部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模型图像生成单元与显示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与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模型图像生成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信息搜寻模块用于对拍摄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发送,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对倾斜摄影数据的接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所述模型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对分析后的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模型剖面分析图像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设备与剖面分析仪内置有电源模块,带能源模块用于提供必要的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摄影数据包括对第一预设平面、第二预设平面、第三预设平面、第四预设平面与第五预设平面进行拍摄所采集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搜寻模块内置有数据区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区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区分单元用于对不同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传统的正射影像只能垂直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单一的给定路线垂直面的数据,而倾斜摄影则通过一个垂直,四个倾斜共五个不同的视角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给定路线垂直面数据的同时还能获取到其余四个倾斜面的数据,为给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参考,使得评估更为精准。

(2)在对倾斜摄影数据处理中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与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实现无人机与剖面分析仪之间的无线对接,从而实现倾斜摄影数据的无线传输,通过设置数据区分单元可对五个不同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防止不同的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出现交叉,其中模型图像生成单元能够对分析后的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并进行展示,便于直观的了解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标定物剖面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通过所述无人机将所述图像设备运送至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步骤二:通过对所述图像设备进行角度调整,对所述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

步骤三:所述图像设备对拍摄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获得倾斜摄影数据,同时对倾斜摄影数据进行存储及传输至剖面分析仪;

步骤四:所述剖面分析仪接收所述倾斜摄影数据并进行处理;

步骤五:所述剖面分析仪对处理后的倾斜摄影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并进行展示;

步骤六:通过所述模型剖面分析图像观察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总结出该给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所述的图像设备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分别控制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在所述第一预设平面、第二预设平面、第三预设平面、第四预设平面与第五预设平面内转动,完成步骤二所述图像设备角度调整,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三相机竖直向下进行拍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图像设备的内部连接有信息搜寻模块与无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剖面分析仪的内部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模型图像生成单元与显示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与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模型图像生成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信息搜寻模块用于对拍摄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发送,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对倾斜摄影数据的接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所述模型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对分析后的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模型剖面分析图像进行展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六所述的可行性评估影响因素包括目标地理位置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绝对与相对高度、地质构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与侵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图像设备与剖面分析仪内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必要的电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倾斜摄影数据包括对第一预设平面、第二预设平面、第三预设平面、第四预设平面与第五预设平面进行拍摄所采集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息搜寻模块内置有数据区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区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区分单元用于对不同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分别控制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在所述第一预设平面、第二预设平面、第三预设平面、第四预设平面与第五预设平面内转动,完成图像设备角度的调整,接着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与第五相机分别对不同预设平面进行拍摄,倾斜摄影通过一个垂直,四个倾斜共五个不同的视角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给定路线垂直面数据的同时还能获取到其余四个倾斜面的数据,为给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参考,使得评估更为精准,其中信息搜寻模块能够很好的对拍摄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数据区分单元能够很好的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防止不同的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出现交叉,数据存储模块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接着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对数据进行传输,无线信号接收单元能够很好的接收到该信号,从而实现无人机与剖面分析仪之间的无线对接,并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之后通过模型图像生成单元将倾斜摄影数据以模型剖面分析图像的形式通过显示模块进行展示,便于直观的了解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传统的正射影像只能垂直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单一的给定路线垂直面的数据,而倾斜摄影则通过一个垂直,四个倾斜共五个不同的视角对目标地理位置进行拍摄,得到给定路线垂直面数据的同时还能获取到其余四个倾斜面的数据,为给定路线上搭建建筑物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参考,使得评估更为精准;在对倾斜摄影数据处理中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单元与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实现无人机与剖面分析仪之间的无线对接,从而实现倾斜摄影数据的无线传输,通过设置数据区分单元可对五个不同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防止不同的预设平面所采集的数据出现交叉,其中模型图像生成单元能够对分析后的数据生成模型剖面分析图像并进行展示,便于直观的了解给定路线上地形的高程分布起伏情况。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