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531发布日期:2019-04-12 23:57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垃圾处理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垃圾处理一般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在垃圾填埋场中,为了掌握各阶段垃圾堆体的降解情况、掌握垃圾堆体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垂直变化,以及及时发现垃圾堆体在降解过程中的水平、垂直变化对堆体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及填埋气中的不同气体含量及变化,同时防止在垃圾堆体上设置监测设施破坏已经覆盖好的hdpe膜,造成污水外溢和清水进入垃圾堆体。

基于环保的标准,对垃圾填埋堆体表面的覆盖标准要求非常高,相关规范也明确要求必须对垃圾堆体进行膜覆盖且要达到密封效果。在垃圾填埋堆体表面采用hdpe膜覆盖后,还需要对膜下的垃圾堆体进行沉降位移、填埋气的监测,传统的监测方式是在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垃圾堆体上植入多个监测桩,多个监测桩形成监测体系,再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全站仪)对桩顶的坐标及标高进行监测,掌握不同阶段的坐标、标高变化数据,通过数据对比来分析沉降位移情况。这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这种方式必须将监测桩穿过覆盖膜,覆盖膜与监测桩直接形成缝隙,随着监测桩的数量增加,覆盖膜被破坏的情况越发严重,覆盖膜与监测桩之间遗留的孔洞,会造成更多的雨水进入垃圾填埋堆体,大量增加污水的产生量,更多的填埋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而影响周围的坏境,同时膜下的污水会有溢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破坏覆盖膜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桩、监测盒和棱镜杆,所述监测桩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垃圾填埋堆体内且位于覆盖膜下方,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垃圾填埋堆体的表面相平齐,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磁吸组件,所述监测盒位于所述覆盖膜上方,且内部活动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棱镜杆位于所述监测盒的上方且正对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以进行垃圾填埋堆体的沉降位移监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磁铁块和第一钢珠,所述磁铁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钢珠安装于所述磁铁块上且突出所述磁铁块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钢珠的直径为14~18mm。

所述磁铁块呈圆饼状,所述第一钢珠位于所述磁铁块的中心位置。

所述磁铁块的直径为50~80mm,厚度为3~5mm。

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球形的第二钢珠,所述第二钢珠放置于所述监测盒内。

所述第二钢珠的直径为14~18mm。

所述监测盒为透明塑料盒。

所述安装座为混凝土预制块。

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长宽高尺寸为15cm*15cm*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将监测桩预埋在需要监测的垃圾堆体中,监测桩埋设完成后记录其坐标位置,将覆盖膜覆盖在垃圾表面,在监测时将监测盒放置在底部有监测桩的覆盖膜上,因为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相互磁吸,监测盒内的第二磁吸组件与埋设在膜下的监测桩会呈垂直状态(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随后利用棱镜杆底部中心对准监测盒的第二磁吸组件即可实施沉降位移监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无需在每次监测时破坏覆盖膜,避免对膜的重复修补。

本发明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相比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更精确,且可以在不破坏覆盖膜的条件下实施监测工作,设施更环保、更耐用,更适合在垃圾填埋场使用。另外采用无损方式安装监测设施,后期不需要对设施进行维护,监测相关的工作不会对现有其它设施造成影响,而且埋设在垃圾覆盖膜的下方,也不容易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监测桩;101、安装座;102、第一磁吸组件;1021、磁铁块;1022、第一钢珠;2、监测盒;201、第二磁吸组件;3、棱镜杆;4、覆盖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桩1、监测盒2和棱镜杆3,监测桩1包括安装座101,安装座101安装于垃圾填埋堆体内且位于覆盖膜4下方,安装座101的上表面与垃圾填埋堆体的表面相平齐,安装座10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磁吸组件102,监测盒2位于覆盖膜4上方,且内部活动设有与第一磁吸组件102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组件201;棱镜杆3位于监测盒2的上方且正对于第二磁吸组件201以进行垃圾填埋堆体的沉降位移监测。本发明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将监测桩1预埋在需要监测的垃圾堆体中,监测桩1埋设完成后记录其坐标位置,将覆盖膜4覆盖在垃圾表面,在监测时将监测盒2放置在底部有监测桩1的覆盖膜4上,因为第一磁吸组件102与第二磁吸组件201相互磁吸,监测盒2内的第二磁吸组件201与埋设在膜下的监测桩1会呈垂直状态(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随后利用棱镜杆3底部中心对准监测盒2的第二磁吸组件201即可实施沉降位移监测(棱镜杆3的具体测量工作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无需在每次监测时破坏覆盖膜4,避免对膜的重复修补。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1为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的长宽高尺寸为15cm*15cm*15cm;第一磁吸组件102包括磁铁块1021和第一钢珠1022,磁铁块1021安装于安装座101的上表面,第一钢珠1022安装于磁铁块1021上且突出磁铁块1021的上表面。具体地,第一钢珠1022的直径为14~18mm,磁铁块1021呈圆饼状,直径为50~80mm,厚度为3~5mm,第一钢珠1022位于磁铁块1021的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磁吸组件201包括球形的第二钢珠,直径为14~18mm,第二钢珠放置于监测盒2内。其中监测盒2为透明塑料盒,便于对第二钢珠进行监测。

监测过程如下:首先准备好15cm*15cm*15cm混凝土试模、直径14-18mm球形钢珠、直径50-80mm饼型强磁铁块1021(厚4cm)、3-5mm厚透明塑料板,在混凝土试模内浇筑11cm厚c30混凝土,然后在混凝土试模内居中放置饼型强磁铁块1021,在饼型强磁铁块1021中心放置一颗球形钢珠(即第一钢珠1022,因为磁力效果不会掉落),再继续在混凝土试模内浇筑c30混凝土至试模内充满为止,将混凝土表面抹平静置待强度提升以后拆除试模形成监测桩1。将成型的监测桩1预埋在需要监测的垃圾堆体中,监测桩1顶面与垃圾表面齐平。监测桩1埋设完成后记录其坐标位置随后可将垃圾表面进行膜覆盖;然后采用透明塑料板制作成盒状,盒内放置一颗球形钢珠(即第二钢珠)制作成监测盒2;每一次监测时将监测盒2放置在底部有监测桩1的膜上,因为强磁的吸附效果,监测盒2内自由滚动的钢珠与埋设在膜下的监测桩1的钢珠会呈垂直状态,随后利用测量棱镜杆3底部中心对准监测盒2内的球形钢珠即可实施沉降位移监测。

本发明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位移监测装置,相比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更精确,且可以在不破坏覆盖膜4的条件下实施监测工作,设施更环保、更耐用,更适合在垃圾填埋场使用。另外采用无损方式安装监测设施,后期不需要对设施进行维护,监测相关的工作不会对现有其它设施造成影响,因为埋设在垃圾覆盖膜4的下方,也不容易被破坏。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