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快速定性筛查的动物性新型地沟油三参数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9849发布日期:2019-06-11 22:06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适合快速定性筛查的动物性新型地沟油三参数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仪器主要涉及新型地沟油检测仪,具体涉及适合快速定性筛查的动物性新型地沟油三参数检测仪。



背景技术:

新型地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食用油脂,经常食用对人体心脑血管造成巨大伤害,地沟油在收集过程中会混入洗涤剂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亲油又亲水的中等毒性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新型地沟油在地下与水泥壁(含有as、pb、cd等微量元素)、地下的污水、废旧的铁桶、水果及蔬菜等腐败物、生活的垃圾、多种细菌毒素等接触,逐渐会发生水解、氧化、缩合、聚合、色泽变深等一系列变化,产生过氧化物、多环芳烃类物质、低分子分解产物(如酵、酮等)等。

新型地沟油盛装容器一般使用非食用型塑料,在阳光照射下,其有毒的低聚物、单体、增塑剂、高分子化合物和重金属会溶入油脂中,严重危害人体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变质的残渣,含有大量霉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霉菌毒素二次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镰刀霉菌毒素等生物毒素,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who/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目前,新型地沟油成分定量检测技术主要有红外光谱法、色谱法、同位素对比法、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可定量检测油样品中外源物质的含量,但是上述仪器价格非常昂贵,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国内论文方面:

韩志华.《便携式水电导率仪的研究设计》.吉林大学.2010。

吴然.《基于ad5933的水电导率测试仪》.沈阳工业大学.2010。

吴郡.《地沟油甲酯生产生物航空煤油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8。

王华各.《地沟油预处理及一步加氢制航空煤油实验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8。

苏林(donasouliyathai).《地沟油及其生物柴油在工业炉窑内的燃烧特性及其模拟分析》.云南师范大学.2018。

于慧梅.《餐饮废油制备脂肪酸类捕收剂的工艺、表征及浮选性能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大学.2018。

范卉.《基于多光谱技术与光学层析方法的地沟油特征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8。

石亚新.《基于动物源基因分析的地沟油检测技术研究》.西安工业大学.2017。

王华各.《地沟油检测方法优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王丽.《地沟油及其生物柴油在工业炉窑内的燃烧特性及其模拟分析》.邵阳学院.2015。

王同珍.《食用油脂肪酸图谱的建立及其在地沟油检测中的应用》.昆明理工大学.2018。

田其立.《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地沟油识别以及光学特性分析》.广东工业大学.2015。

王介妮.《地沟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的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

叶沁.《基于ftir技术的食用油掺假分析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5。

王晓乐.《基于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快速检测地沟油的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2015。

杜伟钊.《用于鉴别地沟油的大豆油基体标准物质和橄榄油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北京化工大学.2015。

汪荣荣.《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动态光散射技术的地沟油检测研究》.重庆大学.2013。

王攀.《地沟油检测光谱仪的研究与设计》.武汉轻工大学.2013。

石晶.《基于拉曼散射光谱的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长春理工大学.2014。

王永卫.《基于介电谱技术的地沟油检测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2。

李志兴.《多激励下掺劣食用油电光特性检测技术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3。

张少敏.《地沟油综合利用》.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杨沛.《基于dsp数字锁定放大器的双通道地沟油检测法》.沈阳工业大学.2013。

李诗言.《餐饮废弃油脂的检测分析和鉴定方法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12。

朱锐.《食用油掺地沟油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0。

黄芳.《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沟油中的金属离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

吴振鹏;赵鑫超;翦英红.《餐余地沟油脱胶条件的优化研究》.《中国油脂》.2018。

谢婷艺.《光谱技术在地沟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食品安全导刊》.2018。

胡晓慧;王磊;姚帅;肖兵.《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地沟油识别方法》.《测控技术》.2017。

翦英红;范宁伟;辛丙靖;魏薇;王红.《餐余地沟油综合利用前处理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宋家玉;陈金东;刘文杰;周景洋;姜大峰.《油脂脂肪酸指纹库构建及在食用油脂地沟油类别鉴别中应用》.《中国公共卫生》.2017。

史圣达;陈凤英;刘兴伟;刘明萱;刘凯倩.《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电子制作》.2017。

林超.《地沟油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监管中的运用》.《食品安全导刊》.2017。

张培强;张进;樊智楠;王宾;童小凡.《二阶导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植物油和地沟油》.《中国油脂》.2017。

陈丽花;郝德兰;朱楚楚;荣玉芝;李彬.《地沟油的分析鉴别方法研究》.《食品工业》.2017。

张高歧;陶先坤;王琛;赵春涛;谭文英.《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用脱色剂和催化剂的选择》.《广州化工》.2017。

彭元怀;卢美莹;李海雁.《脂肪酶水解地沟油制备脂肪酸的研究》.《粮食与油脂》.2017。

杨晓琴;黄元波;郑云武;刘灿;艾晓露.《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地沟油合成绿色增塑剂的研究》.《中国油脂》.2017。

胡欣宇.《基于电导率法的地沟油含量测定》.《物联网技术》.2017。

张慧;毛润乾;郑基焕;罗旭东.《地沟油高光谱透射检测分析》.《粮食与油脂》.2017。

刘宏华;吴海云;商友山;陈文江.《压电生物传感器快速鉴别地沟油研究》.《农技服务》.2017。

宋崇富;田志美;杨海城;夏娟;刘芯.《基于电导率测定的地沟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广州化工》.2017。

吴春英;白鹭;谷风;魏薇.《测定地沟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苯并芘》.《食品工业》.2017。

季晓锋;陈花蕊.《胶体金在地沟油快速检测中的创新应用》.《化学教育》.2016。

胡瑞斌;曹可众;权彦;路哲;李尚泽.《地沟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及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宋崇富;王杰;田志美;黄德乾;徐华杰.《用酸价测定法鉴别地沟油和食用油》.《宿州学院学报》.2016。

刘海龙.《地沟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山东化工》.2016。

陈明惠;范云平;李昊;郑刚.《荧光寿命分析法在地沟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16。

王飞艳;于修烛;吕曼曼;李亚品;韩凌霜.《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定性与半定量分析》.《食品科学》.2011。

朱锐;任杰;王暑;杨晓京.《基于电导率的食用掺伪油快速检测仪研究》.《食品工业》.2009。

曾一凡;杨沛.《基于数字锁定放大器的双通道地沟油检测法》.《食品科技》.2013。

曹昌年.《液体电导率微弱变化的测量系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

国内专利方面:

世本(天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熊欢欢;杨蛟云;胡春萍;沈旺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地沟油加热釜》,专利申请号201820150548,授权公告号cn207313558u。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李光煌;罗辉;杜丽娟;覃国秘;钟志威;陈阳;洪瑞乾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电子鼻检测地沟油的装置》,专利申请号201721150540,授权公告号cn207366488u。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冯学敏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地沟油现场检测装置》,专利申请号201721098887,授权公告号cn207379969u。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伟明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计算机用数字化地沟油检测显示装置》,专利申请号201720552171,授权公告号cn206710411u。

南昌航空大学的史圣达;陈凤英;刘凯倩;刘兴伟;刘明萱;杨志豪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地沟油检测仪》,专利申请号201720409285,授权公告号cn206696222u。

扬州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谢钟林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脂分批除杂计量和水杂分离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328026,申请公布号cn109161446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袁辉;龙泽荣;鹿毅;李漫江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用植物油中掺杂地沟油的测定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095362,申请公布号cn108872449a。

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匡彬;刘响响;张传永;丁晓明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的环保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967212,申请公布号cn109207268a。

山西公大智检科技有限公司的任飞;冯斌;刘庆华;刘斌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地沟油中辣椒碱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865376,申请公布号cn108982862a。

安徽理工大学的陶玉仑;曹朕宇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聚苯胺芯片检测精炼地沟油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829535,申请公布号cn109187706a。

嵊州市诺米克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梁峥嵘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便携的地沟油提取装置》,专利申请号201810792285,申请公布号cn108865443a。

苏州净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李荣伟;王忠勇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地沟油含油率精确定量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647943,申请公布号cn109115650a。

张俊霞;王泽华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地沟油和动物脂肪制备燃料油的装置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588949,申请公布号cn108774552a。

山东农业大学的陆盘芳;张校;刘言录;张民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沟油合成的高分子缓释肥》,专利申请号201810555964,申请公布号cn108821846a。

海南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的王永兴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水分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498397,申请公布号cn108760562a。

阜阳市长海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刘伟业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多功能地沟油净化炼油机》,专利申请号201810498369,申请公布号cn109055017a。

深圳市朗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范永清;陈建湘;杨友强;袁艺东;苏跃华;李帅;王思阳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筛分机》,专利申请号201820773820,申请公布号cn208406287u。

宁波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少雄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地沟油提取物的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118392,申请公布号cn108277118a。

南通金利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的王鹏飞;戴媛莹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沟油处理的精馏塔》,专利申请号201810113721,申请公布号cn108192729a。

世本(天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杨蛟云;熊欢欢;沈旺;胡春萍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固液分离装置》,专利申请号201820154986,申请公布号cn207307381u。

刘音希;赵丽萍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除臭降解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1275655,申请公布号cn108042970a。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的陆裕峰;廖晓聪;司丹丹;高用贵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地沟油的方法和系统》,专利申请号201711047420,申请公布号cn107777819a。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李光煌;罗辉;杜丽娟;朱鹏惠;刘波;李耀军;韩仲亮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地沟油的装置及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808763,申请公布号cn107831134a。

周茗皓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if技术的地沟油检测系统》,专利申请号201710804242,申请公布号cn107449763a。

大连海事大学的于迎涛;李杰;张璐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地沟油低量掺混食用油的高效无损鉴别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317526,申请公布号cn107091827a。

吉林大学的徐抒平;徐蔚青;刘治刚;耿乙迦;赵冰;刘向源;孙丹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拉曼光谱技术鉴定地沟油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332843,申请公布号cn107144558a。

浙江正明检测有限公司的马艳;徐晓阳;黄玲;姚晓萍;吴博文;吴市学;唐文华;许卫剑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食用调和油中掺杂地沟油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250870,申请公布号cn107014802a。

徐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076164,申请公布号cn106753810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龙泽荣;鹿毅;刘莉;赵建勇;王利涛;赵亮;董树清;李辉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流动注射光度法鉴别地沟油的装置及其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004312,申请公布号cn106680525a。

德国专利方面:

archerdanielsmidlandco申请了德国专利《biodieselproductionprocessesandbiodieselproducedtherefrom》(专利号au002006330770a1)。

dingecadsa,ar申请了德国专利《plantaquimicamodularecologicaparalaobtenciondebiodieselysubproductosapartirdeproductosagricolasoleaginosos,procesamientodelosmismosybiodieselysubproductos》(专利号ar000000054690a1)。

univestadualdecampinasunicamp,br申请了德国专利《microrreator,usodomicrorreator,processomicrofluídicodesíntesedebiodieselebiodieselassimobtido》(专利号br102016028508a2)。

fundacaoassisgurgacz,br申请了德国专利《aditivonaturalantioxidanteabasedesaburá,paraousoembiodieselebiodieselcontendoaditivonaturaldesaburá》(专利号br102013009606a2)。

univestadualdaparaiba,br申请了德国专利《processoparaclassificaodebiodieseleinstrumentoparaclassificalodebiodiesel》(专利号br000pi1104468a2)。

mineracaocurimbabaltda,br申请了德国专利《processoparaobtenodebiodieselapartirdeàleose/ougordurasvegetaise/ougordurasanimais,virgensouusadosebiodieselassimobtido》(专利号br000pi1005000a2)。

biodieseldeandalucia2004sa,es申请了德国专利《procedimentoparaobtenhodebiodieselapartirdeóleosvegetaisdegraudeacidezvariávelemsistemacontìnuoecombustìvelbiodieselobtido》(专利号br000pi0707162a2)。

sakamotoakira,jp;sugiokatetuo,jp申请了德国专利《sistemademotormovidoabiodieselemétododeoperaodemotormovidoabiodiesel》(专利号br000pi0706612a2)。

indianoilcorpltd,in申请了德国专利《processoparaproduzirumbiodiesel,e,biodiesel》(专利号br000pi0500790a)。

chevronoroniteco,us;chevronoronitetechbv,nl申请了德国专利《lubricatingoilcompositionscomprisingabiodieselfuelandamannichcondensationproduct》(专利号ca000003031693a1)。

日本专利方面: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专利号jp,2018-145218,a)。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申请了日本专利《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の中へのバイオディーゼルの注入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专利号jp,2017-096257,a)。

jfe環境株式会社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装置》(专利号jp,2017-088779,a)。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申请了日本专利《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の中へのバイオディーゼルの注入の制御》(专利号jp,2017-078417,a)。

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バイオディーゼル製造装置》(专利号,2017-014319,a)。

ハンツマンペトロケミカルエルエルシー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に基づくアルキル化芳香族化合物から誘導された表面活性剤》(专利号jp,2016-216488,a)。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6-017094,a)。

株式会社立花マテリアル他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油の蒸留精製装置》(专利号jp,2015-203068,a)。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申请了日本专利《高品質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5/056767,a1)。

ペトロレオブラジレイロソシエダアノニマ-ペトロブラス他申请了日本专利《メチルバイオディーゼルからバイオ潤滑剤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当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バイオ潤滑剤》(专利号jp,2015-059176,a)。

国立大学法人鹿児島大学申请了日本专利《グリセリンを副生しない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5-013951,a)。

学校法人同志社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製造用触媒組成物、当該触媒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当該触媒組成物を用いた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方法に使用される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製造用装置》(专利号jp,2012-161733,a)。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申请了日本专利《エステル交換触媒及び該触媒を用いた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4/115356,a1)。

学校法人中部大学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4-122317,a)。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容器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专利号jp,2014-058597,a)。

国立大学法人福島大学申请了日本专利《バイオ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製造方法》(专利号jp,2014-027908,a)。

美国专利方面:

almholdingcompany(onalaska,wi)和ergonasphalt&emulsions,inc.(jackson,ms)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emulsioncomprisingalecithin-basedemulsifierforcleaningbituminouscoatedequipment》(专利号10,202,564)。

fordmotorcompanybrasilltda(saobernardodocampo,br)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resistantpvc/nbrrubbercomposition》(专利号10,166,863)。

thelubrizolcorporation(wickliffe,oh)申请了美国专利《coupledphenolsforuseinbiodieselengines》(专利号10,113,132)。

institutomexicanodelpetroleo(mexicocity,mx)申请了美国专利《useofheterogeneousacidcatalystsbasedonmixedmetalsaltstoproducebiodiesel》(专利号10,065,915)。

korea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seoul,kr)申请了美国专利《transformedsynechococcuselongatushavingcapabilityofproducingbiodieselfromcarbondioxideandmethodforproducingbiodieselusingthesame》(专利号10,036,046)。

auburnuniversity(auburn,al)申请了美国专利《treatedbiodieselglycerin》(专利号10,034,475)。

ecolabusainc.(st.paul,mn)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basedemulsiondefoamerandmethodformakingthesame》(专利号10,005,007)。

exxonmobilresearchandengineeringcompany(annandale,nj)申请了美国专利《hydroprocessingofbiodieselfuelsandblends》(专利号10,000,712)。

seachangegroupllc(brunswick,me)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glycerolemulsionfuelmixtures》(专利号9,976,096)。

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taipei,tw)申请了美国专利《methodsforproducingbiodieselbyrecombinantlipase》(专利号9,970,035)。

renewableenergygroup,inc.(ames,ia)申请了美国专利《methodsanddevicesforproducingbiodieselandproductsobtainedtherefrom》(专利号9,957,464)。

genuinebio-fuel,inc.(indiantown,fl)申请了美国专利《methodandsystemforproductionofbiodieselutilizingultrasonicshearmixingtoreducetheamountofenergyneededby45to50%andeliminatetheuseofwater》(专利号9,944,871)。

xtrudxtechnologies,inc.(seattle,wa)申请了美国专利《productionofbiodieselfromoilsandfatsviasupercriticalwater》(专利号9,932,532)。

kansaichemicalengineeringco.,ltd.(hyogo,jp)和bio-energycorporation(hyogo,jp)申请了美国专利《continuousproductionofbiodieselfuelbyenzymaticmethod》(专利号9,879,291)。

consiglionazionaledellericerche(rome,it)申请了美国专利《one-potprocessfortheproductionofbiodieselandglycerolethermixturesusefulasbiofuels》(专利号9,873,843)。

huntsmanpetrochemicalllc(thewoodlands,tx)申请了美国专利《surfaceactiveagentsderivedfrombiodiesel-basedalkylatedaromaticcompounds》(专利号9,873,664)。

argentenergy(uk)limited(london,gb)argentenergylimited(london,gb)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compositionandrelatedprocessandproducts》(专利号9,868,918)。

thompson;jeffery(cookeville,tn),cooper;johnk.(chattanooga,tn),oyanader;marioa.(cookeville,tn)申请了美国专利《mechanicallyenhancedseparationofreactionproductsinbiodieselproduction》(专利号9,868,917)。

exxonmobilresearchandengineeringcompany(annandale,nj)申请了美国专利《methodsofinhibitingprecipitationofbiodieselfuelcomponents》(专利号9,840,678)。

lynch;joan(chicago,il),tran;bo(chicago,il)申请了美国专利《fertilizerandfertilizeradditivecompositionsandmethodscomprisingby-productsfromthemanufactureoffattyacidalkylestersand/orbiodiesel》(专利号9,796,896)。

smartflowtechnologies,inc.(apex,nc)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fuelproduction,separationmethodsandsystems》(专利号9,783,750)。

auburnuniversity(auburn,al)申请了美国专利《treatedbiodieselglycerin》(专利号9,756,854)。

emceeelectronics,inc.(venice,fl)申请了美国专利《biodieseldetector》(专利号9,804,086)。

中国地沟油定量检测技术方面,传统地沟油和新型地沟油最常用的是光谱技术,根据大量地沟油检测结果,已经有相关的图谱,已经非常成熟。传统地沟油在快速定性筛查检测技术方面,也较成熟,但是因为新型地沟油来源于动物脂肪,熔点、紫外线吸光度、电导率都明显有别于传统地沟油,除了罗舒于2019.02.19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动物性新型地沟油双参数快速定性筛查检测仪》(申请号2019101233177)和实用新型专利《动物性新型地沟油双参数快速定性筛查检测仪》(申请号2019202108127),暂时还未检索到其他针对新型地沟油的快速定性筛查检测仪器,罗舒设计的《动物性新型地沟油双参数快速定性筛查检测仪》,只采用熔点和紫外线吸光度进行检测,在后续实验中发现,双参数对精炼程度较高的新型地沟油检测效果优良,但是精炼程度较低的新型地沟油因为含水量大,会影响熔点和紫外吸光度,所以很有必要再加入一套可以测量新型地沟油电导率的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设计了适合快速定性筛查的动物性新型地沟油三参数检测仪。新型地沟油成分来源主要是动物油脂,传统地沟油成分来源更多的是植物性油脂,本专利针对新型地沟油区别于传统地沟油的物理特点,三参数为熔点、紫外线吸光度、电导率。

本仪器工作结构是:包括毛细管、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加热器heater、温度探头pt100、主控芯片u5、显示屏lcd、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电导率模块u9、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毛细管底部插入被测新型地沟油、用于观察被测新型地沟油到达熔点温度后的状态。

紫外光二极管uv-led和紫外光检测器u7面对面布置,紫外光透过被测新型地沟油后,再照射在紫外光检测器u7上面,从而得出紫外线吸光度。

主控芯片u5通过外围电路连接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加热器heater、温度探头pt100、显示屏lcd、信号转换芯片u8。

信号转换芯片u8连接电导率模块u9。

电导率模块u9连接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本仪器电路结构是:包括开关电源u1、dc-dc芯片u2和u3、温度检测芯片u4、温度探头pt100、主控芯片u5、固态继电器u6、加热器heater、显示屏lcd、三极管q1、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电导率模块u9、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开关电源u1连接dc-dc芯片u2和u3。

dc-dc芯片u2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和主控芯片u5。

dc-dc芯片u3连接显示屏lcd和紫外光检测器u7。

主控芯片u5分别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显示屏lcd、固态继电器u6、紫外光检测器u7、信号转换芯片u8。

三极管q1连接紫外光二极管uv-led。

固态继电器u6连接加热器heater。

温度探头pt100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

信号转换芯片u8连接电导率模块u9。

电导率模块u9连接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地沟油在快速定性筛查检测技术方面,已较成熟,但是因为新型地沟油来源于动物脂肪,熔点、紫外线吸光度、电导率都明显有别于传统地沟油,本仪器检测新型地沟油的熔点、紫外线吸光度、电导率,作为定性检测,对精炼程度高的新型地沟油首先观察熔点和紫外线吸光度,对精炼程度低的新型地沟油首先观察电导率,比光谱检测便捷得多,检测成本也要低很多,较适合公安、工商、质检进行现场执法初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仪器的工作结构图。

图2是本仪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仪器的电路图。

图中分别是:毛细管、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加热器heater、温度探头pt100、主控芯片u5、显示屏lcd、开关电源u1、dc-dc芯片u2和u3、温度检测芯片u4、固态继电器u6、显示屏lcd、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电导率模块u9、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的优点和特征能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

请参照工作结构图附图1,包括毛细管、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加热器heater、温度探头pt100、主控芯片u5、显示屏lcd、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电导率模块u9、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毛细管底部插入被测新型地沟油、当地沟油被加热后,毛细管用于观察被测新型地沟油的吸出刻度。

紫外光二极管uv-led和紫外光检测器u7面对面布置,紫外光透过被测新型地沟油后,再照射在紫外光检测器u7上面,从而得出紫外线吸光度。

主控芯片u5通过外围电路连接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加热器heater、温度探头pt100、显示屏lcd、信号转换芯片u8。

信号转换芯片u8连接电导率模块u9。

电导率模块u9连接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请参照工作流程图附图2,首先,ac220v通电进入开关电源u1。

然后,dc12v进入dc-dc电源芯片u2和u3,其余芯片通电。

接着,装入新型地沟油样品,插入毛细管。

然后分三步同时进行。

其中一步,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与紫外光探测器u6配合,检测出新型地沟油样品的紫外光吸光度,经过主控芯片u4控制,将紫外光吸光度显示在显示屏lcd上。

其中一步,主控芯片u4控制加热器heater工作,温度探头pt100作为反馈,将样品持续加热,到达毛细管刻度时,观察显示屏lcd上显示的温度,得出样品熔点温度。

其中一步,电导率模块u9与电导率电极electrode配合得出电导率,将电导率信号通过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送入主控芯片u4,经过主控芯片u4控制,将电导率显示在显示屏lcd上。

请参照电路图附图3,包括开关电源u1、dc-dc芯片u2和u3、温度检测芯片u4、温度探头pt100、主控芯片u5、固态继电器u6、加热器heater、显示屏lcd、三极管q1、紫外光二极管uv-led、紫外光检测器u7、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电导率模块u9、电导率电极electrode。

开关电源u1连接dc-dc芯片u2和u3,开关电源u1输入ac220v输出dc12v。

dc-dc芯片u2和u3输入dc12v,dc-dc芯片u2输出dc3.3v电源,dc-dc芯片u3输出dc5.0v电源。

dc-dc芯片u2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和主控芯片u5,为它们提供dc3.3v电源。

dc-dc芯片u3连接显示屏lcd、紫外光检测器u7、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为它们提供dc5.0v电源。

主控芯片u5分别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显示屏lcd、固态继电器u6、紫外光检测器u7、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主控芯片u5的vcc是dc3.3v。

主控芯片u5温度检测芯片u4输入的温度信号、温度检测芯片u4的vcc是dc3.3v、温度检测芯片u4外的rref是环境补偿电阻。

温度探头pt100连接温度检测芯片u4。

主控芯片u5连接显示屏lcd,作用是显示紫外吸光度、温度、电导率,显示屏lcd的vcc是dc5.0v。

主控芯片u5的51引脚驱动固态继电器u6的控制端,信号是dc2.85v可调脉冲pwm,由温度探头pt100进行反馈,将新型地沟油加热到预定温度,通过观察毛细管到达刻度时的温度,得出新型地沟油的熔点。

固态继电器u6的负载端连接加热器heater,负载端电源dc12v。

主控芯片u5的46引脚驱动三极管q1,三极管q1驱动紫外光二极管uv-led,三极管q1供电是dc5.0v,三极管q1的驱动电压是dc0.7-2.85v。

紫外光检测器u7的vcc是dc5.0v,vout输出紫外线强度信号到主控芯片u5的91引脚,范围是dc0-400mv。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与紫外光探测器u6配合,检测出新型地沟油样品的紫外光吸光度。

电导率模块u9的vcc为dc12v,电导率模块u9将电导率电极electrode信号放大整形后得出电导率信号,电导率信号通过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将串行信号送入主控芯片u4,经过主控芯片u4控制,将电导率显示在lcd上,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的vcc为dc5.0v。

仪器中的关键零件中:开关电源u1采用hdr-60-12。

dc-dc芯片u2采用mp1473。

dc-dc芯片u3采用mp1475。

温度检测芯片u4采用max31865-et。

主控芯片u5采用lpc1764。

固态继电器u6采用ssr-05da。

紫外光二极管uv-led采用smd2835。

紫外光检测器u7采用guva-s16。

三极管q1采用2n6045。

显示屏lcd采用a186425。

ttl与223信号转换芯片u8采用ds275。

电导率模块u9采用ec-tds232。

电导率电极electrode采用djs26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范围内。本专利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