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24355发布日期:2019-06-05 22:3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是指进行工业和民用项目的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施工活动,经批准占用的施工场地及人类进行安全生产、文明工作、建设的场所,包括陆地,海上以及空中的一切能够进行施工工作的地域,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时需要在各处进行临时配电传输以达到将电能传输至所需方位进而实现各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到达方便施工人员施工的目的,而现有技术中针对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现有技术中的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在配电输送时无法有效的通过变换长度的线缆达到测量施工现场两地之间的距离,使得用户在施工时需要借助其他设备进行测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施工效率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支撑轴,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底座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相邻面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外围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用于作为电能的输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两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两侧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用于作为所述底座的定位装置,所述隔板靠近四角处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底端贯穿所述隔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隔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丝杆在所述隔板中移动的位置,所述底座另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一侧通过磁铁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吸附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固定座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的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护罩,所述护罩厚度尺寸不小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厚度尺寸,所述护罩用于作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壁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光伏转换器,所述第一支撑座一侧中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壁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所述支撑轴输出轴的角位移和角速度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与所述光伏转换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转换器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下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壁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侧中部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显示器镶嵌在所述第二支撑座内部,所述旋转编码器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座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一端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焊接有导体,所述导体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座,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导块外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焊接,所述线缆一端贯穿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导体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外围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线缆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定位板用于限定所述线缆在所述支撑轴外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部插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焊接有顶块,所述顶块贯穿所述定位块,且与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所述顶块与所述定位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顶块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插座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通过手柄将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带动底座转移至所需使用的位置,通过底座内部通过底板设有的配重块使得底座能够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进行支撑定位,使得支撑轴得以将线缆进行有效的定位支撑,使得线缆在支撑轴上进行缠绕固定;

s2、通过在固定座一侧设有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有效的获取光能并通过光伏转换器将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通过在手柄一侧设有的开关方便对蓄电池与插座中的电能传输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处理模块进行启停控制,通过在第一支撑座内设有的旋转编码器能够有效的对支撑轴所转动的角速度与角位移进行检测并通过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通过显示器将数据信息进行显示以方便用户对线缆所伸长量的信息进行获取从而方便用户得以观察,使得用户得以通过线缆实现距离测量;

s3、通过在底座一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的护板,并通过磁铁实现护板与第二支撑座的闭合,使得护板得以有效的实现对第二支撑座一侧进行防护,从而实现对插座和显示器进行保护,将丝杆在隔板上进行转动,使得万向轮得以在底座内进行伸长调节,使得万向轮得以实现在底座内部的伸缩变换,进行方便将底座进行转移与固定;

s4、当线缆带动支撑轴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上进行转动时,线缆一端与导体进行接触,并通过设有的第二弹簧使得导块得以有效的与线缆进行电能传输,保证线缆得以稳定变换,并实现电能在线缆与插座得以稳定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撑座内设有的旋转编码器,使得用户在拉取线缆进行电能传输时,能够使得支撑轴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进行转动时进行角速度与角位移的检测与测量,并通过处理模块将电信号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以方便用户在施工时能够有效的获取线缆的伸长量从而实现对施工两地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用户施工时的便捷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固定座中设有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光伏转换器使得用户在户外作业时能够有效的获取光能实现光能转换,方便用户通过插座获取电能,通过在底座内部设有的隔板,使得万向轮得以通过丝杆在底座内实现伸缩变换从而有效的方便了用户在转移与安置时的便捷性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元器件连接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凹槽;12-底板;13-配重块;14-隔板;15-丝杆;16-万向轮;17-限位块;18-护板;2-固定座;21-第二凹槽;22-蓄电池;23-太阳能电池板;24-护罩;3-第一支撑座;31-第三凹槽;32-光伏转换器;33-第四凹槽;34-旋转编码器;4-第二支撑座;41-第五凹槽;42-处理模块;43-第六凹槽;44-插座;45-显示器;5-支撑轴;51-定位板;511-定位块;512-第一弹簧;513-顶块;52-线缆;521-导块;522-第二弹簧;523-导体;6-手柄;6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座2、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和支撑轴5,所述底座1下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内壁两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13用于作为所述底座1的定位装置并通过底板12得以有效的定位固定,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11,所述定位块511内部插接有第一弹簧512,所述第一弹簧512顶端焊接有顶块513,所述顶块513能够通过第一弹簧512实现在定位块511中上下移动,所述顶块513与所述定位板51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顶块513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板51滑动连接,通过顶块513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定位板51进行限位,使得定位板51得以有效的获取稳定支撑力,所述顶块513贯穿所述定位块511,且与所述定位块511滑动连接方便顶块513进行移动变换,所述第一凹槽11内壁两侧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靠近四角处螺纹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底端贯穿所述隔板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6,所述隔板14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用于限定所述丝杆15在所述隔板14中移动的位置,通过丝杆15在隔板14中调节变换,方便实现对万向轮16收纳至第一凹槽11中,并同时能实现底座1的方便移动从而达到便于用户使用的目的,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3,所述第一支撑座3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1,所述第三凹槽31内壁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光伏转换器32,所述光伏转换器32型号为snaterm-p-1000的光伏转换器,通过光伏转换器32能够有效的实现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3输出端与所述光伏转换器32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转换器32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22输入端电性连接方便电能传输,所述第一支撑座3一侧中部开设有第四凹槽33,所述第四凹槽33内壁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编码器34,所述旋转编码器34型号为bcha-2000-g24c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34用于所述支撑轴5输出轴的角位移和角速度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实现有效的检测目的,所述底座1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4,所述第二支撑座4下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五凹槽41,所述第五凹槽41内壁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处理模块42,所述处理模块42型号为hw2000tr的微处理器,通过处理模块42能够有效的获取旋转编码器34的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支撑座4一侧中部开设有第六凹槽43,所述第六凹槽43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座44,所述插座44为七孔插座,且至少设置有四个,通过插座44能够方便用户在施工现场临时对电能进行输送的目的,使得用户在施工时得以更加方便快捷,所述插座44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块521,所述导块521能够导电,所述导块521与插座44电性连接方便电能的传输,所述导块521外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焊接实现有效的固定效果,所述导块521一端焊接有第二弹簧522,所述第二弹簧522一端焊接有导体523,所述线缆52一端贯穿所述支撑轴5与所述导体523接触,所述导体523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座4,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滑动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二弹簧522使得导体523得以有效的与线缆52电性连接实现电能的稳定传输,所述第一支撑座3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手柄6,方便用户拿取提供有效的着力点,所述手柄6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开关61,所述开关61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22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6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42和所述插座44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4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显示器45,所述显示器45型号为d85-20的数字显示屏,通过显示器45能够有效的将处理模块42中处理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方便用户获取信息,所述显示器45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显示器45镶嵌在所述第二支撑座4内部实现对显示器45的保护也方便安装固定,所述旋转编码器34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42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42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4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另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护板18,所述护板18一侧通过磁铁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吸附连接,通过护板18能够有效的对第二支撑座4内部的插座44和显示器45进行保护,所述底座1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内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2方便储能,所述蓄电池22型号为l2-400mf的蓄电池,所述固定座2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3型号为dl-z500w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3能够有效的获取太阳发出的光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3外围的所述固定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护罩24,所述护罩24厚度尺寸不小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3厚度尺寸,所述护罩24用于作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3的防护装置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23的保护作用,所述固定座2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座3固定连接加强固定效果,所述第一支撑座3与第二支撑座4相邻面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外围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1,所述线缆52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板51之间,所述定位板51用于限定所述线缆52在所述支撑轴5外围的位置使得线缆52得以限位,所述支撑轴5外围缠绕有线缆52,所述线缆52用于作为电能的输送装置方便施工的临时电能传输。

工作原理: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能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通过手柄6将第一支撑座3与第二支撑座4带动底座1转移至所需使用的位置,通过底座1内部通过底板12设有的配重块13使得底座1能够将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进行支撑定位,使得支撑轴5得以将线缆52进行有效的定位支撑,使得线缆52在支撑轴5上进行缠绕固定;

s2、通过在固定座2一侧设有的太阳能电池板23能够有效的获取光能并通过光伏转换器32将太阳能电池板23获取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2中,通过在手柄6一侧设有的开关方便对蓄电池22与插座44中的电能传输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处理模块42进行启停控制,通过在第一支撑座3内设有的旋转编码器34能够有效的对支撑轴5所转动的角速度与角位移进行检测并通过处理模块42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通过显示器45将数据信息进行显示以方便用户对线缆52所伸长量的信息进行获取从而方便用户得以观察,使得用户得以通过线缆52实现距离测量;

s3、通过在底座1一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的护板18,并通过磁铁实现护板18与第二支撑座4的闭合,使得护板18得以有效的实现对第二支撑座4一侧进行防护,从而实现对插座44和显示器45进行保护,将丝杆15在隔板14上进行转动,使得万向轮16得以在底座1内进行伸长调节,使得万向轮16得以实现在底座1内部的伸缩变换,进行方便将底座1进行转移与固定;

s4、当线缆52带动支撑轴5在第一支撑座3与第二支撑座4上进行转动时,线缆52一端与导体523进行接触,并通过设有的第二弹簧522使得导块521得以有效的与线缆52进行电能传输,保证线缆52得以稳定变换,并实现电能在线缆52与插座44得以稳定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