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90908发布日期:2020-03-13 06:5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研究证实植物中含有能挥发的芳香油,经呼吸道粘膜吸收后,能促进免疫蛋白产生,提高抵抗力,具有抑制、杀灭细菌和病原虫的作用。《山海经》也记载:“薰草佩之可防病”;三国时代的华陀曾用丁香、擅香等制成香囊随身佩带,以防痨病等传染;清代《本草丛书》记载:“香附,气香味辛,能治霍乱吐泻”。现代科学证明,一些花草的特殊香气能振奋人的精神,对人的心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都起着促进健康、防治疾患的作用。

传统中药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体积大,不易保存的特点,吸收率低,加工手段落后的特点。采用现代水蒸气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富集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制成芳香油,可以有效减少药材体积。与此同时,对于难以吸收的药材通过微粉化,制成比表面积大更利于吸收的粉末,也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原有药材性质会产生变化,为了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更为合理,方便,有效的有效成分检测方法。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控制测定醒神香囊有效成分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可以通过检测醒神香囊芳香成分的含量,能够更好控制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气相色谱测定醒神香囊挥发成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对照溶液制备:取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中各约含40mg肉桂醛、200mg丁香酚、5mg百秋李醇、5mg檀香醇作为对照溶液;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芳香油适量,加甲醇溶解液制成每1ml含精油0.5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空白溶液的制备:甲醇;

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

色谱条件:柱温初始为12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升温30℃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5分钟;进样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2.0ml/min。

进样:取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空白溶液各1μl,液体进样记录色谱图;

计算对照品溶液浓度的值与相应峰面积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而应不小于0.99,对照品溶液峰形对称,理论塔板数以丁香酚计10000以上;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色谱峰,应与对照溶液中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空白溶液色谱图,无与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对照品相同的峰出现,即空白溶液无干扰;

每克芳香油中肉桂醛应不得低于60mg、丁香酚应不得低于300mg、百秋李醇应不得低于7.5mg、檀香醇应不得低于7.5mg。

檀香醇的浓度范围为1.0~6.0mg/ml;肉桂醛的浓度范围为1.7~10.2mg/ml;丁香酚的浓度范围为在40.2~241.2mg/ml;百秋李醇的浓度范围为在1.1~6.6mg/ml。

实施例1溶剂的选择

仪器与试剂

仪器:振荡器、天平

试剂:水、乙醇,甲醇,三氯甲烷,dmf,液体石蜡,

溶剂的选择:

水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不能完全溶解。

乙醇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能完全溶解。

甲醇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能完全溶解。

三氯甲烷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能完全溶解。

dmf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能完全溶解。

液体石蜡1ml,加入1g的芳香油样品,室温水浴保温振摇,样品能完全溶解。

结论:在水浴保温振摇情况下,芳香油在乙醇,甲醇,三氯甲烷,dmf,液体石蜡溶剂中溶解度均达到要求,水不符合要求。

因为三氯甲烷毒性较其他溶剂大,所以放弃。dmf和液体石蜡沸点较高,会延长今后样品检测时间。故选择甲醇或乙醇,因为甲醇较乙醇更有价格优势,故优选甲醇。

实施例2对照和供试溶液的制备

仪器:天平

试剂:甲醇

对照品:

檀香醇cas:11031-45-1批号:dst181008-059含量98.84%

肉桂醛cas:104-55-2批号:dst180816-061含量98.03%

百秋李醇cas:5986-55-0批号:dst180928-041含量99.38%

丁香酚cas:97-53-0批号:dst181109-036含量96.54%

定位溶液制备:

取肉桂醛40mg,加甲醇1ml溶解。

取丁香酚200mg,加甲醇1ml溶解。

取百秋李醇5mg,加甲醇1ml溶解。

取檀香醇5mg,加甲醇1ml溶解。

对照溶液制备:取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中各约含40mg肉桂醛、200mg丁香酚、5mg百秋李醇、5mg檀香醇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芳香油适量,加甲醇溶解液制成每1ml含精油0.5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空白溶液的制备:甲醇;乙醇。

实施例3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条件:柱温初始为12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升温5℃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5分钟;进样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2.0ml/min,进样量1µl。

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

取实施例2定位溶液、照溶液1µl进样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1

表1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结论:在该方法条件下,因为相邻组分间分离度均大于1.5,相邻峰均能完全分离,但是百秋李醇出峰时间较长。

见色谱图1

实施例4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条件:柱温初始为12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升温30℃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5分钟;进样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2.0ml/min,进样量1µl。

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

取实施例2定位溶液、照溶液1µl进样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2

表2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结论:在该方法条件下,因为相邻组分间分离度均大于1.5,相邻峰均能完全分离,檀香醇出峰时间较长超过18分钟。

见色谱图2

实施例5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条件:柱温初始为12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升温30℃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5分钟;进样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2.0ml/min,进样量1µl。

色谱柱为: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

取实施例2定位溶液、照溶液1µl进样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3

表3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结论:在该方法条件下,因为相邻组分间分离度均大于1.5,相邻峰均能完全分离,百秋李醇出峰时间均小于15min。

见色谱图3

实施例6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条件:柱温初始为12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升温30℃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5分钟;进样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2.0ml/min,进样量1µl。

色谱柱为:tg-5ms石英毛细管柱;

取实施例2定位溶液、照溶液1µl进样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4

表4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在供试溶液中有部分色谱峰无法实现基线分离。

结论:在该方法条件下,供试溶液中有部分色谱峰无法实现基线分离,部分邻组分间分离度均小于1.5,该条件不适用。

见色谱图4

实施例8进样精密度检测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采用实施例2标准溶液连续进样5次,计算每次进样各溶剂的峰面积,求得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0.0%)。试验表明本色谱系统精密度良好。数据见表5

表5精密度试验

结论:试验表明本色谱系统精密度良好。

实施例9线性关系考察: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精密称取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适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含肉桂醛浓度分别为8.3、16.6、24.9、33.2、41.5、49.8mg/ml;丁香酚浓度分别为40.2、80.4、120.6、160.8、201.0、241.2mg/ml;百秋李醇浓度分别为1.1、2.2、3.3、4.4、5.5、6.6mg/ml;檀香醇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mg/ml,取1µl进样,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值(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一直线。结果见表6、表7、表8、表9、图5、图6、图7、图8。

表6檀香醇线性回归数据

表7肉桂醛线性回归数据

表8丁香酚线性回归数据

表9百秋李醇线性回归数据

檀香醇的回归方程y=1.3536x+0.0146,r=0.9999

肉桂醛的回归方程y=1.5233x-0.0972,r=0.9999

丁香酚的回归方程y=0.4841x+0.4873,r=0.9998;

百秋李醇的回归方程y=0.4975x-0.0009,r=0.9998

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檀香醇浓度分别在1.0~6.0mg/ml;肉桂醛浓度分别在8.3~49.8µg/ml;丁香酚浓度分别在40.2~241.2mg/ml;百秋李醇浓度分别在1.1~6.6mg/ml;范围内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实施例10重复性试验: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对同一批样品5份进行测定,求得相对标准偏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重现性良好,结果见表10

表10重复性试验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重现性良好。

实施例11回收率试验: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分别按肉桂醛、丁香酚、百秋李醇、檀香醇,80%、100%、120%的量,加入同一批样品于量瓶中,按正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及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下式计算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法的准确度良好,结果见表11、表12、表13、表14。

表11檀香醇回收率试验

表12肉桂醛回收率试验

表13丁香酚回收率试验

表14百秋李醇回收率试验

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

实施例12耐用性检测器温度变化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将检测器温度变化为:检测器温度变化1:240℃、检测器温度变化2:260℃、原始顶空检测器温度为:250℃,测试结果见表15

表15检测器温度变化测试结果对比表

结论:按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均能达到所需的分离效果,可见检测器温度在240℃~260℃允许范围内变化对供试品分离没有影响。

实施例13耐用性流速变化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将流速变化为:流速变化1:1.95ml/min、流速变化1:2.05ml/min、原始流速:2.0ml/min,测试结果见表16

表16流速变化测试结果对比表

实施例14耐用性柱温变化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将柱温变化为:柱温变化1:110℃、柱温变化:2:130℃、原始柱温:120℃,测试结果见表17

表17柱温变化测试结果对比表

结论:按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均能达到所需的分离效果,可见起始柱温度在110℃~130℃范围内色谱条件的变化对供试品分离没有影响。

实施例15含量测试

取批号为20190213、20190216、20190219的供试品约5g,加甲醇定容至10ml,混均匀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色谱条件同实施例5,测试结果见表18

表18三批含量测试结果对比表

结论:按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均能达到所需的分离效果,可见起始柱温度在110℃~130℃范围内色谱条件的变化对供试品分离没有影响。

说明书附图,图1是[0025]实施例3色谱柱的选择色谱图;图2是[0027]实施例4色谱柱的选择色谱图;图3是[0029]实施例5色谱柱的选择色谱图;图4是[0031]实施例6色谱柱的选择色谱图;图5是[0035]实施例9线性关系考察,檀香醇的线性回归图;图6是[0035]实施例9线性关系考察,肉桂醛的线性回归图;图7是[0035]实施例9线性关系考察,丁香酚的线性回归图;图8是[0035]实施例9线性关系考察,百秋里醇的线性回归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