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21523发布日期:2019-10-09 00:5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纹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纹理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物体表面的纹理,即使物体表面呈计算机图形学动物纹理现凹凸不平的沟纹,同时也包括在物体的光滑表面上的彩色图案,通常我们更多地称之为花纹。对于花纹而言,就是在物体表面绘出彩色花纹或图案,通常在物体完工后需要对图像纹理进行检测,以检测出其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检测不准确等缺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是提出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检测不准确等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传动装置相配合连接的转辊,所述凹槽两侧顶端分别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与套筒相连,支撑杆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内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检测头一,所述网罩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检测头二,所述检测头二与所述网罩之间通过连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网罩的底端还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辊上套设有缓冲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套筒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手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罩底面的边缘上设置有若干led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是由固定块、活动杆一和活动杆二构成,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网罩相连,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一之间通过转轴一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动杆一和所述活动杆二之间通过转轴二相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位于凹槽两侧的顶面上,并设在靠近所述转辊中待检测物品进料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手柄与所述立杆的接触端为橡胶材质,所述立杆为圆柱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在对图像纹理进行检测时,每隔10-15min旋转45°。

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传动装置带动转辊工作,将待检测物品传送到监测区域;

第二步:打开控制箱,通过控制箱对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通过对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工作状态的识别来控制传动装置和转辊的启停,当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信号中断时,控制箱内的控制器得知待测物体进入到检测位,此时传动装置和转辊仍然带动待测物体进行运动,当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再次接通时,传动装置和转辊停止运动,此时待测物体位于检测头一的正下方,控制箱控制检测头一进行工作;

第三步:调节锁紧手柄控制套筒在立杆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电机上下运动,调节到最佳检测高度;

第四步:打开电机,带动转盘和网罩进行旋转,每隔10-15min旋转45°;

第五步:通过检测头一和若干检测头二,实现全面成像并进行图像整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纹理的沟槽深度。

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和转辊,从而能够对待检测物品进行传送。

2、通过设置控制箱,从而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

3、通过设置套筒,从而能够带动电机上下运动。

4、通过设置电机,从而能够带动转盘和网罩进行旋转。

5、通过设置检测头一和若干检测头二,从而能够实现全面成像并进行图像整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6、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从而能够检测纹理的沟槽深度。

7、能够对图像纹理进行全面检测,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纹理检测装置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2、支撑腿;3、传动装置;4、凹槽;5、转辊;6、控制箱;7、红外发射器;8、红外接收器;9、立杆;10、套筒;11、支撑杆;12、电机;13、转盘;14、网罩;15、检测头一;16、检测头二;17、输出轴;18、距离传感器;19、缓冲层;20、锁紧手柄;21、led灯;22、固定块;23、活动杆一;24、活动杆二;25、转轴一;26、转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专利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专利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3,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传动装置3相配合连接的转辊5,所述转辊5上套设有缓冲层19,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位于凹槽4两侧的顶面上,并设在靠近所述转辊5中待检测物品进料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立杆9,所述立杆9上设置有套筒10,套筒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1,所述套筒10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手柄20,锁紧手柄20与所述立杆9的接触端为橡胶材质,所述立杆9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11一侧与套筒10相连,支撑杆11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17上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底端设置有网罩14,所述网罩14内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检测头一15,所述网罩1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检测头二16,所述检测头二16与所述网罩14之间通过连杆相配合连接,连杆是由固定块22、活动杆一23和活动杆二24构成,所述固定块22的一端与网罩14相连,固定块2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一23之间通过转轴一25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动杆一23和所述活动杆二24之间通过转轴二26相配合连接,所述网罩14的底端还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18,所述距离传感器18与所述支撑板1相互垂直设置,网罩14底面的边缘上设置有若干led灯21。

下面具体说一下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分别位于凹槽4两侧顶端,从而能够实时对待测物品进行位置确认,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信号中断时,控制箱6内的控制器得知待测物体进入到检测位,此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仍然带动待测物体进行运动,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再次接通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停止运动,此时待测物体位于检测头一15的正下方,从而便于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所述图像纹理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传动装置3带动转辊5工作,将待检测物品传送到监测区域;

第二步:打开控制箱6,通过控制箱6对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通过对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工作状态的识别来控制传动装置3和转辊5的启停,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信号中断时,控制箱6内的控制器得知待测物体进入到检测位,此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仍然带动待测物体进行运动,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再次接通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停止运动,此时待测物体位于检测头一15的正下方,控制箱6控制检测头一15进行工作,从而便于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步:调节锁紧手柄20控制套筒10在立杆9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电机12上下运动,调节到最佳检测高度;

第四步:打开电机12,带动转盘13和网罩14进行旋转,每隔10-15min旋转45°;

第五步:通过检测头一15和若干检测头二16,实现全面成像并进行图像整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距离传感器18,检测纹理的沟槽深度。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图像纹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3,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传动装置3相配合连接的转辊5,所述转辊5上套设有缓冲层19,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位于凹槽4两侧的顶面上,并设在靠近所述转辊5中待检测物品进料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立杆9,所述立杆9上设置有套筒10,套筒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1,所述套筒10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手柄20,锁紧手柄20与所述立杆9的接触端为橡胶材质,所述立杆9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11一侧与套筒10相连,支撑杆11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17上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底端设置有网罩14,所述网罩14内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检测头一15,所述网罩1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检测头二16,所述检测头二16与所述网罩14之间通过连杆相配合连接,连杆是由固定块22、活动杆一23和活动杆二24构成,所述固定块22的一端与网罩14相连,固定块2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一23之间通过转轴一25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动杆一23和所述活动杆二24之间通过转轴二26相配合连接,所述网罩14的底端还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18,所述距离传感器18与所述支撑板1相互垂直设置,网罩14底面的边缘上设置有若干led灯21。

下面具体说一下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分别位于凹槽4两侧顶端,从而能够实时对待测物品进行位置确认,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信号中断时,控制箱6内的控制器得知待测物体进入到检测位,此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仍然带动待测物体进行运动,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再次接通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停止运动,此时待测物体位于检测头一15的正下方,从而便于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所述图像纹理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传动装置3带动转辊5工作,将待检测物品传送到监测区域;

第二步:打开控制箱6,通过控制箱6对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通过对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的工作状态的识别来控制传动装置3和转辊5的启停,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信号中断时,控制箱6内的控制器得知待测物体进入到检测位,此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仍然带动待测物体进行运动,当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再次接通时,传动装置3和转辊5停止运动,此时待测物体位于检测头一15的正下方,控制箱6控制检测头一15进行工作,从而便于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步:调节锁紧手柄20控制套筒10在立杆9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电机12上下运动,调节到最佳检测高度;

第四步:打开电机12,带动转盘13和网罩14进行旋转,每隔10min旋转45°;

第五步:通过检测头一15和若干检测头二16,实现全面成像并进行图像整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距离传感器18,检测纹理的沟槽深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