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和图像后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4233发布日期:2019-09-29 19:21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和图像后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和图像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比如中风、卒中等已占到中国人死亡原因的首位,对于血管检查相对忽视,使一些高危人群错失了早期防治的机会。哪种检查能准确地评估头颈部血管是否有栓塞的危险呢?核磁共振是目前最被肯定的检查项目。磁共振能够辨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和成分,比如说脂质或坏死的脂核、炎性组织、出血、血栓以及纤维帽的形态。

磁共振成像系统是指利用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一种高端大型的医学检查设备。磁共振有多种不同设置下的成像序列,比如t1权重的、t2权重的、质子权重的序列等等。各种序列所侧重观测的内容不同,比如分别显示病灶的质地,含水量,有没有出血,肿瘤的细胞密度,是否脓液还是陈旧出血等,每个序列都可以提供一部分信息,医生经常需要综合不同序列所显示的图像信息,以更全面的判断病人的病灶位置和病情。

但不同的序列,由于一些物理特性、具体需求的不同,加上切层方向、层数、层厚、分辨率等各不相同,常常需要比较、定位、跟踪不同序列图像中的一些位置点,以判断这些位置点的病情属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多点病灶、连续病灶,每个地方的病灶特性还有所不同的话,这种用于不同序列间的定位、比较、跟踪就非常重要了。

头颈部血管内的粥样斑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由于血管的走向弯弯曲曲,分叉也多,粥样斑块的位置分布也相对分散,要同时判断多点斑块的易脱落性及定位其所在,在诊断上具有相当的难度。

所以目前医生经常需要借助后处理软件来辅助诊断,后处理软件装在一台高性能的工作站(主机)上。磁共振机器做完所需的临床检查序列后,将图像导入工作站中,再采用特殊的后处理软件分析导入的磁共振图像。

但前文提到,即使是病人的同一组织点,由于不同序列所采用的参数不同,其出现在图像中的位置一般都不在同一层面,也不在同一位置,这给后处理软件带来了很大的难点,软件所需的计算量非常庞大,同时还要求医生给软件提供很多的额外处理信息,大幅度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和图像后处理方法,以大幅减轻工作人员对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减少磁共振图像后处理软件的计算量。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共振图像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时,于磁共振成像空间内固定布置至少四个不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显影点,从而使得所获得各种序列的磁共振图像中均含有所述显影点,借助图像处理软件,以所述显影点为基准点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以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为参考,定位、跟踪、比较不同序列磁共振图像中的特定像素点。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显影点共设有四个。

一部分所述显影点布置在第一直线上,其余部分的所述显影点布置在第二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显影点由容器以及填装在所述容器内的显影物质构成。

所述显影物质是包含至少两种组分的混合物。

所述显影点固定于射频接收线圈上。

在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中,将与所述显影点部位具有相同特性的像素点作为疑似病灶的诊断参考。

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包括线圈单元以及支撑并固定所述线圈单元的线圈支撑壳,所述线圈支撑壳上固定布置至少四个不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显影点。

所述显影点固定于所述线圈支撑壳的表面。

所述线圈支撑壳的壳壁内带有中空夹层,所述线圈单元和所述显影点均固定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壳壁内的中空夹层中。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磁共振成像空间内设置若干能显影的成像物质,而病人即使在不同序列中,跟这些显影物质的相对位置都是不变的,因此可借助这些显影物质的位置作为参考点,不同序列中不同图像点的空间位置均以这些参考点来定义,可大幅减轻工作人员对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减少磁共振图像后处理软件的计算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头颈成像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头颈成像线圈的主视图图。

1-线圈支撑壳,2-显影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这种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

在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时,于磁共振成像空间(通常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共振成像室)内固定布置众多显影点2,这些显影点2中至少有四个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因前述四个显影点均固定于成像空间内,故而四个显影点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磁共振成像操作获得多种序列的磁共振图像(如t1权重的序列、t2权重的序列、质子权重的序列),并且每种序列的磁共振图像中均含有显影点。借助图像处理软件,以前述四个显影点为基准点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显然,因在磁共振成像时各个显影点的位置固定不变,故每一幅磁共振图像中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同样借助前述图像处理软件,以前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为参考,定位、跟踪、比较不同序列磁共振图像中的特定像素点。

在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中,显影点信号与诊断部位常见的病灶信号具有相同特性,故而可将与显影点具有相同特性的像素点作为疑似病灶的诊断参考。

为方便上述显影点2的定位布置,可在相应容器内填装显影物质,再将内部填装有前述显影物质的前述容器固定于上述磁共振成像空间的适当位置,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这四个显影点2均固定在在射频接收线圈上。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该射频接收线圈是用于检查人体头颈部粥样斑块的头颈成像线圈,其包括多个环形的线圈单元(图中未示出)以及支撑并固定这些线圈单元的线圈支撑壳1,线圈支撑壳1的壳壁内部设置有中空夹层,前述各个线圈单元固定于中空夹层内。而显影点2固定在线圈支撑壳1的表面(内表面或外表面)。

前述显影点2也可以固定于线圈支撑壳1壳壁的中空夹层内,或者借助固定架固定于线圈支撑壳1内侧或外侧的一定距离处。

上述的显影物质可以是单组份物质,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的组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述磁共振成像空间内固定布置五个、六个或者更多的显影点,我们只需在这些显影点中选择不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四个显影点建立作为参考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当然,也可以直接在上述磁共振成像空间内固定布置多条显影线,每一条显影线均可视为多个(或无数个)显影点,只要这些显影线上的有四个点(比如显影线的断电)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可建立作为参考的三维空间坐标系。比如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众多的显影点2就分别分布在四条显影线上,而形成四条显影线。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