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0131发布日期:2019-11-06 01:41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做沥青路面压实度实验时,需要对沥青路面钻芯取样,钻芯取样时,钻芯机需要加水润湿钻头,因此在钻头飞速旋转的时候,钻头的水容易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而且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不透水路面,所以钻芯的水会污染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后期清理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钻头的水到处飞溅的问题,并且避免钻头的水污染路面,减少了后期清洗的麻烦,保障了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包括:

供围住钻芯机钻头的套筒;

安装于套筒内且可弹性伸缩的挤压件,该挤压件与套筒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围合形成安装空间,且该挤压件的内部形成有供钻芯机钻头穿过的空间;

填充于安装空间的吸水层,且该吸水层的底面与套筒的底面平齐,通过吸水层吸收钻头钻芯取样时产生的水;以及

固设于挤压件并穿过套筒侧壁向外伸出的牵引件,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以拉动挤压件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变形并挤压吸水层,从而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

本发明采用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通过将整个吸水装置套在钻芯机钻头的外侧并放置于路面上,进而开启钻芯机钻芯取样,取样过程中套筒能够挡住钻头飞溅的水分,进而水分被吸水层吸取,不会污染路面,在取样完毕后移走该吸水装置,向外拉动挤压件,使得挤压件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从而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可以再次使用,解决了钻头的水到处飞溅的问题,并且避免钻头的水污染路面,减少了后期清洗的麻烦,保障了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挤压件呈网状,从而该吸水层透过挤压件可直接吸收钻芯机钻头飞溅的水分。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于套筒内壁且向内凸伸的固定板;

该挤压件包括相对设置且截面呈半圆形的两个网片,两个网片围合呈圆筒状,网片的端部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板上,且每一网片上固设有牵引件,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以带动网片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变形,进而挤压吸水层,从而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对两个网片之间拉结连接有弹簧。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弹簧对称设置,且弹簧对应设置于两个网片靠近端部的位置。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挤压件上的板条,该牵引件的一端固定于板条,该牵引件的另一端伸出套筒侧壁,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以带动挤压件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吸水层并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牵引件凸伸的端部弯折形成环状的把手。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筒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吸水装置置于待取样的路面,将钻芯机钻头插入挤压件围成的空间中,启动钻芯机以对沥青路面钻芯取样,该套筒挡住钻芯机钻头且飞溅至挤压件的水流至路面被吸水层吸收;

s12.取样完毕后,移走吸水装置,向外拉动牵引件,以带动挤压件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变形,进而挤压吸水层,从而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

本发明构件中心线划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挤压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网片,两个网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每一网片设置有牵引件;

向外拉动牵引件以带动网片向靠近套筒内壁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松开牵引件,该弹簧于网片上作用有相互靠近的力使得两个网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变形,从而回复至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立体半剖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整个吸水装置套在钻芯机钻头的外侧并放置于路面上,进而开启钻芯机钻芯取样,取样过程中套筒能够挡住钻头飞溅的水分,进而水分被吸水层吸取,不会污染路面,在取样完毕后移走该吸水装置,向外拉动挤压件,使得挤压件向靠近套筒内壁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从而挤出吸水层中的水分,可以再次使用,解决了钻头的水到处飞溅的问题,并且避免钻头的水污染路面,减少了后期清洗的麻烦,保障了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进行说明。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包括:

供围住钻芯机钻头的套筒11;

安装于套筒11内且可弹性伸缩的挤压件12,该挤压件12与套筒11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围合形成安装空间,且该挤压件12的内部形成有供钻芯机钻头穿过的空间;

填充于安装空间的吸水层13,且该吸水层13的底面与套筒11的底面平齐,通过吸水层13吸收钻头钻芯取样时产生的水;以及

固设于挤压件并穿过套筒侧壁向外伸出的牵引件121,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以带动挤压件12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变形并挤压吸水层13,从而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设于挤压件12上的板条,该牵引件121的一端固定于板条,该牵引件121的另一端伸出套筒11侧壁,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以带动挤压件12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吸水层13并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方便向外拉动挤压件12。

较佳地,该牵引件121凸伸的端部弯折形成环状的把手,方便对牵引件121的拉拽。

进一步的,该套筒11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112,且吸水层13的底面与密封垫112的底面平齐,防止水分从套筒11底部流出而污染路面。

较佳地,该套筒11为钢套筒,吸水层13为海绵。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2所示,该挤压件12呈网状,从而吸水层13透过挤压件12可直接吸取钻芯机钻头飞溅的水分。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于套筒11内壁且向内凸伸的固定板111;

该挤压件12包括相对设置且截面呈半圆形的两个网片,两个网片围合呈圆筒状,网片的端部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板111上,且每一网片上固设有牵引件121,通过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使得网片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变形,进而挤压吸水层13,从而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

进一步的,相对两个网片之间拉结连接有弹簧122,使得两个网片在弹簧122的作用下能够回复至初始位置。

较佳地,该弹簧122对称设置,且弹簧122对应设置于两个网片靠近端部的位置。

又佳地,该网片可以为网状钢板。

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将网片的两端对应固定于固定板111上,并在网片与套筒11之间填充吸水层13,将该吸水装置放置在待钻芯取样的路面上,将钻芯机钻头从挤压件12内部的空间插入并对该区域路面进行钻芯取样,此时钻头飞溅的水分能够被套筒11挡住,防止飞溅到施工人员,且取样区域附近流出的水分能够被吸水层13吸收,且由于密封垫112的作用防止水分进一步在路面上扩散;

待取样完毕后,将钻芯机钻头从挤压件12内部的空间中抽出,抬起吸水装置并移走,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使得挤压件12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13,从而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该吸水装置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的吸水装置的使用方法,结合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11.将吸水装置置于待取样的路面,将钻芯机钻头插入挤压件12围成的空间中,启动钻芯机以对沥青路面钻芯取样,该套筒11挡住钻芯机钻头且飞溅至挤压件12的水流至路面被吸水层13吸收;接着执行步骤s12

执行步骤s12.取样完毕后,移走吸水装置,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以带动挤压件12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变形,进而挤压吸水层13,从而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

进一步的,该挤压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网片,两个网片之间设置有弹簧122,每一网片设置有牵引件121;

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以带动网片向靠近套筒11内壁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13,松开牵引件121,该弹簧122于网片上作用有相互靠近的力使得两个网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变形,从而回复至初始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实际实施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将该吸水装置放置在待钻芯取样的路面上,将钻芯机钻头从挤压件12内部的空间插入并对该区域路面进行钻芯取样,此时钻头飞溅的水分能够被套筒11挡住,防止飞溅到施工人员,且取样区域附近流出的水分能够被吸水层13吸收,且由于密封垫112的作用防止水分进一步在路面上扩散;

待取样完毕后,将钻芯机钻头从挤压件12内部的空间中抽出,抬起吸水装置并移走,向外拉动牵引件121,使得挤压件12向靠近套筒11内壁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吸水层13,从而挤出吸水层13中的水分,该吸水装置可循环使用。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