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3834发布日期:2019-09-21 00:5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排卵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女性身体内的卵泡发育成熟后,卵细胞就会从卵巢里排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排卵。女性排卵的日期通常是在下一次月经来临之前的十四天左右,这一天就称为排卵日。排卵日之前的五天、之后的四天,和排卵日当天,这一个阶段称为排卵期,准确地获知排卵日可以协助女性取得生育或节育控制权。

目前获知排卵时间主要是通过观察白带情况、记录基础体温、排卵试纸检测以及B超监测这几种方式,其中排卵试纸检测是最方便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需要连续多天的测试,通过采集尿液中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来确定排卵时间。目前,相关的排卵检测设备是通过其内的光敏传感器获取检测试纸对光线的吸收量,然后代入公式计算试纸沾取尿样中的促黄体激素浓度,然后根据排卵时间和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的关系推断排卵时间。

而这种方式主要缺陷在于如下:

1、由于试纸生产工艺的限制,同一批次试纸存在不一致性(批内差),同一促黄体生成素浓度的尿液在不同试纸上反应后会出现粗细、颜色深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吸收量有一定的变化。

2、由于不同设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的同一试纸在不同设备上测试的吸收量也有较大差异。

3:由于不同批次试纸差异性较大(批间差),排卵检测设备必须绑定一个批次的试纸,当换其他批次试纸时,试纸在同一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的吸收量变化有可能很大而导致排卵检测设备计算出来的黄体生成素(LH)浓度有较大偏差导致排卵时间推断不准确。

现有技术CN108333377A提供一种通过测试单位时间LH浓度的增加值,根据LH峰值的大小计算LH达到峰值的时间,来计算排卵时间的方式,然而该方式依旧需要将采集值转换为测试值转换为LH浓度,在转换的过程中势必引入误差,从而影响检测结果。且该方法测试的是单位时间的LH增加值,通过增加值计算达到LH峰值的时间,这样的计算是不准确的,得到的排卵时间和实际的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传统的通过LH浓度预测排卵时间的方法转换为通过吸收量预测排卵时间,减少了将吸收量转换为LH浓度的过程,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另外,该方法可将排卵时间精确到小时,极大了提高了排卵时间的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经期前,在第一间隔时间内获取至少两间隔测试的LH测试试纸的光吸收量,并记录间隔测试的第一测试间隔时间,得到第一测试斜率,其中测试斜率为光吸收量差值和第一测试间隔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一间隔时间为2-48小时;

S2:判断第一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一斜率预判值的条件,其中第一斜率预判值对应LH浓度接近LH浓度峰值的状态,若符合条件,在第二间隔时间内继续获取至少两间隔测试的LH测试试纸的光吸收量,并记录间隔测试的第二测试间隔时间,得到第二测试斜率,其中测试斜率为光吸收量差值和第二测试间隔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二间隔时间为2-12小时;以及

S3:判断第二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二斜率预判值的条件,其中第二斜率预判值对应LH浓度骤降的状态,若符合条件,显示预测排卵时间,其中排卵时间为对应该第二次测试斜率的最后测试时间的前2-4小时或后2-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装置,其内内置芯片加载有如上所述的提到的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直接利用吸收量预测排卵时间的方式取代传统的LH浓度预测排卵时间,减少了将吸收量转换为LH浓度的计算步骤,从而避免了转换过程中引入的误差,减小设备差异,试纸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通过相邻几次测试的吸收量的变化趋势预测排卵时间,减少了单次测试误差(试纸批内差)对测试的影响,提高检测精度。

3.本方法可将排卵时间精确到小时,且用户只需要在排卵前一天和后一天进行地频繁测试,在需要频繁测试时会及时地提示用户,精准预测排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试纸吸收量变化曲线,其中图1中1,3以及4是同一批次试纸在不同设备中的吸收量变化曲线,2以及5是同一设备内不同批次试纸的吸收量变化曲线。

图2是上偏差,标准曲线以及下偏差的吸收量变化曲线。

图3A到图3D是基于图2的上偏差以及下偏差的吸收量变化曲线的误差分析示意图。

图4是标准曲线斜率变化趋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排卵时间检测设备中,其中排卵时间检测设备内置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采集LH反应试纸对光线的吸收量,传统的方式需要将吸收量转换为LH浓度,根据LH浓度预测排卵时间,而该方法的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可直接利用采集到的吸收量精准的预测排卵时间。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在经期前,在第一间隔时间内获取至少两间隔测试的LH测试试纸的光吸收量,并记录间隔测试的第一测试间隔时间,得到第一测试斜率,其中测试斜率为光吸收量差值和第一测试间隔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一间隔时间为2-48小时;

S2:判断第一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一斜率预判值的条件,其中第一斜率预判值对应LH浓度接近LH浓度峰值的状态,若符合条件,在第二间隔时间内继续获取至少两间隔测试的LH测试试纸的光吸收量,并记录间隔测试的第二测试间隔时间,得到第二测试斜率,其中测试斜率为光吸收量差值和第二测试间隔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二间隔时间为2-12小时;以及

S3:判断第二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二斜率预判值的条件,其中第二斜率预判值对应LH浓度骤降的状态,若符合条件,显示预测排卵时间,其中排卵时间为对应该第二次测试斜率的最后测试时间的前2-4小时或后2-4小时。

另外,在步骤S3之前,另包括步骤:

S4:判断第二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三斜率预判值的条件,其中第三斜率预判值对应LH达到峰值或已开始下降的状态,继续测试。

该方案依据的测试原理如下:

通过对LH浓度和吸收量数据的观察分析得到,促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和试纸吸收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当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急速上升时,吸收量也急速上升;2.当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达到峰值后骤降时,吸收量也产生骤降;3.虽然不同设备之间差异及试纸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同一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的吸收量变化,但不同设备之间差异及试纸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整个周期的变化趋势,试验数据如图1所示,图1中1,3以及4是同一批次试纸在不同设备中的吸收量变化曲线,2以及5是同一设备内不同批次试纸的吸收量变化曲线。

在本发明中,该第一斜率预判值,第二斜率预判值以及第三斜率预判值的获取方式如下:将女性排卵前后两天的LH变化曲线转换为吸收量变化曲线,然后至少取吸收量变化曲线上的三个测试点拟合一条直线,得到直线的斜率,其中三个测试点的时间间隔2-12小时。

具体地,第一斜率预判值取:LH浓度快要接近峰值时的区间的至少三个测试点,对应到此时吸收量变化曲线上的三个测试点,将这三个测试点拟合为直线,得到斜率。

同理,第二斜率预判值取:LH浓度取LH骤降区间的至少三个测试点;第三斜率预判值取LH达到峰值或已开始下降区间的至少三个测试点。

在步骤S1当中,由于女性在经期前10天是不可能出现排卵的,所以用户在该阶段可不用频繁地进行测试,此时第一间隔时间为2-48小时,用户可选择隔天测试。可选择经期10前10天开始测试。

在步骤S2当中,判断第一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一斜率预判值的条件指的是,第一测试斜率是否大于第一斜率预判值,若大于则认为符合条件。优选地,第二测试时间为4小时。

在步骤S3当中,判断第二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二斜率预判值的条件指的是,第二测试斜率是否小于第二斜率预判值,若小于则认为符合条件,在本方案中,可将排卵时间精确到小时。

在步骤S4中,判断第二测试斜率是否符合第三斜率预判值的条件指的是,第二测试斜率是否处于第三斜率预判值的区间内,若在区间内则认为符合条件。

指的注意的是,当第二测试斜率越来越靠近第二斜率预判值时,建议第二测试时间越短,以更加准确地获取到排卵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斜率预判值为6,第二斜率预判值为-6,第三斜率预判值为-3到2,这个数据是经过本申请人统计大数据得到的,试验证明该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得出的数据准确度高,但这并不作为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将该方法应用检测单次测试误差(试纸批内差)的影响,得到数据以及结果如下:

取试纸,控制其他测试条件相同,绘制上偏差,标准曲线以及下偏差的吸收量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上偏差吸收量曲线,标准曲线以及下偏差吸收量曲线的斜率变化基本相同,且可得知同一批试纸存在偏大偏小误差时,这样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LH浓度,会引起测试LH浓度与实际LH浓度偏差大。

而取上偏差吸收量曲线以及下偏差吸收量曲线进行斜率变化趋势的计算,得知当极限误差产生时,通过吸收量的变化趋势预测排卵时间的方案依然稳定可靠。图4是标准曲线的斜率变化趋势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装置,其中该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装置内的处理芯片加载有其上提到的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应用该高精度排卵时间预测方法进行排卵时间的预测,其他结构同于常规的排卵时间检测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算法的改进,实际上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比如不同设备之间的差异控制等,但为了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还要满足试纸C、T线位置跟传感器和发光器件的对准。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