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0623发布日期:2019-11-08 22:2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用于在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试验中准确定位载污基板的位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坐便器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了国民的如厕体验。《gb/t23131-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中对电坐便器便座的定义是:由电力驱动,通过水清洗人体残余排泄物,可带有吹风、坐圈加热等单一或多种功能的器具。清洁性能是评价电坐便器便座的核心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效果。

《gb/t23131-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的附录a对清洁性能中清洁率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针对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指标的检测,目前还没有可以准确定位载污基板位置的工装。通过本工装可以准确地量取载污基板的位置,依照标准要求使其载污槽中心沿着水流方向与喷嘴出水口相距50mm,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实验人员手工测量的方法无法准确定位载污基板的位置,导致试验结果的误差较大,试验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解决了试验中载污基板位置定位准确性和对于重复试验的一致性问题,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和稳定,从而可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价和反映电坐便器便座的清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包括:上板(1),支撑板(2),带有出水孔(4)、中心点(7)和起始点(8)的下板(3),侧板(5)和侧板(6),其中,

上板(1)与下板(3)平行且均固定在侧板(5)和侧板(6)之间,上板(1)用于遮挡穿过出水孔(4)而喷出的清洗用水;使用本工装去定位载污基板位置的过程中,当本工装向上移动至清洗用水的绝大部分都从出水孔(4)穿过时,如图5所示,通过上板(1)的遮挡使其不至于喷射到试验员身体上或周围其他物件上。

支撑板(2)固定在上板(1)和下板(3)之间,垂直于上板(1)和下板(3),用于支撑和固定上板(1)和下板(3)的相对位置;

侧板(5)和侧板(6)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侧板(5)和侧板(6)的作用有两点,第一,当本工装移动至起始点(8)对准坐便器喷嘴出水口的中心位置时,如图4所示,会使清洗用水向喷嘴两侧溅出,通过侧板(5)和侧板(6)的遮挡使其不至于喷射到试验员身体上或周围其他物件上;第二,与支撑板(2)相配合共同具有固定连接上板(1)和下板(3)的作用。

下板(3)的长宽尺寸与试验时所用载污基板的长宽尺寸相同,厚度与载污基板在载污槽处的厚度相同,为2mm,中心点(7)为下板(3)水平中心线上的中点,由此保证了中心点(7)的位置与载污基板上载污槽中心的位置一致,出水孔(4)的圆心位于下板(3)的水平中心线上且位于中心点(7)和起始点(8)之间,其直径不小于3mm,以使清洗用水的绝大部分都能从出水孔(4)穿过,出水孔(4)的圆心距起始点(8)的距离可定制。

测量时,需将本工装安装于可精确记录移动距离的三轴导轨上,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通过下板(3)垂直向上移动的距离与清洗水柱在下板(3)上划过的距离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来计算水流的倾斜角度,从而计算出当中心点(7)沿着水流方向与坐便器喷嘴出水口相距50mm时,下板(3)距喷嘴出水口的垂直距离,以此来确定载污基板在试验过程中的放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坐便器便座清洁性率测试用工装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板(3)的俯视图。

图3是电坐便器便座进行清洁性率测试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工装的起始点(8)对准坐便器喷嘴出水口中心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清洗水柱的绝大部分从出水孔(4)穿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板,2-支撑板,3-下板,4-出水孔,5-侧板,6-侧板,7-中心点,8-起始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通过三轴导轨的准确位移,结合工装设计的固定距离,实现了载污基板位置的准确定位。

在gb/t23131-2018中未指定载污基板的尺寸,本发明工装结构中,下板(3)的长宽尺寸取试验时所用基板相同的尺寸,厚度与载污基板在载污槽处的厚度相同,为2mm,下板(3)上标注的中心点(7)的位置与载污基板上载污槽中心的位置一致,下板(3)上标注了中心点(7)、起始点(8)的位置,且加工有直径为3mm的通孔作为出水孔(4),出水孔(4)的圆心距起始点(8)为20mm。上板(1)通过支撑板(2)和侧板(5)、侧板(6)固定于下板之上40mm的位置处,支撑板(2)固定在上板(1)和下板(3)之间,垂直于上板(1)和下板(3)。具体试验过程为:

第一步,将本工装安装于三轴导轨上,此三轴导轨可同时显示并记录位移量;

第二步,通过三轴导轨移动本工装位置,使起始点(8)处于电坐便器便座喷嘴出水口的中心位置,参见图4;

第三步,将本工装向z轴正方向移动,即向上移动直至清洗用水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均从工装出水孔(4)穿出,参见图5,工装向上移动的轨迹记为边a,移动过程中同时记录其位移量即边a的长度,工装移动的同时,清洗水柱在下板(3)划过的轨迹记为边b,b的长度等于下板(3)与出水孔(4)圆心的距离,为20mm,出水孔(4)的圆心沿着水流方向与喷嘴出水口的连线记为边c,此时a、b、c三条边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均已知,由此可计算得出清洗水柱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为θ;

gb/t23131-2018的附录a中规定了清洁率试验时,对基板的安装位置要求是使喷嘴出水口沿着水流方向距离载污基板中心为50mm,即边c的长度为50mm,结合边c的水平倾角θ的数值,可计算得出工装需继续向上移动的距离z=50*sinθ-a;

第四步,按照第三步中计算得出的距离z的数值,将本工装继续向上移动距离z,则垂直方向的移位完成;

第五步,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本工装,直到水柱冲洗到中心点(7),则此时本工装下板(3)所处的位置就是载污基板的试验位置;

第六步,取下本工装,将载污基板安装于第五步找到的位置处,进行清洁率试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测试用工装,包括上板(1),支撑板(2),带有出水孔(4)、中心点(7)和起始点(8)的下板(3),侧板(5)和侧板(6)。上板(1)平行于下板(3)且固定在侧板(5)和侧板(6)之间,用于遮挡穿过出水孔(4)而喷出的清洗用水;支撑板(2)与上板(1)和下板(3)垂直连接,用于支撑固定上板(1)和下板(3)的相对位置;侧板(5)和侧板(6)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板(1)和下板(3),用于遮挡电坐便器便座喷嘴向两侧溅出的清洗用水,同时增强工装结构的整体强度;下板(3)用于测量和寻找载污基板的位置。应用本装置的特点是可以在电坐便器便座清洁率试验中准确定位载污基板的位置,减少人工操作中的误差,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准确性和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军;鲁建国;霍雨佳;陈松涛;刘民;邢子源;范丙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19.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