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3315发布日期:2019-11-16 00:2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汽车电控策略复杂性和可靠性日益提升,整车厂以及电控系统供应商对新能源电控系统开发需求不断提高,而hil测试(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作为电控系统上车前最后一道测试验证环节,是一种半实物仿真测试,可以模拟驾驶员、车辆及其工作环境,在“虚拟车辆”环境中对bms系统控制器进行大量测试,无需真实车辆和电池模组,是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理想实验室工具,其对于提高bms测试用例覆盖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可用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使得在实车真实场景中测试bms系统变得十分困难,且对一些复杂工况况和极限工况的模拟难度大,无法做到全面的测试验证。

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作为bms高压部分最为重要的故障注入测试,而继电器诊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一直是bms高压系统的重要一环。而对不同的项目和平台,传统测试台架高压继电器测试高压触电风险较大,无法方便兼容各种电气架构,更无法模拟不同实车工况下的继电器各类故障的注入,更无法形成自动化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模拟仿真实车上所有工况(行车、交流充电、直流充电)下,高压上电前、上电后等各路高压继电器粘连、常开、驱动故障的故障注入,不会对人员和车辆造成任何伤害,且方便形成全天候的自动化测试,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成本。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它包括电池包和主正继电器,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正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和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一端,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电压采样端,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两端;

主正继电器的线圈一端接入主正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一端,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地,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一种上述系统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初始状态下,即各个继电器的触头处于初始状态,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首先hil系统上电,系统初始继电器状态正常,自检成功,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

步骤1.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整车控制器)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步骤2: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步骤3:在初始状态下,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

步骤3.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步骤4: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步骤5:在初始状态下,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

步骤5.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步骤6: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将电池包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利用上述步骤1~6的方法可以分别进行主负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快充正继电器、第一快充负继电器、第二快充负继电器、慢充继电器和加热继电器的上高压前后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测试、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测试、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测试。

利用上述操作能快速、有效和安全的对电动汽车的高压继电器所有可能出现故障检测算法在实际装车前进行仿真测试和验证,避免实车或传统台架测试高压继电器对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和车辆损坏。

本发明设计的高压继电器测试拓扑结构可满足目前电动汽车上继电器所有故障(粘连、常开和驱动故障)的注入,并在集成hil测试台架上,可方便进行在不同工作模式(dut处于放电、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模式)下进行故障的注入,并在hil上位机上通过控制数字量输出板卡的do通道一键即可进行高压继电器故障注入,也可以借助hil自动测试软件(ecu-test/niteststand/automationdesk)通过hil平台控制相应的do信号进行自动化测试,避免高压继电器测试台架人为设定故障导致的高压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正继电器、1.1—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2—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3—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2—主负继电器、2.1—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2—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3—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3—预充继电器、3.1—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2—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3—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4—快充正继电器、4.1—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2—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3—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5—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1—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2—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3—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6—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1—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2—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3—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7—慢充继电器、7.1—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2—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3—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8—加热继电器、8.1—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2—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3—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9—电池包、10—主正电压采样端、10.1—主负电压采样端、10.2—加热正电压采样端、10.3—快充正电压采样端、10.4—第一快充负电压采样端、10.5—第二快充负电压采样端、10.6—慢充正电压采样端、11—预充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基于hil台架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系统,它包括电池包9和主正继电器1,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正极,它还包括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和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一端,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电压采样端10,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两端;

主正继电器1的线圈一端接入主正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继电器1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一端,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正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线圈一端连接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主负继电器2、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1、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2和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2.3,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负极,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2的常闭触头一端,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负电压采样端10.1,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2.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两端;

主负继电器2的线圈一端接入主负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负继电器2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1的常闭触头一端,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主负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1的线圈一端连接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2.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2的线圈一端连接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2.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2.3的线圈一端连接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主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2.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预充继电器3、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1、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2和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3.3,预充继电器3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正极,预充继电器3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2的常闭触头一端,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通过预充电阻11连接主正电压采样端10,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3.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预充继电器3的常开触头两端;

预充继电器3的线圈一端接入预充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预充继电器3的线圈另一端连接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1的常闭触头一端,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预充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1的线圈一端连接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预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3.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2的线圈一端连接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预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3.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3.3的线圈一端连接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预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3.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快充正继电器4、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1、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2和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4.3,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主正电压采样端10,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2的常闭触头一端,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快充正电压采样端10.3,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4.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两端;

快充正继电器4的线圈一端接入快充正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快充正继电器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1的常闭触头一端,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快充正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1的线圈一端连接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快充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4.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2的线圈一端连接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快充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4.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4.3的线圈一端连接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快充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4.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1、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2和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5.3,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主负电压采样端10.1,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2的常闭触头一端,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电压采样端10.4,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5.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的常开触头两端;

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的线圈一端接入第一快充负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1的常闭触头一端,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1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一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5.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2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一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5.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5.3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一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5.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1、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2和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6.3,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负极,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2的常闭触头一端,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电压采样端10.5,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6.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的常开触头两端;

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的线圈一端接入第二快充负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1的常闭触头一端,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1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二快充负驱动故障继电器6.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2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二快充负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6.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6.3的线圈一端连接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第二快充负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6.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慢充继电器7、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1、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2和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7.3,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正极,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2的常闭触头一端,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慢充正电压采样端10.6,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7.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两端;

慢充继电器7的线圈一端接入慢充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慢充继电器7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1的常闭触头一端,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慢充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1的线圈一端连接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慢充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7.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2的线圈一端连接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慢充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7.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7.3的线圈一端连接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慢充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7.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加热继电器8、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1、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2和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8.3,加热继电器8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电池包9正极,加热继电器8的常开触头另一端连接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2的常闭触头一端,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2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加热正电压采样端10.2,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8.3的常开触头两端分别连接在加热继电器8的常开触头两端;

加热继电器8的线圈一端接入加热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加热继电器8的线圈另一端连接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1的常闭触头一端,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1的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加热继电器的低边驱动线,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1的线圈一端连接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加热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8.1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2的线圈一端连接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加热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8.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8.3的线圈一端连接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线,加热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8.3的线圈另一端接地。

一种上述系统的高压继电器诊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初始状态下,即各个继电器的触头处于初始状态,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首先hil系统上电,系统初始继电器状态正常,自检成功,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

步骤1.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主负继电器2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步骤2: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断开,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和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再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报文指令,bms收到下高压指令后,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断开,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断开,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断开,并判断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

步骤3:在初始状态下,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

步骤3.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步骤4: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处于默认断开状态、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处于默认闭合状态,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

步骤5:在初始状态下,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

步骤5.1: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上高压请求can报文,bms进入行车模式上高压流程,即控制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慢充机(obc)发送慢充插枪信号(cc/cp信号),使bms进入慢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快充机(ofc)发送快充插枪信号(cc2信号),使bms进入快充模式上高压流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判断此时bms发送的整车can报文是否上报相应的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步骤6: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将电池包处于行车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交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慢充继电器7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通过hil仿真测试系统控制bms处于直流充电模式下,即主正继电器1的常开触头闭合,主负继电器2的常开触头闭合,同时,快充正继电器4的常开触头闭合,进行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注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的常闭触头断开,主正常开故障注入继电器1.2的常闭触头默认闭合,主正粘连故障注入继电器1.3的常开触头默认断开,行车上高压完成后,若通过hil系统控制主正驱动故障注入继电器1.1常闭触头断开,由于高压回路会异常断开,此时,不需要hil仿真测试系统模拟整车vcu发送下高压指令,bms应该会自动检测出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

利用上述步骤1~6的方法可以分别进行主负继电器2、预充继电器3、快充正继电器4、第一快充负继电器5、第二快充负继电器6、慢充继电器7和加热继电器8的上高压前后的主正继电器粘连故障测试、主正继电器常开故障测试、主正继电器驱动故障测试。

利用上述操作能快速、有效和安全的对电动汽车的高压继电器所有可能出现故障检测算法在实际装车前进行仿真测试和验证,避免实车或传统台架测试高压继电器对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和车辆损坏。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