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2007发布日期:2019-12-21 03: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产品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往往需要对现浇混凝土的楼板厚度进行测量。现如今通常采用无损方法进行测量,利用电磁波运动学、动力学原理和现代电子技术原理制作的楼板测厚仪进行检测。随着现代社会建筑的发展,安全性成为人们的首要考虑,因此市场上的楼板测厚仪被用于测量楼板厚度的过程中,其准确性精度需要得到完全保证,以保证工程质量的绝对安全,避免楼板因质量不达标而出现的安全问题。

所以针对楼板测厚仪的精度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市面上没有相对应的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装置,传统的楼板测厚仪的检测,国内的都是通过检测人员人工增加或者减少标准块/水泥浇铸块的方式搭建检测平台,完成对楼板测厚仪的检测,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第一竖直立柱腔体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的内侧由上至下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竖直立柱腔体的内侧由上至下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内分别设有一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二平板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平板的上端设有槽块,所述槽块的中央沿前后方向设有槽口,所述槽块与第二平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的外侧设有传动装置箱,所述传动装置箱的上方设有数据台,所述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台连接,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平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平板的上方设有通风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竖直直线滑杆,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竖直直线滑杆,所述第一竖直直线滑杆上设有第一直线滑头,所述第一直线滑头的内侧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平板连接,所述第二竖直直线滑杆上设有第二直线滑头,所述第二直线滑头的内侧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平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光栅尺,所述光栅尺的前后两侧通过螺钉与第一竖直立柱腔体前后两侧内壁固定,所述第一直线滑头的外侧与光栅尺上的光栅头连接,所述光栅尺的竖直中轴上设有尺杆内槽,所述光栅头沿着尺杆内槽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箱包括光电编码器、伺服驱动器、采集控制器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为伺服驱动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柜包括通风天窗和滚珠丝杆,所述通风天窗位于通风柜的上端,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与通风柜上部的内壁连接,所述滚珠丝杆沿横向设置,所述滚珠丝杆上套接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下端设有金属细杆,所述金属细杆的下端设有发射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细杆为可拉伸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探头在第一平板上的来回移动,实现自动移动扫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可作为工程质量检验机构和楼板测厚仪生产厂家、使用单位对其测量精度检验的标准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保证楼板测厚仪的投入使用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动装置箱内部局部示意图;

图4为第二平板与光栅尺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通风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风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检测机构的检测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传动装置箱、3第一竖直立柱腔体、4第二竖直立柱腔体、5第一滑动槽、

6第二滑动槽、7第二平板、8第一连接块、9第一平板、10槽块、

11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12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13数据台、14第二连接块、

201光电编码器、202伺服驱动器、203采集控制器、204伺服电机、

15通风柜、1502滚珠丝杆、1503丝杆螺母、1504金属细杆、1505发射探头、

303光栅尺、3031光栅头、3032尺杆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楼板测厚仪自动检测机构,如图1所示,传动装置箱2的四个角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紧贴传动装置箱2旁边的分别是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

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内侧的竖直平面分别从上至下设有第一滑动槽5和第二滑动槽6,第二平板7通过第一连接块8与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的内部连接,第一连接块8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5上下滑动,如图2所示,第二平板7通过第二连接块14与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内部连接,在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6上下滑动,在第二平板7上表面与短边平行的中轴线两端置有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11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12,所述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11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12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台13连接,所述数据台13置于传动装置箱2上。

在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11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上方设有一开有长方体槽口的槽块10,槽块10与第二平板7通过螺钉连接,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的上部通过第一平板9连接固定,且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和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的上表面与第一平板9上表面共面,第一平板9的上方设有一通风柜式装置15。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装置箱2包括光电编码器201、伺服驱动器202、采集控制器203和伺服电机204,所述伺服电机204为伺服驱动器202供电。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中包含第一竖直直线滑杆301,第二竖直立柱腔体4中包含第二竖直直线滑杆401,所述第一滑杆301上第一直线滑头302内测端通过第一连接块8与第二平板7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401上第二直线滑头402内测端通过第二连接块14与第二平板7相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滑头302外侧端与内部的光栅尺303上的光栅头3031相组接,所述光栅尺303竖直中轴上设有尺杆内槽3032,供光栅头3031在上来回移动,当第二平板7置物工作并且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8、直线滑头302带动光栅头3031在尺杆内槽3032上移动,通过光栅尺303安装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能够精确得出移动距离,所述光栅尺303还包括veratus编码器3033,设置分辨率counts/32mm,本装置中使用的是0.1μm的光栅编码器,所以写入320000数值,所述光栅尺303的两端通过螺钉与第一竖直立柱腔体3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通风柜15的其上方设有一滚珠丝杆1502,滚珠丝杆1502通过通风柜15两端的轴承支撑,滚珠丝杆1502上设有一丝杆螺母1503,丝杆螺母1503可在滚珠丝杆1502上来回滑动,所述丝杆螺母1503下方通过一可拉伸的金属细杆1504与发射探头1505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1.1、操作相应的配套软件,点击进入工作界面,并且点击上升或者下降按钮,使得第二平板7移动到随机的中间的某个位置,将某一直径为10mm的钢筋样品放置开有长方体槽口的槽块10上,软件用labview编写。

1.2、点击上升按钮,使得第二平板7上升,至第一薄膜压力传感器11和第二薄膜压力传感器12刚好有反馈数据,软件弹出零点提示时,此时标准块上表面与第一平板9下表面刚好接触,停止上升。

1.3、点击下降按钮,使得第二平板7下降,下降到中间某个随机位置的时候,点击停止按钮,使得第二平板7停止运动。

1.4、点击扫描按钮,使得发射探头1505扫描装置开始自动工作,让发射探头1505从第一平板9的一端匀速移动至另一端,当发射探头1505的发射信号波形在显示器上显示有最大波动变化时,说明此为发射探头1505移动至与实验钢筋的距离达到最短,读出楼板测厚仪中的检测数据为49.60mm,并与光栅尺303反馈到软件上的其位移数据50.010mm做比较。

1.5、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别放置直径为18mm和25mm的钢筋进行检测,并得出检测数据和反馈数据。

1.6、通过检测数据和光栅尺303反馈数据得出所有测量精度后,将测量误差与《jjf1224-2009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规范》国标相比较,检定该楼板测厚仪是否合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