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3889发布日期:2020-01-18 04: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2),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设置有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

所述柔性电路板(2)卡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柔性电路板(2)折弯设置,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分别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折弯后的内部的两相对面,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的相对面之间构成微流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侧卡槽(11)和下侧卡槽(12);

所述上侧卡槽(11)分为左侧上卡槽(111)和右侧上卡槽(112),所述左侧上卡槽(111)和右侧上卡槽(112)之间的位置空缺;

所述下侧卡槽(12)分为左侧下卡槽(121)和右侧下卡槽(122),所述左侧下卡槽(121)和右侧下卡槽(122)之间的位置空缺;

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表面设置;

所述工作电极(21)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宽方向的中部,所述工作电极(21)的两侧的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边部分别卡入所述左侧上卡槽(111)和右侧上卡槽(112);

所述对电极(22)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宽方向的中部,所述对电极(22)的两侧的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边部分别卡入所述左侧下卡槽(121)和右侧下卡槽(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端伸出支撑臂(5),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折弯处贴合所述支撑臂(5)的尾端,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折弯部分的内侧的两个面分别贴合所述支撑臂(5)的上下两个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微型组装时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5)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的上侧卡槽(11)和下侧卡槽(12)之间向后伸出;

所述支撑臂(5)上设置有卡接槽口(51),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设置有信号处理模块(23),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3)卡入所述卡接槽口(5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21)的两侧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构成所述微流道(3)的分支流道(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卡槽(11)和下侧卡槽(12)之间的壁体向中部伸出支撑滤网(8),所述支撑滤网(8)与所述壁体的连接部设置有过渡切角(9),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设置有与所述过渡切角(9)适配的缺角;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滤网(8)的两侧,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50~30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工作电极(21)和一个所述对电极(22)构成一个传感器单元;

传感器单元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两个传感器单元之间构成液体容纳微槽(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过孔(13),所述过孔(13)位于所述微流道(3)的出口处;所述微流道(3)设置有入口,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微流道(3)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材料。

9.一种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硬结合板(6),所述软硬结合板(6)上设置有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

所述软硬结合板(6)折弯设置,所述软硬结合板(6)卡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软硬结合板(6)折弯部位为软性线路板(63),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分别位于所述软硬结合板(6)折弯后的内部的两相对面,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相对设置,所述工作电极(21)和对电极(22)之间构成微流道(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微型组装式生物传感器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结合板(6)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硬质线路板(61)和第二硬质电路板(62),所述工作电极(21)位于所述第一硬质线路板(61);所述对电极(22)位于所述第二硬质线路板(6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