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3158发布日期:2019-12-17 14:4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低压电力线台区接线拓扑图绘制的信号发送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低压电力台区拓扑图的绘制成为了一种基本的需求。有了拓扑图,就能实现精准计算台区线损、故障查找、窃电定位等功能。低压电力线台区接线复杂,靠人工绘制拓扑图,工作量大,且不准确。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自动精确绘制台区拓扑图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如果此电路受干扰触发启动,将会造成此电路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在无触发信号时,触发回路处于低阻状态,可将干扰信号直接释放掉,从而保证电流信号发送电路不会误触发启动;本发明发送信号稳定,无误触发,不再发生电路烧毁现象,绘制拓扑图准确,达到预期效果,在精益化台区管理中应用更为准确、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包括cpu、负载电阻r7、可控硅k1、电容c1、电阻r1和可控硅触发电路;交流电源的火线l通过保险管f1与负载电阻r7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k1的a极相连,可控硅k1的k极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n,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后并接到可控硅的a极、k极之间;

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直流工作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所述cpu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c极连接电阻r2;所述cpu还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c极分别连接电阻r5、三极管q4的b极,所述三极管q4的c极分别与电阻r2、可控硅k1的g极相连,三极管q4的e极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n。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k1为功率控制器件,可控硅k1用于发送电流的开通与关断。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k1的g极为触发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2与可控硅k1的g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并组成保护电路,防止可控硅k1被尖脉冲击穿。

进一步的,所述cpu处连接低压交流电压过零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e极、电阻r5分别连接直流电源vcc。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2的e极、三极管q3的e极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在无触发信号时,触发回路处于低阻状态,可将干扰信号直接释放掉,从而保证电流信号发送电路不会误触发启动;本发明发送信号稳定,无误触发,不再发生电路烧毁现象,绘制拓扑图准确,达到预期效果,在精益化台区管理中应用更为准确、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本发明采用低压交流电压过零检测技术,精确检测交流电压的过零点;

其二,可控硅k1为功率控制器件,可控硅k1用于发送电流的开通与关断;采用可控硅k1,在交流电压过零点附近触发导通可控硅k1,从而发送大电流;

其三,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直流工作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采用低阻抗的可控硅触发电路,提高抗干扰能力,防止误触发;

其四,保险管f1的作用是预防短路;负载电阻r7,决定了本信号发送电路的电流大小;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组成保护电路,防止可控硅k1被尖脉冲击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包括cpu、负载电阻r7、可控硅k1、电容c1、电阻r1和可控硅触发电路;交流电源的火线l通过保险管f1与负载电阻r7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k1的a极相连,其中,保险管f1的作用是预防短路;负载电阻r7,决定了本信号发送电路的电流大小;可控硅k1的k极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n,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后并接到可控硅的a极、k极之间;本发明中,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组成保护电路,防止可控硅k1被尖脉冲击穿;

本发明中,采用低阻抗的可控硅触发电路,提高抗干扰能力,防止误触发;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直流工作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所述cpu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c极连接电阻r2;所述cpu还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b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c极分别连接电阻r5、三极管q4的b极,所述三极管q4的c极分别与电阻r2、可控硅k1的g极相连,三极管q4的e极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n。对应图2来讲,在图1中当无触发脉冲时,cpu与电阻r4连接处为低电平,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2的c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c极输出低电平,即表示无触发脉冲输出;同时,cpu与电阻r6连接处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3的c极因直流电源vcc和电阻r5提供电流而处于高电平,其高电平又使三极管q4导通,从而使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对地接通,使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对地处于低电阻状态,外界对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的干扰信号被三极管q4释放,保证了可控硅k1不被误触发;当有触发脉冲时,cpu与电阻r4连接处为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c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c极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2限流,为可控硅k1提供触发脉冲;同时,cpu与电阻r6连接处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3的c极为低电平,其低电平又使三极管q4截止,从而使三极管q1提供的脉冲电流只能从可控硅k1的g极、k极流过,这样就将可控硅k1触发导通了。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串联并组成保护电路,防止可控硅k1被尖脉冲击穿。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e极、电阻r5分别连接直流电源vcc。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2的e极、三极管q3的e极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k1为功率控制器件,可控硅k1用于发送电流的开通与关断。采用可控硅k1,在交流电压过零点附近触发导通可控硅k1,从而发送大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k1的g极为触发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2与可控硅k1的g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cpu处连接低压交流电压过零检测装置。本发明采用低压交流电压过零检测技术,精确检测交流电压的过零点。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则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直流工作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当无触发脉冲时,cpu与电阻r4连接处为低电平,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2的c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c极输出低电平,即表示无触发脉冲输出;同时,cpu与电阻r6连接处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3的c极因直流电源vcc和电阻r5提供电流而处于高电平,其高电平又使三极管q4导通,从而使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对地接通,使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对地处于低电阻状态,外界对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的干扰信号被三极管q4释放,保证了可控硅k1不被误触发;

当有触发脉冲时,cpu与电阻r4连接处为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c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c极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2限流,为可控硅k1提供触发脉冲;同时,cpu与电阻r6连接处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3的c极为低电平,其低电平又使三极管q4截止,从而使三极管q1提供的脉冲电流只能从可控硅k1的触发端g极、k极流过,这样就将可控硅k1触发导通了。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波形示意图,图中所示:a点为交流220v电压的波形;b点为交流电压的过零点;c点为可控硅k1的触发脉冲,其在交流电压正半周,距交流电过零点b提前一定的时间,开始触发,于是可控硅k1开始导通,到交流电过零点b时,可控硅k1自然关断;d点为可控硅k1触发导通后的电流波形,就是本电流信号发送电路所发送的电流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台区的电流信号发送电路,在无触发信号时,触发回路处于低阻状态,可将干扰信号直接释放掉,从而保证电流信号发送电路不会误触发启动;本发明发送信号稳定,无误触发,不再发生电路烧毁现象,绘制拓扑图准确,达到预期效果,在精益化台区管理中应用更为准确、广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