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3643发布日期:2020-04-03 19:2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氟异丁腈作为一种新型绝缘气体,可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器设备中作为绝缘介质。用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做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在出厂时需要进行定量检漏,以判断该电气设备的年泄漏率是否满足出厂要求。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漏时,还需要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根据气压情况开展检漏工作,以判断具体的泄漏点。全氟异丁腈气体作为新型绝缘气体介质,属微毒性气体。然而,在利用检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漏的过程中,检漏仪抽取待测气体并进行检测,检测后直接将气体排空,这样一来,气体会集聚在生产车间内,由于电气设备生产车间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若检测后的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较大时,全氟异丁腈气体的毒性会直接作用于工作人员,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漏时若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含量较大时直接排出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进行的检测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该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包括:气体检测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其中,气体检测装置的入口用于接收待测气体,气体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一出口用于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时,将无害气体输出;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将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气体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并处理有害气体;气体处理装置的出口与气体检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还用于接收并检测处理后的有害气体。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还包括:调压机构;其中,调压机构的入口与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接,调压机构的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调压机构用于调节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二出口处的压力。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调压机构包括:缓冲罐、第一阀门、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加压装置;其中,缓冲罐与加压装置串联连接,缓冲罐的入口与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接,加压装置的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加压装置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增压;第一阀门设置于缓冲罐与加压装置之间的管道;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缓冲罐,用于检测缓冲罐内的压力,以调节第一阀门的开度,进而调节气体检测装置的第二出口处的压力。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抽取待测气体的抽气泵、用于检测待测气体的气体检测仪和检测三通阀;其中,气体检测仪的入口与抽气泵相连接,气体检测仪的出口与检测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接,检测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用于将无害气体输出;检测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过调压机构与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以将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流量计;其中,流量计设置于抽气泵与气体检测仪的入口之间的管道,用于检测输送至气体检测仪内的气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吸附机构和处理三通阀;其中,调压机构还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加压;吸附机构的入口与调压机构的出口相连接,吸附机构用于接收并吸附加压后的有害气体;吸附机构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接,处理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抽气泵与气体检测仪之间的管道相连通,以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仪中进行检测;处理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用于抽真空,以使吸附机构进行负压再生。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阀门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其中,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吸附机构,用于检测吸附机构内的压力;第二阀门设置于吸附机构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的入口之间的管道,用于在吸附机构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之前呈关闭状态,并在高于预设压力时呈打开状态;并且,抽气泵用于在吸附机构内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门的开度根据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仪中的流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中,吸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连接的吸附柱;其中,置于首端的吸附柱的入口与调压机构的出口相连接,置于末端的吸附柱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接。

本发明中,气体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继续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中检测,若为无害气体则输出,若为有害气体继续处理并检测,直至检测为无害气体排空为止,这样一来,即使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经过气体处理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多次处理检测,能够使得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处理,使得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这样从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输出的均是无害气体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避免了环境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漏时若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含量较大时直接排出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进行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检测步骤,抽取待测气体,并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处理步骤,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第二检测步骤,对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输出步骤,若检测后仍为有害气体,重复处理步骤和第二检测步骤,直至处理后的有害气体在检测后为无害气体时,将无害气体输出。

进一步地,上述检测方法中,处理步骤中,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将无害气体输出。

本发明中,通过将待测气体进行多次处理后检测的循环操作,使得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其内的有害物质被处理,能够将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包括:气体检测装置1和气体处理装置2。其中,气体检测装置1的入口用于接收待测气体,气体检测装置1用于对接收到的待测气体进行检测,以检测待测气体是否为有害气体。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一出口用于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时,将无害气体输出,即将无害气体排空。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2的入口相连接,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用于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将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

气体处理装置2接收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输送的有害气体,并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气体处理装置2的出口与气体检测装置1的入口相连接,气体处理装置2的出口用于将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1,气体检测装置1还用于接收处理后的有害气体,并对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若气体检测装置1检测出处理后的有害气体为无害气体,则由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一出口输出。若检测出处理后的有害气体仍为有害气体,则由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再次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气体处理装置2再次对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1。按照上述方式重复循环,直至气体检测装置1检测出处理后的有害气体为无害气体,由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一出口输出为止。

具体实施时,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检漏检测,当电气设备中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泄漏时,全氟异丁腈气体会在泄漏点处与大气接触并混合,则待测气体为全氟异丁腈气体与大气的混合气体。这时,气体检测装置1在对混合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的含量进行检测时,若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小于1μl/l,表示为无害气体,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若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大于等于1μl/l,表示为有害气体,认定为该气体对人体有害。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1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继续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1中检测,若为无害气体则输出,若为有害气体继续处理并检测,直至检测为无害气体排空为止,这样一来,即使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经过气体处理装置2和气体检测装置1多次处理检测,能够使得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处理,使得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这样从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输出的均是无害气体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避免了环境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漏时若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含量较大时直接排出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还可以包括:调压机构3。其中,调压机构3的入口与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相连接,调压机构3的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2的入口相连接,调压机构3用于调节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处的压力,以使有害气体能够由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处稳定输出,进而保证气体检测装置1的稳定工作。

具体地,调压机构3可以包括:缓冲罐31、第一阀门32、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和加压装置34。其中,缓冲罐31与加压装置34串联连接,缓冲罐31的入口与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相连接,缓冲罐31的出口与加压装置34的入口相连接,加压装置34的出口与气体处理装置2的入口相连接。缓冲罐31用于接收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输送的有害气体,并对该有害气体进行储存,以及输出有害气体。加压装置34用于接收有害气体,并对该有害气体进行增压。

第一阀门32设置于缓冲罐31与加压装置34之间的管道。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设置于缓冲罐31,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用于检测缓冲罐31内的压力,以调节第一阀门32的开度,则第一阀门32的开度的调节能够实现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处压力的调节。

优选的,加压装置34为气泵,第一阀门32为针阀,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为压差传感器。其中,第一阀门32为针阀,能够进行细微调节,进而便于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处压力的微小调节。

具体实施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的量程-5kpa~+5kpa,第一阀门32的模拟量控制为4-20ma对应阀的开度0-10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调压机构3对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处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得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与缓冲罐31之间的压力差小于预设值,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气体检测装置1的第二出口稳定地输出的有害气体,并避免加压装置34的启动对气体检测装置1造成的流量影响。具体实施时,该预设值为0.3mpa。

继续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1可以包括:抽气泵11、气体检测仪12和检测三通阀13。其中,抽气泵11的入口用于抽取待测气体,抽气泵11的出口与气体检测仪12的入口相连接,气体检测仪12用于接收待测气体,并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以检测待测气体是否为有害气体。气体检测仪12的出口与检测三通阀13的入口相连接,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将无害气体输出。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通过调压机构3与气体处理装置2的入口相连接,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用于将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

具体地,当气体检测仪12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时,检测三通阀13的入口与第一出口导通,第二出口关闭,无害气体经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输出。当气体检测仪12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检测三通阀13的入口与第二出口导通,第一出口关闭,有害气体经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输出。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与缓冲罐31的入口相连接,则有害气体输送至缓冲罐31中,再由缓冲罐31经加压装置34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中。

具体实施时,抽气泵11抽取的待测气体以预设流量稳定地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这样,待测气体的预设流量能够满足气体检测仪12的流量区间,并能够对接收到的气体进行检测。具体实施时,预先调节抽气泵11开度以使待测气体以预设流量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

具体实施时,气体检测仪12为全氟异丁腈气体测量仪。气体检测仪12的流量区间为(240-320)ml/min。具体实施时,气体检测仪12可以对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并显示出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具体含量值,以实现对泄漏的全氟异丁腈气体的定量检测。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抽气泵11抽取待测气体,便于待测气体稳定地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气体检测仪12在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后,通过检测三通阀13来对检测后的待测气体分别输出,便于对有害气体和无害气体分别处理,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继续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1还可以包括:流量计14。其中,流量计14设置于抽气泵11与气体检测仪12的入口之间的管道,流量计14用于检测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内的气体的流量。抽气泵11根据流量计14检测到的气体的流量来调节自身的开度,以使抽取的待测气体以预设流量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这样,通过流量计14的设置,便于抽气泵11的稳定调节,保证气体以预设流量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进而保证满足了气体检测仪12的流量区间,确保了气体检测仪12的正常检测。

继续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气体处理装置2可以包括:吸附机构和处理三通阀22。其中,吸附机构的入口与调压机构3的出口相连接,调压机构3还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加压,以通过增加有害气体的压力来对吸附机构进行增压,以提高吸附效果。吸附机构用于接收加压后的有害气体,并对该加压后的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吸附机构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22的入口相连接,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与抽气泵11和气体检测仪12之间的管道相连通,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用于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进行检测。具体地,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与抽气泵11和流量计14之间的管道相连通,则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经流量计14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

吸附机构是利用其内的吸附剂来对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即对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收,当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就无法进行吸附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了,这时需要将吸附剂进行再生,则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用于抽真空,使得吸附机构内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吸附机构中的吸附剂进行负压再生。

具体地,吸附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吸附柱21。其中,各吸附柱21依次串联连接,置于首端的吸附柱21的入口与调压机构3的出口相连接,即置于首端的吸附柱21与加压装置34的出口相连接。置于末端的吸附柱21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22的入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每个吸附柱21的入口均设置于底部,每个吸附柱21的开口均设置于顶部,每个吸附柱21的内部均填充有吸附剂,吸附剂可以为13x和5a的混合物,两种物质的混合比例为7:3,能够有效吸附分子在(5-10)埃之间的气体,并且,该配比能够高效地对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附。当然,吸附剂也可以为其他物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吸附柱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吸附柱21为两个。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调压机构3对有害气体进行加压,以提高吸附机构内的压力,吸附机构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能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实现了对有害气体的处理。并且,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抽真空,便于吸附机构内吸附剂的负压再生,以提高了吸附机构的吸附效果。以及,调压机构3形成了一个压力维持单元,维持吸附机构内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吸附机构的吸附性能。

继续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气体处理装置2还可以包括:第二阀门23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其中,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设置于吸附机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用于检测吸附机构内的压力。具体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设置于置于末端的吸附柱21,更为具体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设置于置于末端的吸附柱21的顶部,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可以为压差传感器。

第二阀门23设置于吸附机构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22的入口之间的管道,具体地,第二阀门23设置于置于末端的吸附柱21的出口与处理三通阀22的入口之间的管道,第二阀门23在吸附机构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之前呈关闭状态,以阻止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出。并且,第二阀门23在吸附机构内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呈打开状态,以使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出。抽气泵11在吸附机构内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处于关闭状态,则抽气泵11不再抽取待测气体。这时,吸附机构输出的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依次经第二阀门23、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流量计14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进行检测。

第二阀门23在呈打开状态时,第二阀门23的开度根据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的流量进行调节,即根据流量计14检测到的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的流量来调节第二阀门23的开度,以使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以预设流量稳定地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

优选的,第二阀门23为针阀,便于对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的流量进行细微调节。

具体实施时,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的量程0kpa~1000kpa,第二阀门23的模拟量控制为4-20ma对应阀的开度0-10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阀门23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能够稳定地控制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的输送,并保证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以预设流量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确保了气体检测仪12的正常检测。

结合图1和图2,对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的检测过程进行介绍,当电气设备中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泄漏时,全氟异丁腈气体会在泄漏点处与大气接触并混合,则待测气体为全氟异丁腈气体与大气的混合气体。将抽气泵11靠近电气设备潜在漏点,启动抽气泵11,抽取电气设备的漏点处的气体,抽取的气体经过流量计14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气体检测仪12对该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混合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小于1μl/l,则确定为无害气体,无需对其进行处理,将检测三通阀13的入口与第一出口导通,则气体检测仪12将无害气体输出至检测三通阀13中,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排空。

当气体检测仪12检测到混合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大于等于1μl/l且小于10μl/l,确定为空气中存在全氟异丁腈气体泄漏,并且,该气体含量可能对工作人员人身健康有潜在损害,则该泄漏量需要及时报警并吸附处理。将检测三通阀13的入口与第二出口导通,则气体检测仪12将有害气体输出至检测三通阀13中,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输送至缓冲罐31中。同时,启动加压装置34,并根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3检测到的缓冲罐31中的压力调节第一阀门32的开度,以使气体检测仪12的出口处的压力维持一个大气压,以保证有害气体的稳定输出。缓冲罐31中的有害气体经第一阀门32输送至加压装置34中进行增压,加压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吸附机构中,吸附机构中各吸附柱21的吸附剂进行吸附全氟异丁腈分子。加压装置34对有害气体进行加压能够使得吸附柱21内部由一个大气压提高至5个大气压,并能保持0.5mpa的压力。在0.5mpa的压力下,吸附剂能够吸附的全氟异丁腈重量为分子筛自身重量的50%。

在吸附机构由0.1mpa上升至0.5mpa的过程中,大约需要10mim,在这过程中,抽气泵11始终抽取待测气体,气体检测仪12持续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缓冲罐31不断接收并储存有害气体,加压装置34对有害气体进行加压并输送至吸附机构中进行吸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阀门23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二压力检测装置24检测到吸附机构内的压力高于0.5mpa时,关闭抽气泵11,气体检测仪12停止检测待测气体。这时,打开第二阀门23,并将处理三通阀22的入口与第一出口导通,吸附机构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经第二阀门23、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和流量计14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为了满足气体检测仪12的流量范围,根据流量计14检测到的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的流量来调节第二阀门23的开度。

气体检测仪12对吸附后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若检测到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小于1μl/l,确定为无害气体,将该无害气体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排空。若检测到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大于等于1μl/l且小于10μl/l,确定为仍为有害气体,将该有害气体依次经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缓冲罐31、第一阀门32、加压装置34输送至吸附机构中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依次经第二阀门23、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流量计14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进行检测,若检测后全氟异丁腈含量小于1μl/l,确定为无害气体,将该无害气体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排空。若检测后全氟异丁腈含量大于等于1μl/l且小于10μl/l,确定为仍为有害气体,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气体检测仪12检测出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小于1μl/l,将气体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排空为止。

当气体检测仪12检测到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含量大于等于10μl/l,表明吸附机构中各吸附柱21内的吸附剂处于饱和状态,需要吸附剂再生或者更换。这时,将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关闭,将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打开,通过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抽真空,对吸附机构中的吸附剂进行负压再生,或者打开各吸附柱21更换吸附剂。在吸附剂再生或者更换后,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关闭,再生或更换后的吸附剂对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附,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1在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继续输送至气体检测装置1中检测,若为无害气体则输出,若为有害气体继续处理并检测,直至检测为无害气体排空为止,这样一来,即使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经过气体处理装置2和气体检测装置1多次处理检测,能够使得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处理,使得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这样从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输出的均是无害气体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检测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进行的检测方法,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检测步骤s1,抽取待测气体,并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

具体地,检测方法是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进行检测的。参见图1,抽气泵11抽取待测气体,并将待测气体以预设流量稳定地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中进行检测,以检测待测气体是否为有害气体。其中,当全氟异丁腈气体泄漏时,全氟异丁腈气体会在泄漏点处与大气接触并混合,则待测气体为全氟异丁腈气体与大气的混合气体。对待测气体进行检测的是对混合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的含量进行检测时,若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小于1μl/l,表示为无害气体,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若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含量大于等于1μl/l,表示为有害气体,认定为该气体对人体有害。

处理步骤s2,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将无害气体直接输出。

更为具体地,气体检测仪12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无害气体,则将无害气体输出给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直接将无害气体进行排空处理,这时,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处于关闭状态。气体检测仪12若检测到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则将有害气体输出至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由检测三通阀13的第二出口经调压机构3加压后输送至气体处理装置2中,这时,检测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处于关闭状态。

气体处理装置2中的吸附机构接收有害气体,并对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附。

第二检测步骤s3,对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具体地,吸附机构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经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气体检测仪12接收吸附后的有害气体,并对该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以检测吸附后的有害气体是否仍为有害气体。

输出步骤s4,若检测后仍为有害气体,重复处理步骤和第二检测步骤,直至处理后的有害气体在检测后为无害气体时,将无害气体输出。

具体地,若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仍为有害气体,则将吸附后的有害气体再次经调压机构3加压后输送至吸附机构内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有害气体再经处理三通阀22的第一出口输送至气体检测仪12进行再次检测,若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仍为有害气体,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气体检测仪12检测到吸附后的有害气体为无害气体时,将无害气体输出,停止检测处理的循环。

具体实施时,吸附机构是利用其内的吸附剂来对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附,当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就无法进行吸附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了,这时需要将吸附剂进行再生,则处理三通阀22的第二出口用于抽真空,使得吸附机构内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吸附机构中的吸附剂进行负压再生。或者对吸附剂进行更换。吸附剂再生或者更换后继续对有害气体中的全氟异丁腈分子进行吸附。

其中,上述方法中利用到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待测气体进行多次处理后检测的循环操作,使得待测气体为有害气体时其内的有害物质被处理,能够将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避免了环境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检漏仪及检测方法的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