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8047发布日期:2020-02-04 14:20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属于管件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管路在机械、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液压管路因振动、弯曲引起的管路破坏,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在管件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弯曲测试来确保该管件是否具有良好的耐力与密封性能。如在管件承载力矩试验中,管件需满足标准gb/t5135.11-2006沟槽式管接件承载力矩试验;符合标准规定直通管件承载力矩、三通管件承载力矩、偏转角度试验。目前现有的检测装置比较简陋,适应性以及可调整性不强,无法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以及调整性更强的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包括主机底座和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机构,所述主机底座上安装有顶部开口的水槽和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所述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位于水槽的一侧,并且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靠近水槽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可滑动连接在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上,另一端上可拆卸连接有抱箍;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直通管件支撑座,所述直通管件支撑座上端面上可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直通管件的直通管件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电动动作器,力传感器,加长杆和加载压头,所述电动动作器的输出端通过力传感器与加长杆的顶端连接,加长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加载压头。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直通管件支撑块分别通过螺栓锁紧在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和直通管件支撑座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直通管件支撑块的上端面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底座的下方装有可进行平衡调节的支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试验机可进行直通管件和三通管件的承载力矩测试,而且可满足多种试样规格进行测试,适应性以及调整性更强,同时检测结果更准确,疲劳寿命长,动态响应快,检测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件固定结构(夹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进行三通管件测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进行直通管件测试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机底座,2-主机架,3-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4-水槽,5-滑块,6-直通管件支撑座,7-直通管件支撑块,8-抱箍,9-三通管件试样,10-直通管件试样,11-电动动作器(电动缸),12-力传感器,13-加长杆,14-加载压头,15-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包括主机底座1和主机架2,所述主机架2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机构,所述主机底座1上安装有顶部开口的水槽4和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3,所述三通管件固定架滑3座位于水槽4的一侧,并且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3靠近水槽4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一端可滑动连接在三通管件固定架滑座3上,另一端上可拆卸连接有抱箍8;所述水槽4内设置有直通管件支撑座6,所述直通管件支撑座6上端面上可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直通管件的直通管件支撑块7。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电动动作器(电动缸)11,力传感器12,加长杆13和加载压头14,所述电动动作器11的输出端通过力传感器12与加长杆13的顶端连接,加长杆13的底端连接所述加载压头14。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放置直通管件,所述直通管件支撑块7的上端面呈圆弧状。为了便于进行平衡调节,在主机底座1下方装有可进行平衡调节的支脚15。

本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机的测试过程如下:

若检测三通管件,首先调节好滑块之间的间距,调好后用螺栓锁紧固定,接着根据待测试管件选择合适的抱箍,然后将待测试管件通过抱箍进行固定,管件固定位完毕后,通过控制器(wancedtc-500)控制电动动作器进行动作使加载压头对管件进行下压,在下压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测出力矩大小。

若检测直通管件,首先将直通管件支撑座固定或直接放置在水槽内,并调整好位置使其位于加载压头下方,然后将直通管件放置在直通管件支撑块上,管件放置完毕后,通过控制器(wancedtc-500)控制电动动作器进行动作使加载压头对管件进行下压,在下压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测出力矩大小。

综上,在直通管件承载力矩试验时无需拆卸三通管件固定架,操作简洁。且三通管件及偏转角度试验固定采用双抱箍,抱箍间距可调,两种试验均可满足,只需更换抱箍即可,一种管径对应一种抱箍,可满足多种试样规格。另外,设置水槽可防止试验过程中因管件破裂漏水导致主机线路烧坏及水流飞溅影响实验场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