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8522发布日期:2020-05-01 22:1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质检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其意义十分重大。

水质检测仪是水质检测的必要设备,用于了解污水水质,为污水处理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以及为水处理工艺运行提供参考等方面,常规水质检测仪很难在同一时间对不同水深进行取样,降低了采集的工作效率。

如中国专利cn201910519781.8,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水质检测瓶,且每个水质检测瓶均配套设置有一根连通气管、一个第一阀门、一根连通水管和一个第二阀门,且第一阀门均设置在连通气管上,每根第一连通气管均与气管连接,第二阀门均设置在连通水管上,每根连通水管均与水管连接。其通过控制不同水质检测瓶上连接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启与否,能够控制是否向该水质检测瓶内进水,进而实现将不同深度的水质样品输送至不同的水质检测瓶内,从而能够避免不同深度水质样品在同一个水质检测瓶内发生混合。

该专利在检测时需要通过挤压呼吸球来讲水质样品吸入到水质检测瓶中,效率低下,而且检测完毕后,想要将水排出水质检测瓶会比较困难。

虽然该专利能够实现将不同深度的水质样品输送至不同的水质检测瓶内,但是需要调节不同的发明开关,操作步骤繁琐,效率低下,也会容易出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无法取水。

而且在对不同深度的水质样品检测时,水质样品留在水管内,会进入并干扰其他深度水质样品的检测,使得检测准确度较低。

而且该专利只能在岸边进行水质取样,无法取得稍微远离一点岸边的水质样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包括取样装置和检测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从上到下设置在支架的多个样品罐,每个样品罐侧面设有取水口和与取水口配合的盖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架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每个样品罐均连通有排水管,每个排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支架上端设置有安装平台;支架上端设置有安装平台;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上下设置于装置本体内的多个检测罐,每个检测罐上均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包括水质检测头,水质检测头位于检测罐内,每个检测罐一侧均设置有进水管,还包括排空管,排空管分别与每个检测罐连通,每个进水管均通过管接头对应与每个排水管可拆卸连接。

由此,将取样装置和检测装置设置成可拆卸的两个部件,取样装置通过上下设置的多个样品罐,且每个样品罐都有独立的取水口,在取水的时候,先将每个阀门关闭,然后直接将整个取样装置浸入到水中,四面镂空的支架能够降低取样装置浸入水后的浮力,之后通过控制驱动组件同时开启每个样品罐的盖体,能够实现同时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提高了对不同深度水质取样的效率,操作步骤简单,不会出现阀门开启不对应而无法取水的问题;而当取好水质样品后,将取样装置对接安装到检测装置上,可以直接将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排入到检测罐内,排空管能够排出检测罐内的空气,而且还能够在检测完毕后,将检测罐内的水排出,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上侧边缘铰接于取水口上侧边缘,驱动组件驱动盖体绕铰接处旋转来开合于取水口。由此,能够实现驱动组件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驱动组件包括主杆、多个第一连杆、多个第二连杆、复位弹簧、电磁铁、电源和开关,支架设置有导向套,主杆设置于导向套内,且能够沿上下往复移动;每个样品罐的盖体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于主杆,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于主杆,另一端铰接连接于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铰接于盖体下边缘;主杆设置有挡板,复位弹簧套设于主杆,复位弹簧下端抵靠于挡板,上端抵靠于导向套;电磁铁设置于安装平台,主杆上端设置有与电磁铁配合的金属块,电源设置于安装平台且为电磁铁供电,开关能控制电磁铁启动和关闭。由此,使用时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吸引主杆向上移动,主杆再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联动,能够实现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杆体,杆体一端铰接于安装平台,杆体相对于支架能做90°旋转,开关设置于杆体远离支架的一端。由此,在使用时可以将杆体旋转展开,抓住杆体的自由端,能够对稍微远离岸边的水质取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上端的安装平台侧边设有一对固定把手。由此,使用时可以两手抓住两个固定把手来移动取样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边缘设有密封圈。由此,能够提高盖体与取水口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底部设置有重力块。由此,方便取样装置更容易浸入到水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水口位于样品罐侧面上部。由此,更加方便水进入到样品罐内,且当需要将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放出到水质检测设备中时,只需要打开每个盖体,即可方便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体远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握把。由此,方便抓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本体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卡扣,支架侧边设有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由此,在取好水质样品后,可以先通过卡扣来挂在检测装置上,然后方便进行排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侧边设有能够供杆体卡固的抱箍。由此,方便杆体的收纳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平台上方设有密封罩。由此,防止安装平台上进水,损坏电源和电磁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上端设置有浮体,浮体位于安装平台下方。由此,当取样装置浸入到水中时,浮体能够提供浮力,减少使用时所花费的力气,也可以保持安装平台上部位于水面上,不会浸入到水中。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水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杆体旋转90°,打开杆体;

步骤2,抓住杆体的端部的握把,将取样装置移动到远离岸边处的水面上,然后将取样装置逐渐浸入的水中,当取样装置浸入到安装平台位于水面处,停止浸入;

步骤3,按下开关,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吸引主杆向上移动,主杆再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联动,同时开启每个盖体,多个样品罐进行不同深度的水质样品取样;

步骤4,当取样结束时,再次按下开关,关闭电磁铁,电磁铁松开主杆,主杆通过复位弹簧向下移动,同时关闭每个盖体,然后从水中取出取样装置;

步骤5,收起杆体,将取样装置通过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挂在检测装置上,然后将排水管对应进水管通过管接头连通;

步骤6,再次启动电磁铁,打开盖体,然后将每个阀门开启,样品罐中的水质样品流入对应的检测罐内,通过水质检测仪进行检测;

步骤7,检测结束后拆除取样装置,然后将检测装置倒立,将检测罐内的水从排空管排出。

由此,能够对湖中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同时取样,且相互之间没有干扰,提高对不同深度的水质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水质检测系统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水质检测系统的取样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水质检测系统的取样装置的排水管局部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水质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水质检测系统的取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包括取样装置1和检测装置4,取样装置1包括支架101、以及从上到下设置在支架101的多个样品罐102,支架101可以是通过多根杆子搭建而成,每个样品罐102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样品罐102可以焊接固定在支架101上。

每个样品罐102侧面均设有取水口103和与取水口103配合的盖体104。取水口103可以开设于样品罐102侧面上部,盖体104上侧边缘铰接于取水口103上侧边缘。由此,更加方便水进入到样品罐内,且当需要将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放出到水质检测设备中时,只需要打开每个盖体,即可方便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流出。

取样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01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104;每个样品罐102底部均连通有排水管105,每个排水管105上均法兰设置有阀门106,阀门106可以设置位于样品罐102底部处;支架101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平台111。

检测装置4包括装置本体41和上下固定设置于装置本体41内的多个检测罐42,每个检测罐42上均固定设置有水质检测仪43,水质检测仪43包括水质检测头44,水质检测头44伸入检测罐42内,且位于检测罐42内顶部,每个检测罐42一侧均连通设置有进水管45,还包括排空管46,排空管46侧边分别通过水管与每个检测罐42顶部连通,每个进水管45均通过管接头47对应与每个排水管105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主杆21、多个第一连杆22、多个第二连杆23、复位弹簧24、电磁铁31、电源32和开关33,支架101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套107,多个导向套107依次上下排列设置,主杆21可活动穿设于导向套107内,且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每个样品罐102的盖体104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连接于主杆21,第一连杆22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主杆21,且位于盖体104上方,第一连杆22另一端铰接连接于第二连杆23一端,第二连杆23另一端铰接于盖体104下边缘。主杆21固定设置有挡板26,复位弹簧24套设于主杆21,复位弹簧24下端抵靠于挡板26,上端抵靠于导向套107,在本实施例中,挡板26和复位弹簧24均位于最上面一个导向套107下方;电磁铁31固定设置于安装平台111,主杆21上端固定嵌设有与电磁铁31配合的金属块27,电源32固定设置于安装平台111且为电磁铁31供电,电源可以是锂电池或干电池,电磁铁31、电源32和开关33相互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开关33能控制电磁铁31启动和关闭。由此,使用时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吸引主杆向上移动,主杆再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联动,能够实现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还包括杆体110,杆体110一端通过90°铰链铰接于安装平台111,杆体110相对于支架101能做90°旋转,开关33安装于杆体110远离支架10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展开的杆体,在使用时可以将杆体旋转展开,抓住杆体的自由端,能够对稍微远离岸边的水质取样。

装置本体4上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卡扣48,支架101侧边固定设有与第一卡扣48能够挂载配合的第二卡扣116。由此,在取好水质样品后,可以先通过卡扣来挂在检测装置上,然后方便进行排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连接。

支架101上端的安装平台111侧边固定安装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把手108。由此,使用时可以两手抓住两个固定把手来移动取样装置。

盖体104边缘嵌设或套设有密封圈。由此,能够提高盖体与取水口之间的密封性。

支架101底部固定设置有重力块109。由此,方便取样装置更容易浸入到水中。

杆体110远离支架101的一端一体形成有握把112。由此,方便抓取。

支架101侧边固定安装有能够供杆体110卡固的抱箍113。由此,方便杆体的收纳固定。

安装平台111上方设有密封罩114,密封罩114下部开口边缘嵌设有密封圈,密封罩1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111上。由此,防止安装平台上进水,损坏电源和电磁铁。

支架101上端固定设置有浮体115,浮体115位于安装平台111下方,浮体115可以是塑料泡沫。由此,当取样装置浸入到水中时,浮体能够提供浮力,减少使用时所花费的力气,也可以保持安装平台上部位于水面上,不会浸入到水中。

此外取样装置整体长度可以是50cm-200cm,由此,方便携带和使用。

由此,将取样装置和检测装置设置成可拆卸的两个部件,取样装置通过上下设置的多个样品罐,且每个样品罐都有独立的取水口,在取水的时候,先将每个阀门关闭,然后直接将整个取样装置浸入到水中,四面镂空的支架能够降低取样装置浸入水后的浮力,之后通过控制驱动组件同时开启每个样品罐的盖体,能够实现同时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提高了对不同深度水质取样的效率,操作步骤简单,不会出现阀门开启不对应而无法取水的问题;而当取好水质样品后,将取样装置对接安装到检测装置上,可以直接将样品罐内的水质样品排入到检测罐内,排空管能够排出检测罐内的空气,而且还能够在检测完毕后,将检测罐内的水排出,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水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杆体旋转90°,打开杆体;

步骤2,抓住杆体的端部的握把,将取样装置移动到远离岸边处的水面上,然后将取样装置逐渐浸入的水中,当取样装置浸入到安装平台位于水面处,停止浸入;

步骤3,按下开关,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吸引主杆向上移动,主杆再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联动,同时开启每个盖体,多个样品罐进行不同深度的水质样品取样;

步骤4,当取样结束时,再次按下开关,关闭电磁铁,电磁铁松开主杆,主杆通过复位弹簧向下移动,同时关闭每个盖体,然后从水中取出取样装置;

步骤5,收起杆体,将取样装置通过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挂在检测装置上,然后将排水管对应进水管通过管接头连通;

步骤6,再次启动电磁铁,打开盖体,然后将每个阀门开启,样品罐中的水质样品流入对应的检测罐内,通过水质检测仪进行检测;

步骤7,检测结束后拆除取样装置,然后将检测装置倒立,将检测罐内的水从排空管排出。

由此,能够对湖中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同时取样,且相互之间没有干扰,提高对不同深度的水质检测的准确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包括主杆21、多个第一连杆22、多个第二连杆23、复位弹簧24和活动把手25,支架101设置有导向套107,主杆21设置于导向套107内,且能够沿上下往复移动;每个样品罐102的盖体104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连接于主杆21,第一连杆22一端固定连接于主杆21,另一端铰接连接于第二连杆23一端,第二连杆23另一端铰接于盖体104下边缘;主杆21设置有挡板26,复位弹簧24套设于主杆21,复位弹簧24下端抵靠于挡板26,上端抵靠于导向套107;活动把手25连接于主杆21上端,活动把手25位于其中一个固定把手108下方。由此,使用时通过抓住活动把手将主杆向上拉动,主杆再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联动,能够实现同时开启或关闭每个盖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