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825发布日期:2019-10-08 19:3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一般先对水质进行采样,确定好水质组分,然后因地制宜地进行采样,一般地水质采样器均可以对水质进行良好地采样,但是再深一步地对水质过往研究就需要对水底淤泥进行研究。现有采样装置多适用于浅水采样,当水深较高时不便于使用。

如申请号为CN201620674979.5的一种水库淤泥采样装置,采用其记载的方案虽能获得完整性较好的竖直淤泥层,对于水库水质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其限制条件较大,若在深水区域取样时需要将其尺寸设计的足够长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尺寸过长时,在获取样本时使用将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用于解决在深水区不便于取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包括外框体和可弯曲的挡板,所述外框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框体顶端设有沉降块,所述沉降块为铅块,所述沉降块上连接有主绳,所述外框体的相对两侧的底端均设有插片,所述外框体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安装有多个弹簧,所述挡板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另一端穿出外框体,所述插片上开设有弧形卡槽,其中,弧形卡槽与安装腔连通,所述挡板两侧活动卡设在弧形卡槽内,所述外框体外壁于安装腔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框体外壁上安装有与第一扣件相对应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上连接有副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插片为半圆结构,所述插片底端的棱边设有倒角。减小插片底端与淤泥之间的受力面积,便于插片插入淤泥内进行取样。

进一步,所述外框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滤孔。在取样完成将外框体拉出时,通过滤孔可将外框体内多余水体滤出,降低整体重量。

进一步,所述主绳上设有弹性套环,所述主绳与副绳均穿设于弹性套环内。通过弹性套环可对主绳和副绳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弹性套环与第二扣件之间部分的副绳处于松动状态,避免在下放外框体时触动副绳导致第二扣件触发,使挡板弹出,进而无法正常取样。

进一步,所述第一扣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挂扣,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滑动板连接,所述外框体上安装有铰接柱,所述第二扣件铰接于铰接柱上,所述第二扣件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挂扣,所述副绳固定于第二连接柱上。

进一步,所述弹簧的形变长度大于挡板的长度。可使挡板完成将外框体下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外框体插入淤泥内,再拉动第二扣件,可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脱离,滑动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挡板推出将外框体底部封闭,可获取淤泥样本,同时在多个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增加对滑动板的推力,减小了挡板无法正常推出将外框体封闭的可能性;

2、主绳的设计可将外框体沉入水底,并在沉降块的重力作用下使外框体插入淤泥内,副绳的设计可使操作人员在水面拉动第二扣件,再通过主绳即可将封闭的外框体拉出水面获得水底淤泥样本,使用方便,适用于在水深较大的环境中进行淤泥取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外框体1、插片2、弧形滑槽21、倒角22、沉降块3、安装腔41、滑动板42、弹簧43、挡板44、滑槽45、第一连接柱46、第一挂扣47、铰接柱51、第二连接柱52、第二挂扣53、滤孔6、主绳71、副绳72、弹性套环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包括外框体1和可弯曲的挡板44,外框体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外框体1侧壁上开设有滤孔6,外框体1顶端设有沉降块3,沉降块3为铅块,沉降块3上连接有主绳71,外框体1的相对两侧于底端设有插片 2,其中,插片2为半圆结构,插片2底端的棱边设有倒角22,用于减小插片底端与淤泥之间的受力面积,便于插片插入淤泥内进行取样。

外框体1内开设有安装腔41,安装腔41内安装有滑动板42,滑动板42上安装有多个弹簧43,挡板44一端与滑动板42连接、另一端穿出外框体1,插片2上开设有弧形卡槽21,且弧形卡槽21与安装腔41向连通,挡板44两侧活动卡设在弧形卡槽21内,其中,弹簧43 的形变长度大于挡板44的长度,外框体1外壁于安装腔41处开设有滑槽45,滑槽45内设有第一扣件,第一扣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柱46和第一挂扣47,第一连接柱46与滑动板42连接,外框体1上安装有铰接柱51,第二扣件铰接于铰接柱51上,外框体1外壁上安装有与第一扣件相对应的第二扣件,第二扣件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接柱52 和第二挂扣53,副绳72固定于第二连接柱52上。

主绳71上设有弹性套环73,主绳71与副绳72均穿设于弹性套环73内。通过弹性套环可对主绳和副绳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弹性套环与第二扣件之间部分的副绳处于松动状态,避免在下放外框体时触动副绳导致第二扣件触发,使挡板弹出,进而无法正常取样。

在使用时,首先拉动副绳72,将副绳72与第二扣件的连接一端预留部分,然后再使用弹性套环73将主绳71与副绳72固定;然后拉动第一扣件,使滑动板42移动压缩弹簧43,同时使第一挂扣47与第二挂扣53扣接,对弹簧43进行蓄势,此时挡板44完全收纳于安装腔41内,且挡板44最低端的相对两侧位于对应的弧形滑槽21内;然后,握住主绳42将外框体1放入水中,在沉降块3的重力作用下外框体1下沉,当与淤泥接触后静置一段时间,在沉降块3的重力作用将插片2插入淤泥内,同时外框体1下端一部分进入淤泥内,然后拉动副绳72触发第二扣件,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离,滑动板42在弹簧43的作用下弹出,挡板44沿弧形滑槽21滑出将外框体1下端封闭,此时挡板44的两侧仍然位于弧形滑槽21 内,最后拉动主绳71,外框体1逐渐上升,在弧形滑槽21和弹簧43的限制作用下可避免挡板44自行打开。在未脱离的水体时在水体浮力作用下完成取样的装置整体较轻便于拉动,同时挡板44承载的重量也较轻;当逐渐脱离水面时,外框体1内位于淤泥表面水体由滤孔6 流出,挡板44承载的重量依旧较轻,同时取样体积一般较小,因此不会造成挡板44中部塌陷而导致取样失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环境治理辅助用淤泥采样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