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器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3853发布日期:2019-10-19 03:4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饲喂器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饲喂器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饲喂器在出厂前,需要对饲喂器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在对饲喂器进行出厂检验时,需要把饲喂器放置在实际使用状态下进行,因此,对模拟实际情况的测试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喂器的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饲喂器的测试系统包括饲喂器、输料线和接料装置。所述输料线与所述饲喂器连接,所述输料线用于输送饲料至所述饲喂器。所述接料装置设置在所述饲喂器的下方,所述接料装置与所述输料线连接,所述接料装置用于承接所述饲喂器输出的饲料及将饲料输入所述输料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饲喂器的测试系统,使饲喂器处于实际使用情景中,可以检测饲喂器的进料、出料和定时等功能是否正常,保证了饲喂器的准确度及出厂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料线呈连续的环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输料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送料装置以带动饲料而将饲料输送至所述饲喂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赛盘链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送料装置沿着所述输料线运动以带动饲料而将饲料输送至所述饲喂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赛料盘固定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盘转动以带动所述赛料盘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与所述输料线连通的储料仓,所述接料装置具有进料口和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储料仓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接料装置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向所述储料仓传送饲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料装置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储料仓的位置高度,在所述接料装置到所述储料仓的方向上,所述传送装置向下倾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以将饲料从所述接料装置传送至所述储料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管,所述传送管中设置有驱动轮,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以将饲料从所述接料装置传送至所述储料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输料线,所述储料仓呈倒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饲喂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接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传送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传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传送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储料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测试系统100;

饲喂器10、食物出口11、壳体、输料线20、接料装置30、进料口31、出料口32、第一驱动装置40、送料装置50、赛料盘51、固定盘52、储料仓60、上部61、下部62、传送装置70、传送带71、传送管72、驱动轮73、第二驱动装置80、第三驱动装置90、终端设备91、转接设备92、控制器93、网关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饲喂器的测试系统100包括饲喂器10、输料线20和接料装置30。输料线20与饲喂器10连接。输料线20用于输送饲料至饲喂器10。接料装置30设置在饲喂器10的下方。接料装置30与输料线20连接。接料装置30用于承接饲喂器10输出的饲料。接料装置30将饲料输入输料线2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饲喂器的测试系统100,使饲喂器10处于实际使用情景中工作,可以检测饲喂器10的进料、出料和定时等功能是否正常,保证了饲喂器10的准确度及出厂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料线20呈连续的环形。如此,使得饲料可以在测试系统100中循环使用,节约了饲料的使用量,降低测试系统100的成本。

具体地,请参阅图2,饲喂器10包括食物出口11和壳体12。食物出口11与接料装置30连通。食物出口11呈圆柱形。食物出口11的直径约为250mm。饲喂器10中的饲料可通过食物出口11进入到接料装置30中。饲喂器10中的饲料既可以为颗粒状的饲料,也可以为粉末状饲料或者蔬菜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壳体12的表面涂有防锈漆。防锈漆可以阻挡外界的空气和水分对壳体12的腐蚀,有利于延长饲喂器10的使用寿命。

更多地,输料线20呈环形并不是指输料线20外形呈环形,而是指输料线20的管道整体呈连通状态,首尾相通。如此,使得在输料线20中的输送的饲料可以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输料线20也可为封闭的,即最末端的饲喂器10与输料线20的连接处的后部可以是封闭的。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试系统1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0和送料装置50。第一驱动装置40与送料装置50连接。送料装置50设置在输料线20上。第一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送料装置50,以使送料装置50带动饲料而降饲料输送至饲喂器10。当饲料在输料线20中流动时,饲料与管道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流动阻力,第一驱动装置40和送料装置50可以促进饲料在输料线20中流动。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40可以为电机。当然,第一驱动装置40并不仅限于电机,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驱动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送料装置50包括赛料盘51。第一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送料装置50沿着输料线20运动,以带动饲料而将饲料输送至饲喂器10。

具体地,送料装置50还包括固定盘52。赛料盘51固定在固定盘52上。固定盘52与第一驱动装置4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0带动固定盘42转动,赛料盘51随着固定盘52转动,促进饲料在输料线20中的输送。

更多地,当输料线20较短时,输料线20上送料装置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输料线20较长时,由于输料线20本身带有摩擦力,饲料在管道中的输送会受到较大阻力。因此,可以在输料线20上设置多个送料装置50。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试系统100包括储料仓60。储料仓60与输料线20连通。接料装置30具有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连通。出料口32与储料仓50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60。接料装置30通过传送装置70向储料仓60传送饲料。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进料口31与饲喂器10连接。饲喂器10所投喂的食物经进料口31进入接料装置30。饲料再经出料口32输送到接料装置30外部,最后经由传送装置60运送到储料仓60中。如此,实现了饲料的循环利用,测试系统100无需多次增加饲料以实现对饲喂器10功能的检测,同时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料装置30的位置高度高于储料仓60的位置高度。在接料装置30到储料仓60的方向上。传送装置70向下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料装置30的位置高与储料仓60时,接料装置30中的饲料可在重力作用下经由传送装置70进入储料仓60。

具体地,接料装置30略微倾斜,由于接料装置30与储料仓60的高度差,接料装置30中的暂存的饲料由于重力原因,会沿着接料装置30的槽滑入传送装置70,同时传送装置70与地面呈现一个倾角,使饲料经传送装置70更易滑入储料仓50。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70包括传送带71。测试系统1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80。第二驱动装置80用于驱动传送带71以将饲料从接料装置30传送至储料仓60。如此,第二驱动装置80带动传送带71转动,实现饲料的输送与循环。此时,接料装置30和储料仓60之间的高度差无限制,即接料装置30既可以高于储料仓60,又可以低于储料仓60,还可以与储料仓60处于同一高度。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传送带71一端与出料口32连接,一端与储料仓60连接。接料装置30中的饲料通过出料口32输送到传送带71上,传送带71通过滚动的方式,输送饲料至储料仓60。

更多地,传送带71可以为聚氯乙烯材质。使用聚氯乙烯作为传送带71的材质,具有很多优点。聚氯乙烯材料具有容易加工、耐酸碱性和成本低等多种优点。第二驱动装置80可以为电机等驱动装置。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70包括传送管72。传送管72中设置有驱动轮73。测试系统10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90。第三驱动装置90与驱动轮73连接。第三驱动装置90用于驱动驱动轮73转动,以将饲料从接料装置30传送至储料仓60。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料装置30与储料仓60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接料装置30中的饲料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很难输送到储料仓60中。因此,需要在传送管72中设置驱动装置,以使饲料较为顺畅地输送至储料仓60中。

具体地,传送装置70中的驱动轮7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接料装置30连接的饲喂器10的数量较少时,驱动轮7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接料装置30连接多个饲喂器10时,传送管72中可能会积存饲料,因此需要设置多个驱动轮73加快饲料的输送速度。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驱动轮73的数量。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储料仓60连接输料线20。储料仓60呈倒圆台形。储料仓60包括上部61和下部62。上部61与下部62连接。上部61呈圆柱形。下部62呈锥形。如此,使得储料仓60中的饲料更易进入输料线20。

具体地,储料仓60的上部61呈圆柱筒状。上部61的直径大于下部62的直径。储料仓60的下部62呈收缩状态,使从上部61进入下部62的饲料量减少,有利于减缓饲料落入输料线20中的速度,防止饲料堆积在输料线20与储料仓60的连接处。

更多地,下部62的直径可以为输料线20的管径相同。如此,便于储料仓60与输料线20的连接,方便组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饲喂器的测试系统100,使饲喂器10处于实际使用情景中工作,可以检测饲喂器10的进料、出料和定时等功能是否正常,保证了饲喂器10的准确度及出厂质量。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试系统100还包括终端设备91、转接设备92、控制器93和网关94。终端设备91与控制器93之间通过转接设备92实现通信。终端设备91可以下达指令给控制器93。终端设备91可实现远程控制控制器93。控制器93与网关之间也通过转接设备92实现通信。网关94包括多个接口。接口可用于连接饲喂器10从而实现对每一个饲喂器10的精准测试。

具体地,用户既可以直接调用控制器93中已经设置好的程序对饲喂器10实现测试,又可以通过终端设备91下达自定义指令给控制器93实现对饲喂器10的测试。在一个例子中,用户若想实现一个或多个饲喂器10向接料装置30中投放固定重量饲料,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92上选择想要测试的饲喂器10的编码或代码,设置要投放的饲料重量,终端设备92便可以通过转接设备92发送指令给控制器93,控制器93再将处理完的指令信号通过转接设备92发送至网关94,饲喂器10再根据网关94处的信号做出相应的指令操作。

更多地,终端设备91可以为电脑、手机等设备。转接设备92可以为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另外,测试系统100也可通过网关94上传饲喂器10的各种数据信息。在一个例子中,饲喂器10可以将自身的温度信息、饲料量信息和系统故障信息上传至网关94,网关94将这些信息上传至转接设备92、终端设备91和控制器93,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测试系统100做出合理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