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合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6289发布日期:2019-09-25 00:2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啮合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齿轮啮合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齿轮的啮合度是齿轮传动中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传动的效率和齿轮寿命。因此,在齿轮生产后,往往都会对其啮合度进行检测。但是,齿轮啮合的情况多样,不仅仅受啮合度的影响,还受负载转速等影响。目前,啮合仪包括两个放置齿轮的转轴,其中一个为驱动主轴,可通过调节其中一个转轴的位置,让固定在两个转轴上的齿轮啮合,在驱动配合测其啮合度。但是这种方式仅能对真实的传动场景模拟不足,无法设置调节负载,若设计自动化设备限制从动主轴的转动,其成本很高,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啮合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负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啮合仪,包括安装台、安装台上固定设置的驱动主轴和可沿驱动主轴径向移动的从动主轴,所述固定主轴和从动主轴上端均可固定待测齿轮;从动主轴设置在沿驱动主轴径向滑动连接在安装台上的滑动板上,从动轴穿过所述滑动板且所述滑动板下方设有可调节负载的摩擦调节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摩擦调节装置,模拟从动轴的负载,已到达更加趋近于真实工作场景下的齿轮啮合度和工作情况测量;利用滑动板承载从动主轴,给予摩擦调节装置一定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种负载调节原理图;

图3为另一种负载调节原理图。

其中,安装台1、滑动板2、驱动主轴3、从动主轴4、摩擦片5、压缩弹簧6、螺套7、凸起8、压紧板9、齿轮10、气缸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啮合仪,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上固定设置的驱动主轴3和可沿驱动主轴3径向移动的从动主轴4,驱动主轴3和从动主轴4上端均可固定待测齿轮10;从动主轴4设置在沿驱动主轴3径向滑动连接在安装台1上的滑动板2上,从动轴穿过所述滑动板2且所述滑动板2下方设有可调节负载的摩擦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调节装置包括套设在从动主轴4上的摩擦板、套设在从动主轴4上且位于摩擦板下方的压缩弹簧6和位于压缩弹簧6远离摩擦板一端的螺套7,所述摩擦板与从动轴通过键连接且摩擦板可沿从动轴轴向滑动,所述螺套7与从动主轴4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板2下表面设有凸起8与所述摩擦板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6上端固定有压紧板9,所述压紧板9套设在从动主轴4上且可沿从动主轴4轴向滑动。所述摩擦板有两块,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凸起8和所述压紧板9相对的面。

进一步的,驱动主轴3和从动主轴4上端设有螺纹防止齿轮10向上滑出。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6上端固定有压紧板9,所述压紧板9套设在从动主轴4上且可沿从动主轴4轴向滑动。所述摩擦板有两块,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凸起8和所述压紧板9相对的面。

如上述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滑动板2沿驱动主轴3滑动连接在安装台1上,保证从动主轴4和驱动主轴3上两个齿轮10可以相互啮合;在两齿轮10上涂抹专用的涂料并利用电机带动驱动主轴3转动进,再通过涂料的位置判定啮合情况。摩擦调节装置,利用摩擦板和滑动板2下表面的凸起8的摩擦力设置负载;螺套7向上拧紧或向下放松的同时,压缩弹簧6的弹力得到调节,进而调节摩擦板与凸起8之间的压力,进而到达调节负载的作用,在一定的负载情况下,可驱动主轴3不同的转速,以测得不同转速,不同负载的情况下,齿轮10的啮合情况,更加趋近真实的传动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较少圈数的转动观察涂料的磨损程度,以得出齿轮10各部分的受力;摩擦板在长期摩擦中会被消耗,滑动板2底部也是,因此设置两块摩擦板并可拆卸的相对设置,不直接与压缩弹簧6连接,凸起8也不直接与摩擦板摩擦,磨损后便于更换,提高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

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压缩弹簧6提供的弹力有所不足,这是可以用气缸11代替提供压紧力,气缸1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盲孔的压紧结构,从动主轴4的端部伸入盲孔内并在盲孔内转动,而压紧结构的上端将摩擦片5推紧与凸起8配合,当然也可以将摩擦板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便于维护。但是用气缸11调节的方式,相较于压缩弹簧6配合螺套7的形式,调节没有那么方便。

在实际操作中,在保证一定设备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在驱动主轴3和从动主轴4上设置较小的电压并与电流检测仪串联,将两标准件在较低转速的情况下配合的电流记录,在将待测件和标准件配合并记录电流。在同样电压的情况下,接触面变化不同,电流变化也会不同,通过对比电流的变化曲线来得知待测齿轮10啮合情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