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49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检测现状,先在反应杯中加入稀释液(a)500μl,然后使用移液器取样(b)2μl,取样后将样品加入反应杯中,摇动反应杯使样品和稀释液混匀,需要再更换50μl或100μl量程的移液器加入50μl试剂(c)混匀后进行检测。整个操作过程至少需要使用两把不同量程的移液器,操作过程较复杂,尤其对于2μl以下样品取样误差较大,成本较高。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2072949a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定量采样加试剂装置,该装置包括定量毛细管、支架、试剂盒体、活塞和卡环,其中定量毛细管安插于支架上,支架与试剂盒体为一体式,支架位于试剂盒体的一端,试剂盒体另一端装有活塞,支架上设计有两种直径的毛细管安装孔,支架前端设有反应杯密封环,尾端设有针尖,试剂盒体上设计有环形凸起,试剂盒体尾部设计有不同颜色的卡环,活塞上设计有环形凸起,活塞内的试剂仓尾部采用与支架尾部相同的针尖状。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体式定量采样加试剂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不理想的地方,如针尖刺破封膜后,试剂盒内极有可能会残留未流出的试剂,测试精度会大受影响;取样时定量毛细管存在取样不精准、不能多次取样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试剂量精准、周转安全、测试精度高的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包括有反应杯体,所述反应杯体内插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将试剂封装在储液腔内;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支架为螺旋配合,所述储液腔在所述支架内通过旋转实现向上或向下活动;所述储液腔上方还设置有推杆;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试剂出口,所述试剂出口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杯体贯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密封柱对储液腔进行封装,初始状态储液腔通过密封柱的配合,是密封的,内部试剂不会流出,加试剂时,只需要将密封柱脱离储液腔即可,而不是采用类似中国专利文献cn102072949a中的针尖进行刺破加试剂,结构上更安全,周转过程中不用担心储液腔被针尖刺破;储液腔上方还设置有推杆,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推杆将储液腔试剂通过试剂出口全部加入至反应杯体内,加试剂量精准、测试精度高。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支架实现螺旋配合的方式为所述储液腔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架设置有内螺纹。

通过螺纹方式旋转储液腔,储液腔由其外部螺纹配合支架体内部螺纹向上活动,密封柱与储液腔底部脱离,继续旋转,直到感知到支架与储液腔不能继续运动,此时按压推杆,即可向反应杯体内加试剂,这种结构设置强化了操作人员的可控性。

优选的,所述密封柱上设置有凸环,且在所述储液腔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凸环卡入所述凹槽中对所述储液腔内的试剂进行封装。

采用凸环与凹槽进行卡合配装用来对储液腔内的试剂进行封装,密封性好,且操作人员使用时可通过声音或装置的震动来感知密封柱与储液腔底部脱离。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外边缘,相配合的,所述储液腔设置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外边缘卡合配装。

旋转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旋转,且旋转部的设置,便于旋转部与所述外边缘实现卡合配装;配合螺纹方式,更好的实现储液腔与支架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毛细管,在所述毛细管上套接有软性囊腔,通过按压所述软性囊腔吸取或挤出样本。

与现有采用定量毛细管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毛细管套接有软性囊腔,现有的定量毛细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吸取样本的量不足(断层),定量毛细管内样本会出现空隙(中间填充有气泡),且不能多次取样,这样会严重降低测试精度,按压软性囊腔,吸取排出样本的方式可以实现多次取样,另外,毛细管上可标记刻度,这种方式进行采样完全避免了上述缺陷,样本采集量精准,提高了测试精度。

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密封橡胶塞与所述反应杯体紧密配合;所述密封橡胶塞具有套接所述支架的固定腔和插入至所述反应杯体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表面设置有导气折线凹槽,所述导气折线凹槽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腔,另一端连接所述反应杯体。

密封橡胶塞确保反应杯体与支架的紧密配合,其上有1个导气折线凹槽,作用是当反应杯体套接到支架时,防止反应杯内试剂由于进入空气产生气泡而溢出反应杯体。

优选的,所述推杆由按压片和挤出片构成,所述按压片和挤出片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还设置有加强筋。

按压片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按压推杆,挤出片是用于将储液腔内的试剂添加入反应杯体内的;加强筋用于增强推杆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设置有套接所述连接柱的套接腔;所述密封圈具有上层密封圈和下层密封圈。

密封圈用于密封储液腔内的试剂,防止试剂在周转或使用过程中溢出;密封圈具有上层密封圈和下层密封圈,双层密封,密封性更佳。

优选的,所述反应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光学检测位区域;该光学检测位区域上部横线是液位线,反应杯体内最终的液体位置,最后插入检测仪器读取数据。光学检测位区域为矩形区域。

优选的,所述反应杯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储液腔的横截面为圆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储液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储液腔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储液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反应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软性囊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软性囊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与图8中的推杆配装的密封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密封圈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密封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密封橡胶塞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密封橡胶塞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密封橡胶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准备加试剂前状态参考图;

图19是图18中的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加试剂后状态参考图;

图20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杯体;101-光学检测位区域;2-支架;201-密封柱;202-试剂出口;203-内螺纹;204-凸环;205-上端边缘;206-外边缘;207-导流槽;3-储液腔;301-外螺纹;302-出液口;303-凹槽;304-旋转部;4-推杆;401-按压片;402-挤出片;403-连接柱;404-加强筋;405-密封圈;406-套接腔;407-上层密封圈;408-下层密封圈;5-毛细管;6-软性囊腔;7-密封橡胶塞;701-固定腔;702-固定柱;703-导气折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包括有反应杯体1,所述反应杯体1内插入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密封柱201(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柱201将试剂封装在储液腔3内;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支架2为螺旋配合,所述储液腔3在所述支架2内通过旋转实现向上或向下活动;所述储液腔3上方还设置有推杆4;所述支架2上还设置有试剂出口202(如图15所示),所述试剂出口202将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反应杯体1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支架2实现螺旋配合的方式为所述储液腔3设置有外螺纹301,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2设置有内螺纹203,如图15所示。

在图15中,还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密封柱201上设置有凸环204,且在所述储液腔3的出液口302处设置有凹槽303,如图2所示,所述凸环204卡入所述凹槽303中对所述储液腔3内的试剂进行封装,如图1中所示。

如图15、16、17所示,所述支架2上端边缘205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外边缘206,相配合的,所述储液腔3设置有旋转部304,如图2-4所示,所述旋转部304与所述外边缘206为可卡合配装,卡合配装状态如图1所示,准备加试剂前状态如图18,加试剂后如图19所示。

在图1中,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毛细管5,在所述毛细管5上套接有软性囊腔6,如图6-7所示,通过按压所述软性囊腔6吸取或挤出样本。

所述支架2通过密封橡胶塞7与所述反应杯体1紧密配合;如图12-14所示,所述密封橡胶塞7具有套接所述支架2的固定腔701和插入至所述反应杯体1内的固定柱702,所述固定柱702外表面设置有导气折线凹槽703,所述导气折线凹槽703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腔701,另一端连接所述反应杯体1。

本实施例中的推杆4由按压片401和挤出片402构成,所述按压片401和挤出片402通过连接柱40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403的外侧还设置有加强筋404,如图8所示。

所述连接柱403的下方还设置有密封圈405,如图9-11所示,所述密封圈405内设置有套接所述连接柱403的套接腔406;所述密封圈405具有上层密封圈407和下层密封圈408。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应杯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反应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光学检测位区域101,反应杯体1的横截面为方形;如图4所示,所述储液腔3的横截面为圆形。

具体使用时:按压软性囊腔6,毛细管5吸取样本,再次按压软性囊腔6使样本流入反应杯体1中,将反应杯体1(内含试剂一)套接到支架2上,摇晃反应杯体1,使样本与试剂一充分混匀,旋转储液腔3,储液腔3由其外部螺纹配合支架2的内部螺纹向上活动,密封柱201与储液腔3底部脱离,继续旋转,直到感知到支架2与储液腔3不能继续运动,如图18所示,此时按压推杆4,储液腔3内试剂二由试剂出口202流出,如图19所示,通过支架2上的导流槽207进入反应杯体1内,摇晃反应杯体1,使之充分混匀反应。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加试剂反应装置:(1)初始状态储液腔3通过密封柱201的配合,是密封的,内部试剂不会流出;(2)软性囊腔6是拼插在支架2上的,毛细管5套接在软性囊腔6中;(3)密封橡胶塞7确保反应杯体1与支架2的紧密配合,其上有1个导气折线凹槽703,作用是当反应杯体1套接到支架2时,防止反应杯体1内试剂一由于进入空气产生气泡而溢出反应杯体1;(4)试剂二的加入通过储液腔3与支架2的密封柱的分离来实现;(5)储液腔与支架的连接通过螺纹和旋转部304与外边缘206的卡合配装实现,而且储液腔3的活动也是通过与支架2内的螺纹配合来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