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0910发布日期:2019-10-15 19:2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及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桩基已在大多数工程中使用。但是由于地震会造成人民和生命财产损失,往往需要进行振动台实验的研究。因振动台的承载能力有限,对于大型结构的缩尺模型或采用较大长度模比的模型,其人工质量的设置难以实现。若转而使用忽略重力的模型,则实验结果的适用性又大受限制。因此,在不超过振动台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设置尽可能多的人工质量以满足实验的需要。

在振动台实验中,传统桩基础配重块(如图11所示)往往是根据所需的配重与桩基础浇筑在一起,在实验结束后配重块白白的浪费掉。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给浇筑工序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在实验结束后还造成配重块的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了实验材料严重浪费的现象,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底部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下方设有横钢板,所述横钢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向贯穿预埋钢板、横钢板及配重块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钢板下方设置有桩基础,所述横钢板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位于桩基础侧部且与桩基础外形相配合的竖钢板,所述竖钢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内设有横向贯穿竖钢板及桩基础的固定螺栓,所述横钢板上具有若干个用于根据桩基础调整大小的第一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桩基础为圆形桩基础,所述横钢板为半圆形钢模,所述半圆形钢模前部设有与圆形桩基础相配合的弧形部,所述竖钢板为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内表面与圆形桩基础外表面贴合。

所述桩基础为矩形桩基础,所述横钢板为矩形钢板,矩形钢板具有与矩形桩基础外部相配合的矩形开口,所述竖钢板为角钢,所述角钢包括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垂直部,所述角钢开口内表面与矩形桩基础外表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材质为C30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螺栓下端部高出配重块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钢板上具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适应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桩基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反复利用,省时省力,提高制作效率, 减少污染,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局部剖视图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半圆形钢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局部剖视图B-B;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矩形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钢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钢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预留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传统配重块及桩基础示意图。

图中:1-配重块,2-预埋钢板,21-第三螺栓孔,3-横钢板,31-第一螺栓孔,32-半圆形钢模,321-弧形部,33-矩形钢板,331-矩形开口,4-预埋螺栓,5-桩基础,51-圆形桩基础,52-矩形桩基础,6-竖钢板,61-第二螺栓孔,62-弧形钢板,63-角钢,631-水平部,632-垂直部,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振动台试验联接桩基础与配重块的构造,包括配重块1,所述配重块1底部固定连接有预埋钢板2,所述预埋钢板2下方两侧设有一对横钢板3,每个横钢板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向贯穿预埋钢板、横钢板及配重块的预埋螺栓4,所述预埋钢板2下方还设置有桩基础5,每个横钢板3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位于桩基础5侧部且与桩基础5外形相配合的竖钢板6,每个竖钢板6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61,第二螺栓孔61内设有横向贯穿竖钢板6及桩基础5的固定螺栓7,所述横钢板3上具有若干个用于根据桩基础调整大小的第一螺栓孔31。

预留的若干个第一螺栓孔可以用来根据桩基础的大小来进行调节配合,横向移动固定横钢板位置,重新固定在预留螺栓上,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基础5为圆形桩基础51,圆形桩基础51截面呈圆形,所述横钢板3可以是半圆形钢模32,所述半圆形钢模32前部设有与圆形桩基础相配合的弧形部321,弧形部可以是呈与圆形桩基础半径相同的半圆形,所述竖钢板6为弧形钢板62,弧形钢板62形成弧形开口621,弧形开口621内表面与圆形桩基础51外表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基础5为矩形桩基础52,所述横钢板3可以是矩形钢板33,矩形钢板33具有与矩形桩基础外部相配合的矩形开口331,所述竖钢板6可以是呈“L”型的角钢63,所述角钢63包括水平部631,所述水平部631上设置有垂直部632,所述角钢开口内表面与矩形桩基础外表面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材质可以是C30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钢板2上具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21。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螺栓4下端部高出配重块5cm-10com,用来贯穿固定位于配重块下方的横钢板。

本实施例中,制作使用时,在浇筑混凝土制作配重块1时,预埋钢板2上预留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第三螺栓孔21,将预埋钢板2及预埋螺栓4预埋进配重块1下方通过浇筑固定,在预埋钢板2底部固定横钢板3,通过预埋螺栓4穿过第一螺纹孔及相对应的第三螺栓孔,将横钢板固定在预埋钢板上,横钢板开口与桩基础外表面相配合,在横钢板3下端焊接竖钢板6,将竖钢板6贴合在桩基础5表面,在竖钢板6上固定连接贯穿竖钢板及桩基础的固定螺栓7,使竖钢板固定在桩基础上;

当桩基础为圆形桩基础51时,横钢板3可以是半圆形钢模32,半圆形钢模弧形部与圆形桩基础相配合,竖钢板6可以采用与圆形桩基础表面部分相贴合的弧形钢板62。

当桩基础为矩形桩基础52的时候,横钢板3可以是矩形钢板33,矩形开口331内表面与矩形桩基础外部相配合,矩形角钢呈竖钢板为角钢63,角钢开口内表面与矩形桩基础外表面相配合。

根据桩基础形状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横钢板及竖钢板类型,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固定螺栓7拆除,将横钢板3与配重块1分离,解锁预埋螺栓,将竖钢板6与桩基础1分离即可,下次可取出重复调节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配重块浪费问题,有效降低试验成本及制作成本,避免材料浪费及环境污染,重复利用,可拆卸,具有实用性。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